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北市高職夜間部學生健康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2011) 劉淑華; LIU,Su-hua本論文目的在探討台北市高職夜間部學生健康生活型態的現況及其相關因素,本研究以自編結構式問卷為工具,以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由台北市高職夜間部的學生中,抽取548人為樣本,最後得有效問卷482份,有效問卷率89.42%,並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的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六成四有打工、單親家庭有三成二、低社經地位高達七成四。 二、飲食習慣以女性飲食行為較為不良;「家庭型態」最能預測飲食行為。 三、運動休閒行為以就讀私立學校者、年齡較大者、學業成績較差者、父母教育方式為放任者其運動休閒行為較不良;「父母管教方式」最能預測運動與休閒行為。 四、休息與睡眠以就讀私立學校者、有打工者、學業成績較差者、父母管教方式為放任者其休息與睡眠行為較不良;「學業成就」最能預測休息與睡眠行為。 五、安全生活行為以就讀私立學校者、男性、學業成績較差者、父母管教方式為放任者其安全生活行為較不良;「性別」最能預測安全生活行為。 六、心理壓力調適以就讀私立學校者、年齡較小者、學業成績較差者、父母管教方式為放任者其心理壓力調適行為較不良;「父母管教方式」最能預測心理壓力調適行為。 七、吸菸喝酒與使用成癮藥物 (一)曾經吸菸者佔五成三,以就讀私立學校者、男性、年紀較大、有打工者、學業成績較差者、父母管教方式為放任者其吸煙行為較不良;「公私立學校」最能預測吸煙行為。 (二)曾經喝酒有七成,以讀私立學校者其喝酒行為較不良;「父母教養方式」最能預測喝酒行為。 (三)曾經使用成癮藥物有零點九成,以就讀私立學校者、男性、學業成績較差者、父母管教方式為放任者其使用成癮藥物行為較不良;「社經地位」最能預測使用成癮藥物行為。 八、性行為以就讀私立學校者、年紀越大者、有打工者、學業成績較差者、單親家庭者其性行為較不良;「年齡」最能預測性行為。Item 彰化市公立國中學生健康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研究(2010) 林烈照; Lieh-Chao Lin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彰化市公立國中學生的健康生活型態之現況及其相關因素。本研究以自編結構式問卷為工具,以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由彰化市公立國中學生,抽取495 人為樣本,最後得有效問卷479 份,有效問卷率97%,並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的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飲食習慣中表現最好的為「每天吃早餐」;其社會人口學變項中,「家庭氣氛」、「學業成就」可解釋飲食習慣之總變異量14.7%。 二、研究對象的運動與休閒行為中表現最好為「空閒時,會從事康樂型休閒活動」;其社會人口學變項中,「性別」、「年級」、「家庭氣氛」可解釋運動休與閒行為總變異量的17.8%。 三、研究對象中有吸菸行為者,第一次吸菸的時間在小學四~六年級;最主要原因為「好奇、想試試」;最主要取得的管道為:「朋友給的」。「性別」「學業成就」可有效預測吸菸行為的總變異量17.4%。 四、研究對象中有飲酒行為者,第一次喝酒的時間在小學四~六年級;最主要原因為「好奇、想試試」;最主要取得的管道為:「家人提供」。「母親教養方式」「父母關係」可有效預測飲酒行為總變異量7.7%, 五、研究對象的心理壓力調適行為中表現最好為不用「自傷」來發洩情緒。「母親教養方式」、「家庭氣氛」、「父母關係」可有效預測心理壓力調適,其解釋力為19.2%。Item 花蓮縣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勞工失業經驗、族群 與健康生活型態相關研究(2014) 梁秉義; Ping-Yi Liang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了解勞工失業經驗、族群與健康生活型態之關係,以作為職場健康促進推動之參考。研究採自填式結構問卷,以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4年多元就業方案花蓮縣機構現職勞工為母群體,經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共得有效樣本217份。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五年內失業次數」平均為1.2次、「前一次失業累積月份」平均為4.06月、健康生活型態各分量表單題平均值以「人際支持」表現最佳,而「健康責任」表現最差。 二、 經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健康生活型態」整體表現與「族群」有關;漢族在「健康責任」、「人際支持」、「運動」、「壓力處理」等表現皆優於原住民族。 三、 經典型相關分析,「健康生活型態」整體表現與「年齡」、「五年內失業經驗次數」有關。「年齡」越高者,其「營養」表現也越佳;「五年內失業經驗次數」越高者,其「健康責任」、「運動」、「營養」、「自我實現」、「壓力處理」等表現卻越差。 四、 經結構方程模式分析,「背景變項、「失業經驗」及「族群」可解釋「健康生活型態」總變異量21.2%,其中以「失業經驗」及「族群」為主要預測變項;各分項影響效果值中,最高的二項依序為「壓力處理」及「運動」,最低的二項依序為「人際支持」及「營養」;研究結果顯示為原住民族者、五年內失業經驗次數越高者,其「健康生活型態」表現越差。 本研究依結論建議衛政、勞政單位應加強推動原住民族地區職場健康促進,並降低失業、增加就業機會,以提高該地區勞工健康狀況。Item 學校職員健康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以桃園市公立國民小學為例(2016) 朱梅芳; Chu, Mei-Fang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市公立國民小學職員健康生活型態的現況,進一步分析社會人口學特質、健康生活型態和自覺健康狀態、健康概念的相互影響情形。 以一百零四學年度桃園巿公立187所國民小學編制內職員為研究對象,採橫斷式調查法,利用自填式問卷資料蒐集,發出520份問卷,回收448份問卷,有效問卷為432份,有效回收率為83.07%。本研究之結果歸納如下: 一、 研究對象健康生活型態以「飲食營養」得分最高,其他依序為「人際支持」、「自我實現」、「壓力調適」、「健康責任」;得分最低為「運動休閒」。 二、 研究對象的自覺健康狀態及健康概念與健康生活型態及其各分量(飲食營養、運動休閒、健康責任、自我實現、人際支持及壓力調適),皆呈現顯著之正相關。 三、 研究對象的健康概念和職稱、教育程度及婚姻狀況相關。 四、 研究對象的健康生活型態的預測可以透過職稱、BMI、自覺健康狀態及健康概念進行預測,職稱的得分最高、其次是BMI、自覺健康狀態及健康概念分列第三及第四位。 根據本研究結果建議學校及相關主管機關應從政策面著手,加強學校職員的健康促進以及讓職員在健康概念及健康生活型態上有更正確的認知及作法;學校職員本身則可以透過日常生活的飲食及運動達到健康促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