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運用結構方程模型探討大學生飲用含糖飲料的行為意圖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2023) 許智翔; Hsu, Chin-Hsiang本研究主旨在探討臺灣大學生之含糖飲料行為意圖及其相關的影響因素,以全國大學生為母體,採用橫斷式研究,利用自填式問卷,共回收255份有效問卷。將問卷進行編碼後,採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構方程模型進行描述性及推論性統計,並對模型提出批判與探討。結果與建議如下:一、前一週飲用天數在1天與2天者,其行為意圖顯著低於3天以上者。 二、 研究對象之行為意圖與自覺控制具有統計上之顯著相關;自覺控制與行為態度、主觀規範具有統計上之顯著相關;行為態度與主觀規範具有統計上之顯著相關。 三、 結構方程模型方面,模型配適度不佳,然而在信度以及因素負荷量上數值皆達到可接受之程度,故將來可針對飲用含糖飲料之行為意圖,進行新的模型探討,值得探討與修改的地方為自覺控制的部分。 四、根據結構方程模型,行為態度與自覺控制對於行為意圖有較大之徑路係數且在統計上達到顯著關係,對於行為意圖之預測較佳。 五、 徑路分析上行為態度、自覺控制與行為意圖有統計上的顯著相 關。故將來在大學生含糖飲料或是其他族群之含糖飲料議題上,可優先考慮從行為態度以及自覺控制進行介入計劃之規劃。Item 國小高年級學童攝取含糖飲料行為與相關因素及肥胖風險之研究-以新北市為例(2023) 黃于倩; Huang, Yu-Chien此研究為深入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攝取含糖飲料行為與相關因素,並進行肥胖風險之研究,母群體為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採立意取樣以三峽區和鶯歌區某國小之111學年上學期之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共發出613份問卷,施測結束後,收回587份問卷,回收率為95.8%,扣除遺漏、填錯問卷,實際有效問卷為384份,有效回收率為65.4%。統計方法採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績差相關、史皮爾曼等級相關分析,複迴歸分析及邏輯斯回歸等方法分析。綜合分析研究結果之重要發現如下:一、 研究對象家庭以低社經地位居多(36.2%),身體質量指數以正常占多(61.7%),關於含糖飲料消費因素方面,獲取含糖飲料便利性以住家距離便利商店五分鐘以內較多(71.9%) 、每週可支配的零用錢為0元最多(40.1%)、每週獲取含糖飲料訊息來源及頻率以「手機」最高分(mean=2.94)、購買條件以「喜歡的口味」最高分(mean=3.89)。二、研究對象平均每星期含糖飲料總攝取量達2008.76cc。三、含糖飲料認知、態度、拒絕攝取含糖飲料的自我效能、攝取含糖飲料行為與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變項中的「家庭社經地位」有顯著差異,「高社經地位」優於「低社經地位」。四、含糖飲料認知、態度、拒絕攝取含糖飲料的自我效能分別與攝取含糖飲料行為(頻率)呈正相關,顯示研究對象對於含糖飲料認知越高、態度越正向、拒絕攝取含糖飲料自我效能越高、其攝取含糖飲料不良行為頻率越少。五、每週可支配的零用錢、每週獲取含糖飲料訊息來源及頻率、含糖飲料的購買條件與攝取含糖飲料總量有正相關,顯示當研究對象可支配的零用錢越多、接觸的訊息來源與頻率越多、購買條件考量越多,其攝取含糖飲料的量也越多。六、研究對象的「拒絕攝取含糖飲料自我效能」對攝取含糖飲料行為解釋力最大,全部的預測變項可解釋攝取含糖飲料行為總變異的47.0%。七、男性的肥胖風險比女性來得高(OR=0.361);購買的便利性相比,住家離便利商店距離五分鐘內的肥胖風險比距離6-11分鐘以上來得高(OR=0.529),其他變項則是未達統計顯著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雖然家庭高社經地位對攝取含糖飲料的行為表現優於低社經地位,但拒絕攝取含糖飲料的自我效能對於攝取含糖飲料行為的解釋力最高,代表研究對象可以相信自身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所以學校要再強化健康生活技能的教學,並和家長及社區合作營造支持性環境;然而不同於本研究之假設,攝取含糖飲料行為和肥胖風險沒有正相關,因此未來的研究建議可讓研究對象連續紀錄一週,實際喝的市售含糖飲料名稱、容量及數量,以利研究者轉換成喝的總熱量,更能精準比較攝取含糖飲料行為與肥胖之風險。Item 馬祖地區國中學生飲用含糖飲料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2011) 陳鴻杰; Chen Hom Jie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瞭解馬祖地區全體國中學生飲用含糖飲料的行為,並探討背景因素、飲用知識、拒絕飲用自我效能、結果期望及社會支持與飲用含糖飲料的關係。以馬祖地區99學年度全體在學國中學生共278人為母群體,進行全面普查。問卷調查所得資料經過分析,重要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為馬祖地區全部國中學生,家庭以低社經地位者為多(父親50%、母親67%),每週零用錢以101-500 元最多(37.4%),獲取含糖飲料便利性大多數在距離住家走路5 分鐘內即有販賣含糖飲料商店,每週在外用餐數量以1-7次最多,看電視及上網時間以兩小時以內比例最高,而自覺體型部分為自認為標準者較多。 二、 研究對象之含糖飲料知識頗高,含糖飲料結果期望為中等程度,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頗佳,飲用含糖飲料的整體社會支持尚屬中等,來自老師的社會支持最高,但來自朋友/同學的支持最低。含糖飲料一週的平均飲用量為2443 ㏄,一週中都沒有飲用含糖飲料者有4%。 三、 研究對象之飲用含糖飲料行為綜合調查與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平均每週飲用數量則與社會支持有顯著差異,顯示自我效能較高者,其飲用含糖飲料機率則較低。 四、 研究對象之學校所屬島嶼無便利商店及飲料連鎖店者,其飲用含糖飲料數量明顯偏低,每週平均為1148cc,較整體平均少約50%;可推測飲料取得的便利性對於是否飲用含糖飲料有顯著的關係。 五、 就「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和「含糖飲料飲用行為(綜合性調查)」而言,相關係數為-0.533且達統計上顯著水準(P值=0.000<.05) ,表示有中高度負向關連性存在。 六、 「每週購買外賣食物或在外用餐次數」、「班級」、「每週上網時數」、「飲用飲料自我效能」、「飲用飲料結果期望」、對研究對象飲用飲料行為具有預測力。其中以「飲用飲料自我效能」(β=-0.589,p<0.001)對學生飲用飲料行為之解釋力最大。 七、 「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飲用含糖飲料行為」及「飲用含糖飲料數量」,會因為「平均每週外食或用餐次數」的差異而導致看法與認知及行為上的不同,且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 八、 整體飲用含糖飲料知識及社會支持與行為呈現正相關;自我效能、結果期望與飲用含糖飲料行為呈現負相關。Item 臺中市國中生飲用含糖飲料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2012) 高子晴; Tzu-Ching Kao本研究以橫斷性調查研究法,進行臺中市國中生飲用含糖飲料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母群體為臺中市國中生,以分層集束隨機抽樣方式,選擇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國中生566人為樣本,研究結果得重要發現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含糖飲料消費知識高;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飲用含糖飲料社會支持屬中等;獲取含糖飲料便利性佳;每週接觸含糖飲料訊息頻率的管道以電視最高;研究對象含糖飲料一週的平均飲用量為3756c.c。 二、研究對象含糖飲料消費知識因性別、年級之不同水準而有顯著差異,其中以女生及八年級較佳;對含糖飲料的態度因性別之不同水準而有顯著差異,其中以女生較佳;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因性別、每週零用錢之不同水準而有顯著差異,其中女生、每週零用錢100元以下者較佳;飲用含糖飲料社會支持與個人背景因素無關。 三、研究對象飲用含糖飲料行為會因性別、年級、每週零用錢、自覺健康狀況之不同水準而有顯著差異,其中以男生、七年級學生、每週零用錢在100元以上者、自覺健康狀況「非常不好」者有較高的飲用含糖飲料行為。研究對象飲用含糖飲料行為亦與飲用含糖飲料社會支持、獲取含糖飲料便利性、接觸含糖飲料訊息頻率呈正相關;而與含糖飲料消費知識、對含糖飲料的態度、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呈負相關。 四、所有變項能有效預測飲用含糖飲料行為之總變異量的33.1%,其中以性別、年級、每週零用錢、含糖飲料消費知識、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飲用含糖飲料社會支持、獲取含糖飲料便利性、接觸含糖飲料訊息頻率等八項為主要預測變項,以「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對飲用含糖飲料行為解釋力最大。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學校、家庭和後續研究方面提出若干建議,以作為未來有關國中生飲用含糖飲料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之參考。Item 台北市某國中學生之危害健康含糖飲料飲用行為及其影響因素(2007) 薛凱文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是想了解國中生飲用危害健康含糖飲料行為之現況,並應用PRECEDE Model為研究架構,探討含糖飲料飲用行為相關因素。以台北市某國中學生九十五學年度在學之七、八、九年級全體學生為母群體,經立意取樣,利用自填式問卷方式進行資料收集,總共發出680份問卷,回收之有效問卷共646份,回收率為95%,所得資料以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輔以質性訪談。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 研究對象最常飲用的含糖飲料為茶類飲料、碳酸飲料和運動飲料,且最主要是自己購買獲得。研究對象平均一週飲用量約2371㏄。 二、 研究對象之含糖飲料知識偏高,含糖飲料態度亦為正向,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屬於中等,女生的知識、態度和拒絕飲用自我效能皆優於男生。 三、 含糖飲料知識愈佳的學生,含糖飲料態度愈正向,含糖飲料飲用行為愈少;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愈高者,含糖飲料飲用行為亦愈少;而含糖飲料訊息影響程度愈高者,含糖飲料飲用行為則愈多。 四、 素質因素之性別、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含糖飲料知識;使能因素之飲用家中存放含糖飲料情形、住家附近有無販賣含糖飲料商店;增強因素之每周零用錢、獲得含糖飲料訊息影響程度對含糖飲料飲用行為變異的解釋力為15%,又以增強因素之「每週零用錢」最具影響力。 根據以上結果,政策方面建議政府能推動白開水相關活動,創造無糖飲料的供應環境;教育方面能加強含糖飲料營養教育,導正含糖飲料飲用態度,以營造飲用白開水之校園環境;未來的研究可就不同縣市地區學校,並於不同季節進行深入研究。Item 國中學生含糖飲料主題課程介入之效果研究(2007) 張乃文; Nai-wen Chang本研究旨在發展含糖飲料主題課程,並評估此課程對國中生的「含糖飲料知識、拒飲含糖飲料自我效能、飲用含糖飲料結果期望、拒飲含糖飲料社會支持、含糖飲料媒體影響及飲用含糖飲料行為」之影響效果。 採不相等實驗組與對照組設計,選取花蓮兩所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結構式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資料收集,經前測、後測、後後測得到有效樣本總人數為174位,實驗組有效樣本人數為90位,對照組有效樣本人數為84位。實驗組學生接受四節課的『含糖飲料主題課程』,對照組接受一般健康教育課程中的營養教育。前測在介入前一週施測,後測則於完成介入後的一週進行施測,以瞭解實驗介入後所產生的立即效果;後後測於介入兩個月後施測以評估實驗介入後的持續效果。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及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1.實驗組之「含糖飲料知識、拒飲含糖飲料自我效能、飲用含糖飲料結果期望、拒飲含糖飲料社會支持」後測得分優於對照組,有顯著的立即效果。 2.實驗組之「含糖飲料知識、拒飲含糖飲料自我效能、飲用含糖飲料結果期望、拒飲含糖飲料老師之社會支持、含糖飲料媒體影響」後後測得分優於對照組,有顯著的持續效果。 3.實驗組之「飲用含糖飲料行為」後測得分優於對照組,有顯著效果。 4.學生對含糖飲料主題課程滿意度達九成。 本研究建議健康教育教師與藝術與人文領域或綜合領域的教師結合,提高含糖飲料主題課程的推廣性。此外,提供實作化學汽水及健康飲品的機會可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和家長應持續鼓勵學生的飲水行為。從健康促進學校的觀點,健康行為的建立除了從課程著手,還需要學校及社區環境的改變與配合,營造支持性的環境將有利於健康行為的持續性。Item 苗栗縣某科技公司員工攝取含糖飲料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2019) 張于芸; Chang, Yu-Yui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苗栗某科技公司員工攝取含糖飲料行為,以橫斷式調查法收集資料,並探討研究對象背景因素、含糖飲料消費因素、攝取含糖飲料知識、對於攝取含糖飲料態度、拒絕攝取含糖飲料自我效能與攝取含糖飲料行為間的關係,選擇以苗栗某科技公司員工做為研究樣本,共回收233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89.61%),問卷資料經過分析得知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為苗栗某科技公司員工,性別以男性為多(66.52%),年齡層以30~39歲人數最多(45.49%),教育程度以專科、大學比例最高(42.92%),睡眠品質以「還不錯」較多(48.07%),獲取含糖飲料便利程度以地理環境上有67.38%員工在住家或工作地點能在走路五分鐘的範圍內獲取含糖飲料,有80.26%員工覺得身處的生活環境獲取含糖飲料屬「便利的」,而攝取含糖飲料訊息與頻率來源第一名為網路,購買含糖飲料首要條件以「喜好口味」為主要選購考量,研究對象每週攝取含糖飲料平均值達2335c.c,主要攝取類別以茶類與咖啡類為主。 二、研究對象攝取含糖飲料知識會因為「年齡」、「教育程度」之不同水準而有顯著差異,其中以39歲以下員工與具有碩士(含)以上員工具有較佳的攝取含糖飲料知識;對於攝取含糖飲料態度會因為「性別」、「年齡」之不同水準而有顯著差異,其中以女性與40~49歲員工較佳;拒絕攝取含糖飲料自我效能會因為「年齡」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其中以40~49歲員工拒絕攝取含糖飲料自我效能最佳。 三、研究對象攝取含糖飲料行為會因為「性別」、「年齡」、「教育程度」之不同水準而有顯著差異,其中以男性、39歲(含)以下員工、教育程度為高中或高職者有較高攝取含糖飲料行為,研究對象攝取含糖飲料行為亦與對於攝取含糖飲料態度、拒絕攝取含糖飲料行為呈現負相關。 四、在本研究得知所有變項能有效預測攝取含糖飲料行為之總變異量的51.1%,其中以研究對象之「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對於攝取含糖飲料態度」、「拒絕攝取含糖飲料自我效能」、「接觸含糖飲料訊息的頻率」、「購買條件」對研究對象攝取含糖飲料行為具有預測力,並以「拒絕攝取含糖飲料自我效能」對於攝取含糖飲料行為之解釋力最大。 五、根據研究結果,對衛生當局與職場健康服務醫護人員提出諸多建議,包含對於含糖飲料宣導課程內容設計及建議優先強化之特定對象、加強職場食品的供應規範、提出媒體資訊管理之建議、建立健康職場無糖飲料支持性環境與政策等,期待能對於企業建立健康職場環境有所助益,以提升員工身體健康,增加工作效率與產出,降低因疾病造成的病假缺席的成本損失,進而讓雇主認同推行職場健康促進是最有效益的投資。Item 某科技大學學生飲用含糖飲料消費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2018) 簡琬麗; Chien, Wan-Li本研究主旨在探討台北市某科技大學學生飲用含糖飲料消費行為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以106學年度就讀北市某科技大學五專新生全體學生為母群體,採橫斷式調查法,利用自填式問卷,共發出215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共136份,將有效問卷進行編碼,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係數和複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描述和推論統計。 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為北市某科技大學五專新生,家庭以低社經地位者較多佔五成,獲取含糖飲料便利性大多數在距離住家走路5分鐘內即有販賣飲料商店,以居住家裡為多佔八成八。 二、研究對象含糖飲料一週平均飲用量為2150cc,資訊科系研究對象在含糖飲料消費知識顯著大於餐管科系學生,在我是否擔心含糖飲料會發胖的態度方面,行銷科系研究對象態度顯著大於電機科系學生,居住家裡及住宿在校者對於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顯著大於校外租屋者。而距離住家走路11分鐘以上才有販賣含糖飲料商店對於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顯著大於住家走路5分鐘內。含糖飲料消費行為方面,到學校上課前及和朋友出去時會購買含糖飲料以行銷科系顯著大於外語科系學生。 三、「飲用含糖飲料態度」與「飲用含糖飲料消費行為」已達統計上顯著水準,呈低度負相關。表示研究對象對含糖飲料態度愈正向,飲用含糖飲料消費行為愈少。「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與「飲用含糖飲料消費行為」呈中度負相關。表示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愈強,飲用含糖飲料消費行為愈少。 四、「居住狀況」、「家庭社經地位」、「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對研究對象飲用含糖飲料消費行為具有預測力,其中以「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對學生飲用含糖飲料消費行為之解釋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