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台中市某國中學生身體意象與飲食異常傾向之相關研究
    (2011) 李雅惠; ya-huei li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了解國中學生身體意象與飲食異常傾向現況,進而比較不同背景因素在身體意象與飲食異常傾向上差異情形;以及探討社會因素、身體意象與飲食異常傾向之間的關係及飲食異常傾向預測因子。 以台中市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之全體國中學生為研究母群體,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抽樣選出397個樣本,回收397個樣本,整理後刪除無效問卷10份,有效樣本為387人,有效問卷占97%。以SPSS 19.0 for Window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百分率同質性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及複迴歸分析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結果分析如下: 一、本研究對象身體質量指數的分布以「正常」者居多佔57.6%,其次為 「過輕」佔20.7%。 二、研究對象身體意象整體得分接近中間平均值。「外表取向」高於中間值,「外表評價」、「對體重過重之關注」、「身體各部位滿意度」則低於中間值。 三、研究對象屬於飲食正常組有(86.6﹪)、飲食異常組有(13.4﹪)。 四、研究對象男生在身體意象總量表、「外表評價」、「身體各部位滿意度」中得分高於女生,在「外表取向」、「對體重過重之關注」、「飲食異常傾向」則是女生高於男生;八、九年級在身體意象總量表及「外表取向」、「對體重過重之關注」高於七年級,「身體各部位滿意度」則七、八年級高於九年級;身體質量指數較低者在身體意象總量表、「外表評價」、「身體各部位滿意度」得分高於身體質量指數高者、「對體重過重之關注」則相反,而在「飲食異常傾向」中肥胖者高於正常者。 五、社會因素與身體意象總量表、「外表評價」、「外表取向」、「對體重過重之關注」、「身體各部位滿意度」與有顯著正相關。 六、飲食異常傾向與社會因素及身體意象之間有顯著相關。 七、研究對象飲食異常傾向之預測因子為「對體重過重之關注」、「外表取向」、「身體各部位滿意度」,可解釋飲食異常傾向總變異量為36.7%,其中以「對體重過重之關注」解釋力最大。
  • Item
    基隆市國中學生急救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之探討
    (2008) 李倩淑; Chien-shu Lee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了解基隆市國中學生急救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的現況,並探討其相關因素。研究母群體為基隆市國中學生共17﹐200名,進行多步驟抽樣,利用自填結構式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資料的收集,共得有效樣本479份。 研究重要的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急救知識平均答對率在一半左右,而年級愈高、學業成績愈 佳、有急救學習經驗者,其急救知識較佳。 二、研究對象的急救態度偏正向,其中以七年級學生、有急救學習經驗、有急 救經驗、有急救證書、有較多的急救相關資訊獲得管道者,有較正向的 急救態度。 三、研究對象的急救自我效能偏低,其中以男生、有急救學習經驗、有急救經 驗、有急救證書、有較多的急救相關資訊獲得管道、有參與急救教育社團 者,其急救把握度較高。 四、研究對象的急救行為意向,依施救對象之不同,其中以家人執行意願最 高,而對陌生人的執行意願最低;而年級愈高、學業成績甲等、有急救學 習經驗、有急救經驗、有較多的急救相關資訊獲得管道者,有較高的急救 行為意向。 五、研究對象的急救知識、態度、自我效能與急救行為意向間具有顯著的正向 關係;若以社會人口學變項、急救知識、急救態度、急救自我效能等變項 來預測研究對象的急救行為意向,共可解釋34.7%的總變異量,其中「急 救態度」、「急救自我效能」、「急救學習經驗」、「學業成績」四項為 最重要的預測變項。 本研究依結論提出未來急救教育政策之建議與改進方針,提高研究對象 的急救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以處理事故傷害。
  • Item
    國中生細懸浮微粒防治行為意圖及相關因素之研究
    (2018) 陳慧勻; Chen, Hui-Yun
    本論文研究欲透過問卷調查方式,欲瞭解國中學生對於細懸浮微粒知識、環境價值、環境敏感度、自我效能與防治行為意圖之現況,並透過資料分析探討影響國中學生對於細懸浮微粒防治行為意圖的相關因素。本以全臺灣國中學生為母群體,採分層集束抽樣法抽樣,回收的有效問卷共768份。研究結果顯示: 一. 研究對象之細懸浮微粒知識中等程度;細懸浮微粒防治態度傾向正向態度;細懸浮微粒防治行為意圖傾向於正向;環境敏感度為正傾向;對於細懸浮微粒相關的行為有高的自我效能。 二. 「性別」、「年級」、「縣市」、「環保活動經驗」與細懸浮微粒防治行為意圖呈顯著差異。 三. 環境敏感度、細懸浮微粒防治態度及自我效能作為預測防治行為意圖是有意義的,解釋力共達63.3%。 根據研究結果,建議學校辦理更多元的環境教育相關活動,鼓勵學生多加參與,以提升國中生之環境敏度、態度,以較為積極的關心、實際參與、規劃及執行來增加國中生的自我效能,提升整體行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