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2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中高齡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某行政區為例(2021) 連翊妤; Lien, Yi-Yu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中高齡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以臺北市萬華區年齡45到64歲的中高齡者為研究對象,採自填問卷方式進行資料蒐集,共發出42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00份,回收率達95%。使用SPSS for Window23.0套裝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與推論性統計分析。研究工具包括個人屬性資料、自覺健康狀況量表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一、研究對象的自覺健康狀況分數介於中等以上,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構面中,以壓力管理得分最高,其餘依次為營養、健康責任、自我實現、人際支持,其中以運動行為的得分最低。二、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有明顯關聯性。三、研究對象的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為顯著正相關。四、研究對象之顯著預測變項是社會人口學變項中的年齡、婚姻狀況、經濟狀況、子女數及自覺健康狀況等五項,共可解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變異量的62.6%,其中以「疾病史(有 vs 無)」的影響力最高,有20.8%。Item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之間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素之探討(2021) 田小燕; TIEN, Hsiao-Yen目標:本研究調查新北市烏來區原住民族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與非感染者在社會人口學變項、健康控握、社會支持、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現況、相關性及各變項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預測力。方法:針對烏來區原住民族人口數2918位分布於四個部落(忠治、烏來、信賢、福山),於2019年8月7日至2020年7月31日執行家戶第一階段碳13尿素呼氣試驗並完成造冊共計340案,採橫斷式調查法,以結構式問卷逐戶家訪收集資料,有效問卷回收93.54%。結果: 一、 研究對象於「高教育程度」、「高收入」、「已婚」與「與親屬同住」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表現較佳。幽門螺旋桿菌非感染者在健康控握、社會支持與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得分高。 二、 研究對象在「內控」與「自我實現」、「營養」、「人際支持」、「壓力處理」、「健康責任」、「運動」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量表」皆呈現顯著相關。 三、 研究對象在「年齡」、「教育程度」、「健康控握」、「社會支持」、「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可有效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也增加整體可解釋的總變異量為65.3%。 結論: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與非感染者在「年齡」、「教育程度」、 「健康控握」 、 「社會支持」 、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其中尤以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解釋力得分最高(β=0.572,t=12.828,p<0.001)可為主要預測變項。 關鍵字:原住民族、幽門螺旋桿菌、健康控握、社會支持、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健康促進生活型態Item 手術室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探討─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為例(2021) 李佩璇; Lee, Pei-Hsuan摘 要 個人生活習慣與行為對於健康狀態有相當的影響。至今有許多研究探討護士健康狀況與生活型態的關係,但在這些研究中比較少針對一些特殊單位進行調查。本研究為一橫斷式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醫學中心手術室護理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現況及其相關因子。於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發放200份自填結構式問卷,取得有效問卷173份,回收率為86.5%,研究結果如下: 一、手術室護理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等以上,分量表由高至低依序為人際支持、自我實現、壓力管理、營養、健康責任與運動。 二、自覺健康狀態與工作壓力為中高程度,各壓力來源以職業危害暴露為高,其他依序為職場關係互動、工作生活衝突、醫院制度、工作緊湊與人力短缺壓力。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年齡、輪值夜班、自覺健康狀態、工作壓力顯著相關。整體模式能有效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可解釋總變異量31.3%,主要預測變項為自覺健康狀態、人力短缺壓力、年齡,其中以自覺健康狀態最具影響力。 基於以上發現,建議管理者推動健康運動、改善醫院制度及監控職業安全以促進手術室護理師整體的健康。Item 成年網路使用者網路健康素養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相關性(2020) 蔡佳芯; Tsai, Chia-Hsin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成年網路使用者之網路健康素養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間的關係,並且加入相關個人背景因素如性別、年齡、教育程度,以及自覺健康狀況和健康資訊搜尋行為等作共同探討。 方法:以20歲以上使用網路之成年人作為研究對象,收集其個人背景資料、健康資訊搜尋行為、自覺健康狀況,另使用網路健康素養量表(eHEALS)、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簡式量表(HPLP-S)作為測量工具,並採用便利性抽樣,以網路問卷進行調查,總共回收有效問卷493份。 結果: 一、研究對象具有中上程度的網路健康素養能力以及中等程度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二、不同教育程度、年齡、自覺健康狀況及健康資訊搜尋行為的人在網路健康素養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上有顯著差異。以教育程度較高、自覺健康狀況良好、重視健康、健康資訊搜尋行為頻率較高的人其網路健康素養能力較好,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也較為正向;在年齡上,以20-49歲網路健康素養能力較佳,50歲以上則是擁有較好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三、網路健康素養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有顯著正相關。 四、年齡、教育程度、自覺健康狀況、健康資訊搜尋行為和網路健康素養能顯著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並以自覺「健康重視程度」的預測力最大,能積極預測所有6種層面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建議:提升成人對健康的重視程度,有助於提升其網路健康素養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而針對不同年齡層,可著重在促進青壯年族群的健康生活型態以及加強中老年人的批判性素養,此外,也須強化健康資訊的傳播及把關健康資訊的品質。Item 台北市某醫學中心專科護理師職場疲勞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2020) 鄭瓊琳; Cheng, Chiung-Ling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台北市某醫學中心之專科護理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現況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工具係使用自覺健康狀態量表、職場疲勞量表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之全體專科護理師為對象,採自填問卷方式進行資料蒐集,共發出21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93份,回收率達91%。使用SPSS for Window 23.0 套裝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與推論性統計分析,進而比較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於自覺健康狀態、職場疲勞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現況與分布情況,並探討其相關性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預測因子。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研究對象自覺健康狀態屬於中等程度。 二、研究對象整體職場疲勞屬於中高疲勞程度,得分最高為「個人疲勞」。 三、研究對象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屬於中等程度,得分最高為人際支持。 四、研究對象自覺健康狀態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為顯著正相關。 五、研究對象職場疲勞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現顯著負相關。 六、研究對象之自覺健康狀態於預測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達顯著差異,可解釋21.1%之變異量。Item 急診護理人員自覺健康狀況、疲勞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為例(2020) 朱浚鎂; Chu, Chun-Mei本研究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的急診室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議題,研究工具係使用社會人口學背景、自覺健康狀態、疲勞感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問卷式量表,在2019年十月期間共發出150份問卷,最後回收統計樣本129名,有效回收率達86 %,並使用描述性統計與推論性統計進行分析,進一步了解在社會人口學變項、自覺健康狀態、疲勞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現況分布情形,並探討其相關性及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因子。本研究結果摘述下: 一、 研究對象對於自己健康狀況的評值有普通的評價、在疲勞感得分最高為「工作疲勞」、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得分最高為「人際支持」。 二、 研究對象的自覺健康狀態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兩者之間呈顯著正相關。 三、 研究對象的疲勞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兩者之間呈顯著負相關。 四、 研究對象的年齡、婚姻狀況與自覺健康狀態與在預測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皆達顯著差異,可解釋26.9%的變異量。Item 臺北市健康服務中心公共衛生工作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研究(2010) 林素英; Su-yin Lin本研究以臺北市健康服務中心公共衛生工作人員為對象,目的為(1)了解研究對象目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自覺健康狀況及工作壓力;(2)比較研究對象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自覺健康狀況及工作壓力的分佈情形;(3)探討研究對象的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4)探討研究對象的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5)探討研究對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預測因子。本研究採橫斷式調查法,使用工具有自覺健康量表、工作壓力量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及其本資料表,利用自填問卷方式進行資料收集,共計發放241份問卷,回收232份。資料統計方法為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皮爾森積差相關(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及複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研究結果發現:(1) 研究對象執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各層面中,依得分高低排列為:社會支持行為、營養行為、自我實現行為、壓力處理行為、健康責任行為,而運動行為得分最低;自覺目前的健康狀況,介於普通及好之間;感受工作壓力各層面依得分高低排列為:疲勞、不滿足、焦慮、低自尊,而憂鬱層面得分最低。(2)影響公共衛生工作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相關因素在人口學特性中有年齡、工作年資、職位及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正相關;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現負相關,亦即年齡越大、工作年資越久、職位越高、自覺健康狀況越好、工作壓力越小,其執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越佳。(3) 子女數、自覺健康狀況及工作壓力等三項為有效的預測變項,可解釋總變異量23.5%。Item 健檢族群代謝症候群不同危險因子患者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為例-(2008) 陳瀅如; Chen,Ying-ru本研究旨在探討健檢族群代謝症候群不同危險因子患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與個人背景因素,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健康行為利益、健康行為障礙及自覺健康狀態的關係,並找出影響採取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為橫斷式調查法,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的健檢族群代謝症候群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自填式結構問卷進行資料的收集,包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健康行為利益與健康行為障礙量表,健康行為自我效能量表,自覺健康狀態量表及基本資料。問卷先經內在一致性,再測信度,內容效度與建構效度之檢定,施測後獲得有效問卷138份。 研究結果顯示: 1. 健檢族群代謝症候群不同危險因子患者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6個層面中,分數由高而低依序為人際支持、自我實現、營養、壓力處理及健康責任,而運動為最低。 2. 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和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自覺行動利益、自覺健康狀況呈顯著正相關,與自覺行動障礙呈現負相關。其中健康行為自我效能愈高者、自覺健康狀況愈好者,自覺行動障礙越低和自覺行動利益越高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執行愈佳。 3. 研究對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可由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自覺行動效益和年齡等變項有效的來預測,可解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變異量為 76.4%,其中以健康行為自我效能最有預測能力。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針對衛生教育及健康促進方針提出建議,以作為提升代謝症候群患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參考及將來可能的研究方向。Item 宜蘭縣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素之探討(2009) 林語梵; Lin,Yu-Fan本研究目的在瞭解宜蘭縣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並探討其社會人口學變項、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預測因子。 研究工具包括自覺健康狀況量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及個人資料表。 以宜蘭縣97年度於護士護理師公會登記有案之十二鄉鎮市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為研究母群體,採橫斷式調查法,利用自填問卷方式進行資料收集,取得有效問卷共95份,回收率97%。以SPSS for Windows 12.0視窗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複迴歸分析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之主要發現: 一、研究對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層面,得分最高為營養,其餘依序 為壓力管理、自我實現、健康責任,運動行為及人際支持同為得 分最低;自覺健康狀況則是介於中等程度以上。 二、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中的年齡、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呈正相關。 三、研究對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預測因子為社會人口學變項中的年 齡、自覺健康狀況,可解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變異量的23.8%。 依據研究發現,宜蘭縣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以營養層面最佳;而運動行為及人際支持層面則有待加強。另外,年齡越大、自覺健康狀況良好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亦較好。Item 某國營事業職場員工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素之研究(2007) 賴佳儀; Lai Chia-Yi本研究之目的在瞭解某國營職場人員之「自覺健康狀況」、「健康概念」及「自我實現」、「健康責任」、「運動」、「營養」、「人際支持」、「壓力處理」等健康生活型態,並探討個人之社會人口學變項與自覺健康狀況、健康概念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並找出影響採取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之母群體為某國營事業單位382位職場員工,採全數調查,進行問卷自填方式,獲得有效問卷331份。 研究結果顯示: 一、研究對象之工作滿意度及母親健康狀況對自覺健康狀況有顯著影響,而年齡、工作滿意度、母親健康狀況則對健康概念形成顯著影響。另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子女數及工作滿意度均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形成顯著影響。 二、在自覺健康狀況方面,研究對象對自己目前健康情形的自評結果是呈現在介於與他人一樣及有好一些之間。另外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形態呈現顯著的正相關。 三、在健康概念方面,以安寧幸福性健康概念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角色功能性、調適性,臨床性最低,整體來看亦顯現對健康有正向的看法;研究對象的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概念及其分概念間均呈現出顯著正相關。 四、在研究對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6個層面中,由高而低依序為壓力處理、健康責任、人際支持、運動及營養,而自我實現為最低。而自覺健康狀況、健康概念、子女數以及年齡為能有效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因子,可解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變異量為 38.5%,其中以自覺健康狀況最有預測能力。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