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5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3D冒險遊戲中的字彙學習:英語字彙學習成效與詞彙呈現方式關係之研究(2020) 尹旭威; Yin, Hsu-Wei遊戲在第二外語教學上已被廣泛運用數十餘年。許多相關研究指出數位遊戲學習能夠幫助英語學習者從中獲益,特別是字彙學習。然而,鮮少研究探討遊戲中字彙呈現之方式,是否與學習者對字彙的注意有所關聯。因此,本研究比較英語學習者玩遊戲與觀看遊玩者的影片後之字彙習得成效,並進一部探討字彙於遊戲中的呈現方式與字彙學習成效之關聯性。 三十位就讀台北市某大學的大一學生參與此研究,且平均隨機分配至玩遊戲組及影片觀看組。首先,兩組在遊戲及觀看影片前皆接受單字翻譯題已確認他們對於研究目標單字的先備知識。接下來,遊戲組開始以任天堂Switch主機進行約一小時的3D冒險遊戲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Breath of Wild),並針對每一個遊戲組的受試者進行同步遊戲攝錄,所錄下的影片,將隨機派給觀看影片組中的受試者進行觀看。為比較兩組之字彙學習情況,於遊戲後兩組受試者接受單字後測,問卷,以及自願性的簡短訪談。 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受試者於字彙翻譯皆有顯著進步,其中以遊戲組進步幅度較大。再者,字彙出現頻率以及字彙呈現方式與其學習成效的關聯性分析顯示出,相較於高頻字彙,學習者於低頻字彙上的學習成效較佳,主要原因為大部分低頻字彙有圖片和上下文的輔助,而高頻字彙大多缺少如此的輔助。此外,相對應圖片輔助、不同顏色的標示以及顯示於遊戲對話框之中,更有助於受試者注意到該字彙,進而了解並應用該字彙。 最後,透過問卷及簡短訪談,兩組受試者皆對於使用此款遊戲來學習抱予正面評價,且對於未來持續進行數位遊戲式的英語字彙學習,表達高度的意願。本研究之結果亦鼓勵英語教師們能善加融入數位遊戲於教學中,無論是課堂中的活動設計,抑或是協助學生在課堂之外的自主學習,皆能藉由遊玩數位遊戲之過程中,學習英文字彙。此外,希望透過數位遊戲式的英語學習,英語學習者有更多的機會進行積極且投入的遊戲體驗與學習,加上遊戲過程中所帶來的樂趣,進而提升自身英語學習動機。Item 應用試題反應理論發展與驗證一單字階層測驗(2011) 陳麗如; Li-Ju Chen大量的字彙量對精通第二外語而言極為重要,由於單字量在語言教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單字量測驗有其必要,以來檢測與評估學習者在單字學習上的進步與成就。儘管如Vocabulary Levels Test和Checklist Test等英語單字量測驗的普遍使用,這些測驗對台灣的英語學習者並不是非常適當,因為這些測驗的單字所源自的字表的編製,並未考量台灣學生的學習環境和文化背景。因此本研究旨在根據大考中心所公布的6,480參考字彙,以階層測驗的形式,發展一個適當的英文單字量測驗並應用試題反應理論之三參模式(three-parameter logistic Item Response Theory model)來分析並驗證此測驗的品質。隨著測驗的建置和驗證,本研究更進一步根據三參模式估計之階層潛在難易度來探究單字頻率和潛在難度的關係,受試者包含來自台北、桃園、彰化縣的六所高中,共1060人,高一、高二、高三的人數大約均等。研究結果顯示該試題的信度可由高實證信度(0.9882)所支持,效度被反應在良好的建構效度和階級效度,此外,適配度分析(fit analysis)顯示試題品質大致而言良好,關於階層潛在難度,六個階層難度呈現非線性關係,難度從第一階層到第三階層急劇上升,從第四階層到第六階層則是逐步上升。 研究發現此研究所發展的英文單字量測驗可被視為適切的測驗,單字頻率和單字難易度並非協同地發展,此外,本研究指出階級一到階級三的單字是教師應該力推學生優先習得的基本的單字表,因為「階級三」是個轉捩點,是通往最終英文單字量目標的重要關卡。本研究期望隨著英語單字量測驗的建立及階層潛在難度的探究,教育者和學習者能洞察單字學習過程,因此能釐清如何促進單字學習目標的達成。Item 聲調、詞頻與語境對口語詞彙處理之影響(2007) 林姚如; Yao-Ju Lin本研究旨在探討聲調訊息與詞頻對中文口語詞彙處理之影響,藉由研究變造過之聲調訊息,探討以下三項研究議題:(1)聲調訊息對詞彙處理之重要性為何?(2)當聲調訊息無效時,詞頻是否影響詞彙處理?(3)語意與音韻之「觸發效應」(priming effects) 是否可促進受試者對無效聲調訊息之認知?於實驗一與實驗二之詞彙判斷作業(lexical decision task),受試者聽到語音相似之高低頻雙字詞後(例如:高頻詞「輕鬆」 與低頻詞「星空」),必須判斷所聽到之聲音是否為中文詞。其中,部分詞保留原聲調,部分則於第二音節或一二音節予已變造。實驗一與實驗二程序與內容大致相同,唯於實驗一,所有變造與未變造過之詞皆隨機出現,而實驗二之聲調訊息則逐漸遞減。結果顯示,聲調訊息於低頻詞彙處理相當重要,但高頻詞較不受變造音調之影響。實驗三運用跨形式作業(cross-modal task)以研究語意與音韻之觸發效應,而實驗四則檢驗語意與觸發詞詞頻是否會干擾音韻觸發效應。整體結果顯示,詞頻與語意顯著促進受試者對變造詞語之處理,音韻觸發效應則不顯著。Item 應用潛在特質理論發展與驗證一單字測驗(2014) 鄭名秀單字量跟語言學習一向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單字量在聽、說、讀、寫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單字的學習需要不斷地複習,要有效率地學習單字,學生需了解自己目前的單字量,才能將焦點放在符合自己程度的閱讀以及單字教材上。然而,目前並沒有針對台灣學生需求所設計的英語單字量測驗。 本研究以大考中心公布的6,840參考字彙表,設計一份英語單字量測驗,以潛在特質理論驗證此單字測驗的信度、效度以及試題品質。測驗共有180題,皆為四個選項的選擇題。並探討單字頻率與試題難度、鑑別度、猜測之間的關係。受試者為台中地區高一及高二的學生,共1,838人。 研究結果發現,由於整份試題具有良好的適合度,表示此份試題具有效度,同時也具有高信度(0.98)。高信度跟效度不只反映試題品質,同時也顯示選擇題是適合發展單字測驗的形式。單字頻率跟難度有明顯的關係,單字頻率越低,單字難度越難,而階層一到三的難度上升比階層三到六的難度劇烈。此現象顯示階層一到三的單字是學好單字的基礎,一旦學習者克服階層一到三的難關,就能夠利用大量閱讀與單字基模來學習更多的單字。另外,發現程度較差的受試者有猜答案的傾向,且偏好猜測B 與C這兩個中間選項。 從試題分析當中,發現題幹跟選項中字首字根的線索會對鑑別度造成影響,建議設計試題時需要特別注意。此現象也顯示學生有能力將單字基模中對字首字根的知識應用到新字上。Item 建構與驗證英文詞彙知識測驗(2018) 蕭郁霖; Hsiao, Yu-Lin由於單字量和語言學習各方面有著緊密的關係,因此在語言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有效率地學習新字彙,學生必須先了解自己的單字量在哪個階層,才能有效地把學習重點放在符合自己程度的教材上。目前台灣學校英語學習教育多採用大考中心所公布的6,840參考字彙表,但是裡面已有部分單字對於當前台灣中小學語言學習者來說,有難度過高的狀況產生,因此本研究採用最新以COCA語料庫為基礎的字頻表,並從裡面依據字頻挑選前6,050個單字來製作單字測驗。 本測驗分A和B兩份試卷共180題,每題皆有四個選項的單選題。不同於以往的單字測驗的選字模式,本測驗只集中挑選六個單字階層中附近的字彙來製作試題,期望以是否通過某單字階層來解釋受試者的字彙量。以潛在特質理論驗證裡面的三個項度: 難易度、鑑別度、及猜測度來驗證本測驗的試題品質。受試者為台北地區的高中生及大學生,共1,198人。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本測驗在三個項度之中皆展現良好的適合度。由此可知此為具有高效度及信度的測驗,同時也可得知選擇題測驗是適合單字測驗的模式。字彙的難度與單字頻率有著顯著的關係,單字頻率越高,則表示其難度越低越常見。從難度上升幅度來看,階層四到六的幅度遠小於階層一到三的幅度。由此可見,單字階層三為單字學習重要的分水嶺。若學習者能融會貫通階層一到三的單字,便能應用原有的單字基模來學習更多新的單字。此外,從試題困難度分析中,題幹與選項中的詞綴會對試題困難度造成影響。因此,試題設計者須在這方面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