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應用試題反應理論發展與驗證一單字階層測驗
    (2011) 陳麗如; Li-Ju Chen
    大量的字彙量對精通第二外語而言極為重要,由於單字量在語言教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單字量測驗有其必要,以來檢測與評估學習者在單字學習上的進步與成就。儘管如Vocabulary Levels Test和Checklist Test等英語單字量測驗的普遍使用,這些測驗對台灣的英語學習者並不是非常適當,因為這些測驗的單字所源自的字表的編製,並未考量台灣學生的學習環境和文化背景。因此本研究旨在根據大考中心所公布的6,480參考字彙,以階層測驗的形式,發展一個適當的英文單字量測驗並應用試題反應理論之三參模式(three-parameter logistic Item Response Theory model)來分析並驗證此測驗的品質。隨著測驗的建置和驗證,本研究更進一步根據三參模式估計之階層潛在難易度來探究單字頻率和潛在難度的關係,受試者包含來自台北、桃園、彰化縣的六所高中,共1060人,高一、高二、高三的人數大約均等。研究結果顯示該試題的信度可由高實證信度(0.9882)所支持,效度被反應在良好的建構效度和階級效度,此外,適配度分析(fit analysis)顯示試題品質大致而言良好,關於階層潛在難度,六個階層難度呈現非線性關係,難度從第一階層到第三階層急劇上升,從第四階層到第六階層則是逐步上升。 研究發現此研究所發展的英文單字量測驗可被視為適切的測驗,單字頻率和單字難易度並非協同地發展,此外,本研究指出階級一到階級三的單字是教師應該力推學生優先習得的基本的單字表,因為「階級三」是個轉捩點,是通往最終英文單字量目標的重要關卡。本研究期望隨著英語單字量測驗的建立及階層潛在難度的探究,教育者和學習者能洞察單字學習過程,因此能釐清如何促進單字學習目標的達成。
  • Item
    應用字彙能力測驗之驗證研究
    (2016) 吳明達; Wu, Ming-Ta
    本研究旨在根據教育部公佈的基本1,200個字彙發展並驗證一個可用於測量國中生英語拼字知識的應用字彙能力測驗。本測驗採用多元計分方式來評鑑英語學習者的拼字能力,本研究更試圖去探究單字長度與單字難度之間的關係。受試者來自台北市都會區的一所國中共2,149人。資料分析使用部分得分模式(partial credit model),研究結果顯示該應用字彙能力測驗所提供的測量結果適切,具有效度與信度(Rasch受試者信度 = .96)。雖然整體上該測驗對受試者的程度而言稍嫌簡單,不過試題仍然涵蓋了大部分受試者的能力水平。 本研究的發現指出單字長度與單字的困難度有中低度相關(r = .38),不過,此相關度隨者單字長度縮短而減弱。經由分析高難度單字的拼字錯誤,結果顯示拼字難度可能與字音一致性及跨語言轉移現象密不可分。
  • Item
    建構與驗證英文詞彙知識測驗
    (2018) 蕭郁霖; Hsiao, Yu-Lin
    由於單字量和語言學習各方面有著緊密的關係,因此在語言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有效率地學習新字彙,學生必須先了解自己的單字量在哪個階層,才能有效地把學習重點放在符合自己程度的教材上。目前台灣學校英語學習教育多採用大考中心所公布的6,840參考字彙表,但是裡面已有部分單字對於當前台灣中小學語言學習者來說,有難度過高的狀況產生,因此本研究採用最新以COCA語料庫為基礎的字頻表,並從裡面依據字頻挑選前6,050個單字來製作單字測驗。 本測驗分A和B兩份試卷共180題,每題皆有四個選項的單選題。不同於以往的單字測驗的選字模式,本測驗只集中挑選六個單字階層中附近的字彙來製作試題,期望以是否通過某單字階層來解釋受試者的字彙量。以潛在特質理論驗證裡面的三個項度: 難易度、鑑別度、及猜測度來驗證本測驗的試題品質。受試者為台北地區的高中生及大學生,共1,198人。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本測驗在三個項度之中皆展現良好的適合度。由此可知此為具有高效度及信度的測驗,同時也可得知選擇題測驗是適合單字測驗的模式。字彙的難度與單字頻率有著顯著的關係,單字頻率越高,則表示其難度越低越常見。從難度上升幅度來看,階層四到六的幅度遠小於階層一到三的幅度。由此可見,單字階層三為單字學習重要的分水嶺。若學習者能融會貫通階層一到三的單字,便能應用原有的單字基模來學習更多新的單字。此外,從試題困難度分析中,題幹與選項中的詞綴會對試題困難度造成影響。因此,試題設計者須在這方面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