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應用字義相似度之測量方法於分析母語一致性對第二語言搭配詞的影響
    (2013) 李金瑛; Ching-ying Lee
    應用搭配詞的能力是第二語言學習者發展近似外國人母語能力的重要顯著特徵。近年來,有關第二語言學習者所犯的搭配詞錯誤,和其受母語影響的問題均已受到關注。然而,母語與第二語言搭配詞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仍是模糊不清,學習者對第二語言搭配詞的認知過程也欠缺充分的研究調查。因此,本研究目標為探討學習者在受母語一致性的影響之下,其第二語言搭配詞的表現為何, 並分析學習者在組成搭配詞時有關詞彙選擇的思考過程。研究問題包括如何應用字義相似度計算方法來量測搭配詞與母語的一致性、搭配詞與母語一致性和學習者表現之間的關係、以及搭配詞促發歷程的跨語言型態。 研究設計涵蓋質性與量化的四個分項實驗。研究工具包括字義相似度量測方法、搭配詞測驗、問卷、及有聲思考方法。受測者為345位台灣的醫學大學與護理專校學生,依其英語程度分為高、中、低能力區分的三組。第一個分項實驗是驗證字義相似度測量方法的使用性。第二個分項實驗為以字義相似度計算方法,對搭配詞測驗題組的母語一致性進行客觀評量和分類。第三個實驗為找出兩個獨立變數,(即搭配詞與母語一致性和學習者語言能力程度),以及一個應變數,(即學習者的搭配詞表現),這兩者之間的相互關係。第四個分項實驗則使用問卷調查及有聲思考方法,檢視受測者對搭配詞促發歷程的看法和思考過程。 本研究的主要結果包括提出應用字義相似度計算方法對搭配詞與母語一致性的評估、對搭配詞與母語一致性和學習者語言程度兩項因素的分析結果、描述搭配詞學習型態的與母語一致性的表現模式、第二語言搭配詞促發歷程的影響因素及跨語言轉換型態。第一,本研究驗證了兩個字義相似度量測方法,能夠計算兩個字詞之間字義相似度的數值,作為可靠有效的指標,進而能作為搭配詞與母語一致性的客觀系統化的評估方法。第二,學習者的語言能力程度對其整體搭配詞表現有顯著影響,搭配詞與母語一致性於三組學習者的測驗中,呈現不同的結果,顯示其對學習過程的影響要大於對學習結果的影響。第三,本研究提出一個四區塊與母語一致性的學習表現模組,以描述搭配詞與母語一致性及學習者表現之間的互動型態。這個模組對第二語言搭配詞的階段性學習與搭配詞的認知錯誤,提供了一個整體的樣貌說明。第四,在搭配詞組成過程中,其主要影響因素包括中介搭配詞促發歷程中的字義配合、跨語言的字彙關聯性、以及母語和第二外語字彙的類比等因素。 本研究結果可應用於搭配詞教學與自主學習方面。首先,搭配詞中母語一致性對學習者表現的模組,以及搭配詞使用與母語一致性之間更明確的關係,都有助於發展成可操作的知識。這些知識可延伸作為搭配詞有效學習策略,進而提升學習者的語言能力表現。再者,若能以引導式的學習過程,針對每一個搭配詞與母語一致性的影響,提供清楚的說明,這將能增進搭配詞的學習。要達成這個目標,接續發展出搭配詞診斷與諮詢服務的線上系統,將能幫助學習者找出搭配詞錯誤的原因、辨認所需的跨語言的字義關係、並建立適切的字義轉換或轉變。此系統可幫助教師了解受母語一致性影響的搭配詞學習方式。第三,編撰的常用搭配詞表,再附加情境文字與說明,可作為學習搭配詞之參考,且幫助學習者辨識適切的搭配字和從母語轉換後的錯誤用字之間的差異。 瞭解搭配詞與母語一致的特性,可降低學習者的學習困難,並可幫助教師找出容易犯錯的搭配詞。此外,搭配詞在語言使用上的重要性,以及搭配詞字義關係的知識,均已受到重視。本研究主要成果為深入瞭解搭配詞與母語一致性對學習者表現的影響,並對第二語言搭配詞學習與教學提供明確指引。
  • Item
    論現代漢語處所倒裝結構之句法分析
    (2013) 唐婉玲; Wan-Ling Tang
    本篇論文主要研究不同類型的現代漢語處所倒裝結構。本研究顯示,在此結構中,前置處所詞可以是名詞片語亦或介系詞片語。當前置處所詞若為名詞片語時,在句法表現上,和一般主詞相似;若為介系詞片語時,在句法表現上,則與一般主詞截然不同。基於處所名詞片語和介系詞片語在句法上表現不同,我們認為它們在句法結構的位置亦不同。處所介系詞片語可以選擇停留在動詞前毗鄰的位置,亦或移至句首邊緣位置; 而處所名詞片語則佔據句法主詞的位置。 不同於英文的動詞,漢語的動詞在論旨角色的選擇上更為自由。我們同意HLL(2009)的理論中所提出漢語的詞彙動詞中可以只選擇詞根,而不選輕動詞,所有在詞根語義中的參與者資訊都有可能進入句法操作,實現為論元。然而,不同於HLL (2009)的理論,我們認為,論旨角色在句法實現上,仍然必須遵守論元層級。我們主張,在漢語處所倒裝結構中,處所在論元層級中高於客體,因此進入句法操作時,處所詞佔據句法結構中較高的主詞位置,而客體則佔據賓語的位置。本篇論文目的在於提出一個統合的句法分析,探討現代漢語處所倒裝結構。研究結果支持詞彙學派,論元結構是由詞彙動詞的語意,而非由句法來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