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5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英語學習條件式意圖量表之結構:試題反應理論之取向(2014) 馮月蘢; Yueh- lung Feng英語教育者與研究者一般都會同意,如果能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更加主動積極,英語學習的效果也會有顯著提升。但由於「動機」為一複雜且多面向的概念,無法用單一定義了解它的全貌,因此學者們逐漸轉而研究它的子概念與組成要素。 「意圖」即為動機的組成因子與來源之一,意圖在心理學領域被分為「目標意圖」與「條件式意圖」兩個部份。但過去的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只擁有目標意圖,個人在朝目標努力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外在因素干擾,而造成無法達成目標的結果,但如果個人同時擁有條件式意圖,達成目標的機率則會大幅提升。就英語學習而言,如果學生能具備條件式意圖,英語學習的目標應該也會較容易實現。 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台灣中學生英語學習條件式意圖之結構,藉由設計出一個同時具有信度和效度的量表,用以測量學生所具備的英語學習條件式意圖,將有助於瞭解學生的心理傾向和學習行為,所得到的資訊可增進英語學習的效果。 本研究以試題反應理論(IRT)的Rasch模式驗證此量表的品質,研究結果顯示,此量表為一單向度的量表,影響學生答題的唯一變項即為個別學生所具備條件式意圖之程度;而經過差異試題功能(DIF)的檢定,也證實即使學生來自不同族群或性別,所具備條件式意圖程度相同的個人,在答題的選擇上,機率也為相同,因此本研究之量表確為一有效測量學生英語學習條件式意圖之量表。 此研究結果可供台灣英語教育者用以瞭解學生英語學習的意圖與行為,未來研究者也可就本研究之基礎上持續探討學生條件式意圖與英語學習成果的關係,以期能有益於學生達成英語學習的目標。Item 台灣高中生對文化學習納入英語教學觀感之問卷調查研究(2011) 陳怡君; Yi-Jiun Chen由於文化和語言息息相關,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文化學習也是重要的一環。然而,關於學生對語言學習中文化學習的看法之研究卻相當罕見,尤其在台灣文獻中更是屈指可數。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台灣高中生對文化學習的看法。本研究主要涵蓋三部份:(一)對文化及英文學習的看法、(二)英文課堂中的文化教學、(三)文化教學的偏好。此外,本研究也探討學生的背景因素與他們看法的關聯性。 在2010年六月,本研究之問卷發放給約1050名台灣高中生填寫。結果顯示,高中生普遍對文化學習感興趣、已意識到語言和文化的關聯性,且相信對文化的了解能夠幫助他們學習英文。大致上,他們對英文老師的文化教學感到滿意,但卻對英文課本上的文化內容感到不滿,這或許也導致他們對現階段英文課堂上的文化教學興趣較低。關於英語課堂上的文化教學,學生最喜愛的教材是影片、歌曲及圖片,而最喜歡的活動是遊戲及與外國人互動。與生活方式有關的議題是他們最感興趣的文化學習內容,而是非題/選擇題則是最受歡迎的評量方式。學生也指出,在英語課堂上,非英語系國家的文化也應被同等重視與討論。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學生的性別、英文程度、與英語媒體/外國文化的接觸以及未來目標皆會影響他們對文化學習的看法。相較之下,學生的年級及就讀類組與他們對文化學習的看法則較無關聯。 在教學方面,本研究建議,教師應該要了解學生對文化學習的看法及學生的個人背景,才能進行成功的文化教學。最後,作者也針對研究結果提出了對於高中英文教材編寫及相關學術研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