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56
  • Item
    家長在孩子英文閱讀發展中的能動性
    (2024) 藍偉華; Lan, Wei-Hua
    兒童在英語為外語(EFL)學習環境中接觸英語的機會有限,英文閱讀更是個長時間累積的技能,因此父母在孩子學習上的角色十分重要。他們的參與不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父母作為子女教育旅程中的主要影響者,通過決策、資源提供和有目的的互動來塑造他們的語言習得經驗。這種積極支持和增強子女學習的能力構成了此背景下父母能動性 (agency) 的本質。本研究旨在理解和分析在兒童EFL閱讀發展背景下的父母的能動性發展。雖然現有文獻探討了父母參與子女對識字技能的影響,但針對父母在引導子女EFL閱讀旅程中的能動性研究仍然不足。本研究探討了兒童在英語作為外語(EFL)閱讀發展背景下,父母能動性(parental agency)的複雜動態。採用了Nasheedal等人(2019)的敘事研究框架,並借鑒了Emirbayer和Mische(1998)的人類能動模型來研究三位台灣母親在其子女EFL學習過程中的角色演變。本研究提出三個問題來深入了解父母能動性的變化: 一、在支持子女發展成為EFL讀者的過程中,哪些情境(時間-關係)因素會影響父母能動性取向的配置?二、父母的能動性取向如何隨著其子女在不同階段的EFL閱讀發展而演變?三、父母不斷演變的能動性如何影響他們在調解子女EFL閱讀發展和行使父母能動性方面採取的多樣化方法?為了深入了解參與者對其子女英語閱讀發展的經歷和觀點,本研究關注了三位台灣母親,分別化名為Pearl、Mandy 和 Shannon的經歷。研究資料包含2023年九月至2024年三月期間共十四次的正式中文訪談、家訪、閱讀活動錄音、研究者的日誌,以過去五年來線上聊天訊息為交叉參照訪談數據。這些資料揭示了參與者的能動性取向改變,包括在不同時間和關係背景下作為深度參與子女EFL閱讀發展的父母所體現的重複性 (iterational)、實踐性評估 (practical-evaluative)和投射性 (projective) 的能動面向如何影響她們支持子女閱讀發展的策略。研究結果顯示父母信念,教育背景,和時間-關係(temporal-relational) (例如,期望、健康、孩子的整體及閱讀發展) 等因素在塑造英語閱讀環境中的重要作用。家長能動性 (Parental Agency)是一個獨特的迴圈,由三個面向交互影響:重複性、實踐性評估和投射性。這三個面向分別代表了過去的經驗、當下的判斷和未來的目標。在這個迴圈中,家長在回顧和借鑒過去經驗(重複性)中積累的智慧和教訓,來做出當前的判斷和決策(實踐性評估),並根據這些經驗和判斷來設立未來的目標和計劃(投射性)。這些面向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織和影響,形成一個動態的過程,使家長在子女的教育過程中不斷調整和適應,從而有效地支持和引導子女的學習和發展。此三位母親分別展現Emirbayer和Mische能動模式中不同的主要面向。 我以航海來比喻英語閱讀學習路上此三位母親的定位: 象徵領導力的「掌舵」,不畏困難與韌性的「抵禦風暴」,及象徵秉持方向的「駕風」隱喻,來表達母親對孩子發展能動性和方法。母職、能動性和賦能這三個核心元素貫穿了這三位母親的旅程,突顯了她們各自故事在母親角色、決策和學習背景下的廣泛影響。每個故事都根植於母職經驗,這一經驗以深深致力於培育孩子的發展為特徵。每位母親所面臨的獨特挑戰—分心、情緒波動,或學業和個人成長的結合—都是母職經歷的各個方面,反映了父母能動性在引導孩子成為EFL讀者過程中的多面性。
  • Item
    泰國電台叩應節目主持人與來電者「偽親密」關係的建立
    (2024) CHUNWISITTIKIT, Ramonpawee; CHUNWISITTIKIT, Ramonpawee
    在許多媒體節目中「偽親密/裝熟關係」(O'Keeffe 2006)可透過使用代詞、稱謂以及名字等語言元素構建。本研究以泰國電台叩應節目《Put Talk Put Toh》為例,探討(一)泰語電台主持人與來電者的互動中,如何利用泰語中的「非禮貌稱謂」(例如:代詞使用和/或貶義頭銜)來作為建立「偽親密/裝熟關係」的策略。(二)在來電者是未知的情況下,偽親密/裝熟關係關係是如何形成的。二)在來電者是未知的情況下,偽親密/裝熟關係關係是如何形成的。本研究所採語料共計75段叩應對話,總長3562 分鐘,內容以提供生活諮詢為主,平均每名來電者時長15分鐘。研究結果發現,泰語非禮貌稱呼用語的主要功能是減低主持人與來電者之間的不對稱關係,且他們更傾向於將自己視為來電者的朋友,而非以電台工作者的專業給出建議或警告。在觀眾來電尋求諮詢時,非禮貌代詞及稱呼語的使用,使主持人得以積極的與來電者溝通交流,達到規勸、嘲弄、立場表明及警告等目的,並迅速建立了「偽親密/裝熟」的關係。
  • Item
    中文中表人標記之第二語言習得:漢字圈與非漢字圈背景華語二語學習者之比較研究
    (2024) 黃韻安; Huang, Yun-An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中文為第二語言之語言學習者對中文表人標記之習得,並比較不同語言背景的華語二語學習者在習得表現上的差異。主要研究議題有四:習得順序、顯著效應、錯誤分析及母語遷移。共有五十四位受試者參與實驗,並依其語言背景分為三組,每組各十八位:漢字圈背景的華語二語學習者、非漢字圈背景的華語二語學習者以及中文母語者。實驗設計包含兩項任務:無顯著語境線索任務與有顯著語境線索任務。在這兩項任務中,受試者需根據所看到的圖片與聽到的內容,從兩個選項中選出正確答案。然而,在有顯著語境線索任務中,受試者會聽到與目標表人標記直接相關之顯著語境線索,作為輔助提示。研究發現,中文表人標記中「人」與「員」最易習得,而「手」、「師」及「家」則相對較難。語意特徵的數量僅能解釋部分習得順序,而表人標記的詞頻與多義性則進一步影響其習得難度。在顯著效應方面,華語二語學習者在有顯著語境線索的任務中表現優於無顯著語境線索的任務,證實顯著語境線索有助於學習者理解中文表人標記之意義。錯誤分析顯示,漢字圈與非漢字圈的華語二語學習者在某些錯誤上具有共通性,例如:將「人」誤用為「手」、將「員」誤用為「人」,以及將「師」與「家」混用。此外,漢字圈學習者較常將「手」誤用為「員」,而非漢字圈學習者則傾向將「手」誤用為「師」。最後,結果顯示漢字圈背景的華語二語學習者表現優於非漢字圈學習者,證明與中文相近之第一語言背景有助於提升中文二語學習者的習得表現。
  • Item
    闡釋多模態單字教學設計:多模態分析與滯後序列分析
    (2024) 許家瑄; Hsu, Chia-hsuan
    多模態在語言教育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可協助學習者傳遞知識或獲取新訊息。研究顯示,學習者對各種不同模態的使用抱持正面評價,但也擔憂此種多模態創作無益於語言發展。根據理論(Krashen, 1982; Mayer, 2001; Paivio, 1986; Schmidt, 1990),語言和非語言模態的結合其實有助學習,特別是在字彙發展方面,英語教室內也常見多模態學習資源,但很少相關研究分析著重於英語教師的多模態課程設計。因此,本研究採用深度式的單案例研究方法來分析一位教師的多模態字彙教學。選定的研究對象在台灣北部的一所高職任教,其課堂錄影、課程包和半結構化訪談結果為此深度式研究的資料集。多模態分析的語料庫包含49個字彙的教學錄影,本研究參考七種模態(Cope& Kalantzis, 2020)、多媒體學習的常見學習資源(Mayer, 2001)和單字學習內容(Nation, 2001)進行影片編碼,辨別出教師所使用的多模態種類後,進一步利用滯後序列分析法(Bakeman & Gottman, 1997)來分析模態之間的轉換顯著性、並繪製事件轉移圖以呈現單字教學的序列。 將統計結果與教師的陳述進行了交叉分析後,本研究發現,教師傾向(1)改變文本的字體和佈局來減輕單字學習負擔,(2)使用圖形或實物例子來則增進學生對於單字意思的掌握,以及(3)提供多種聲音資源來協助學生熟悉單字發音。此外,教師教學中兩個最顯著的序列,即在展示圖片後重複定義和在播放錄音後重複發音,可以提高學習者對於多模態理解性。而兩個教師提及的序列未能顯著,原因在於教師會考量單字種類、多變課堂環境,彈性調整教學順序。總而言之,希望本研究能提供多模態設計參考方向也希望研究結果能強調一些潛在影響因素。
  • Item
    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教學法 (CLIL) 之實施: 雙語體育課個案研究
    (2024) 謝富展; Hsieh, Fu-Chan
    雙語教育在全球教育環境中已日益受到重視,在臺灣,CLIL教學法在雙語教育計畫中也越來越受歡迎。儘管如此,CLIL在臺灣仍處於實驗性階段,且各方對於此教學法的闡釋存在分岐。另一方面,教師們在評量活動中也面臨如何平衡「學科內容」與「語言」評量之兩難問題。目前,針對CLIL評量方法的相關研究仍然有限,尤其是在體育領域。本研究調查四位體育教師執行雙語課程的情況,包含對CLIL教學法的認知、教學實踐、評量方法並探索教師們在課堂中遇到的挑戰。研究方法涵蓋了課堂觀察之內容分析、半結構式訪談之主題分析以及課程資料分析。研究發現,教師們認為CLIL教學法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專注力和改善課堂秩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多利用重複目標單字詞彙及融入課室英語來強化學生的語言學習和學科內容的呈現,使得學習內容能更易於理解。根據Sato(2023)所提出的評量方法,體育教師們主要採用分別式評量方法,同時運用同儕鷹架策略逐步將語言融入於評量活動中。評量工具方面,主要包含教師課堂提問、學生自我評量、同儕評量和競賽遊戲在內的形成性評量。體育教師們在CLIL課堂中遇到的主要挑戰包含語言障礙、課程調整及課室經營,研究結果所引申之教學意涵也於本研究中進行討論。
  • Item
    中文結果式句構之第一語言習得
    (2024) 蔡娗汸; Chai, Ting-Fang
    中文結果式句構擁有不少值得探討的特性,如句法—語義衝突(Huang, 1997)及 解釋上的歧義性,這些特性使結果式句構在形式句法有許多的研究(e.g., Huang, 1988; Zhang, 2001),而實證研究則相對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中文結果式句構的第一語言習 得,以彌補此研究缺口,研究考慮到三個影響兒童理解結果式句構的因素:句構類型 (賓語控制、主語控制和使役結果式句構)、語境和有生命性。6 至 8 歲的兒童共 60 名及中文母語者 20 名參與了本研究,受試者進行了兩個真值判斷任務(有語境及無語 境)和一個圖片選擇任務,以評估其對結果式句構的理解。研究發現,賓語控制結果句構最容易,其次是主語控制,而使役結果式句構則最 具挑戰性,其次,語境有助於兒童理解每一類型的結果式句構,有生命性也在句子歧 異理解扮演重要角色。最後,研究結果顯示,受試兒童在中文結果式句構的第一語言 習得中歷經三個階段的發展過程,與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1964)相符。6 歲在有語 境支持下,對結果式句構已達成人程度的理解,7 歲兒童則可在無語境支持下達到成 人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能藉由有生命性的線索,理解結果式句構。
  • Item
    村上春樹《尋羊冒險記》中的尼采怨恨
    (2024) 白杰弗; Blanco, Jeffrey Scott
    本論文以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怨恨哲學概念為基礎,對村上春樹的早期小說《尋羊冒險 記》進行了分析。 儘管存在著根深蒂固的怨恨,小說的主角還是克服了它,而從尼采的角度 來看,他最好的朋友卻成了致命「毒藥」的犧牲品。 透過比較人物對怨恨的反應,本文試圖 闡明其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可能出現的不同結果。 到最後,主角顯然更善於克服怨恨,從而 反映了尼采在《道德譜系》中所描繪的高貴個體。 透過從尼采思想的角度檢視《尋羊冒險記》 ,本文闡釋了社會、怨恨和自我克服之間複雜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