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重探英語廣泛閱讀對第二語言習得之成效:後設分析研究
    (2021) 史安婷; Shih, Ann-Ting
    在過去數十年中,廣泛閱讀時常被用來作為一種提升第二語言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現今已有許多實徵研究致力於探討廣泛閱讀對於第二語言習得不同面向之成效,如學習者的閱讀能力、單字量以及寫作表現。為了統合眾多研究的結果,本研究對1983年至2020年的53篇實徵研究進行後設分析,總計萃取了248個效果量,且研究規模達6,520名參與者。此研究採用了隨機效果模式,結果顯示廣泛閱讀對於第二語言學習者的語言表現有一個輕度的效果量 (g = 0.407)。此外,調節變項的分析結果顯示,在十四個潛在調節變項中,有九個是重要的顯著調節因子,其中包含了學習者的母語、第二語言程度、教育程度、出版形式、廣泛閱讀執行時間長短、廣泛閱讀任務多寡、成效測量種類、書目多寡、閱讀媒材種類及閱讀量多寡。本研究旨在探究廣泛閱讀對於第二語言習得多面向之成效、提供教育現場及學者對於廣泛閱讀更全面性的洞見、指認出影響廣泛閱讀之關鍵調節變量,並進一步發展出更適合第二語言學習者的廣泛閱讀模式。最後,本研究亦指出一些研究限制。
  • Item
    廣泛英語閱讀對學生閱讀、聽力理解及字彙量之影響
    (2010) 張靜宜; Ching-yi Ch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廣泛閱讀對高職學生閱讀理解、聽力理解、字彙量及態度之影響。研究對象為北台灣一所高職的兩班學生,在每週選修課程的其中一節課時間實驗組班級進行這個為期十二週的廣泛閱讀課程,該組同學每週讀一本分級讀本或是兒童文學,在閱讀完畢之後填寫閱讀理解學習單;而對照組同學在那一節課中主要的活動則是獨自完成習題然後由研究者提供答案來核對。本研究藉由閱讀理解測驗、聽力理解測驗、字彙量測驗以及問卷來收集資料並加以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廣泛閱讀並未能顯著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在聽力理解測驗上,兩組學生都有進步,但兩組間的差異並不顯著,此外,從一千字及兩千字字彙量的測驗結果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進步的幅度大於對照組,但同樣地,兩組間並沒有產生顯著的差異。然而,結果顯示廣泛閱讀對學生三千字範圍的字彙量有顯著的提昇作用,此外,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對廣泛閱讀表達喜愛,且肯定它對英語學習的助益。 從實驗組學生所展現整體而言令人滿意的閱讀理解評量可以推知,這樣融入正規的廣泛閱讀課程是可行的,此外,基於它所帶來對字彙量的提昇及正向的態度,研究者建議英文教師可採用廣泛閱讀於教學之中,或是鼓勵學生多廣泛閱讀。
  • Item
    台北市國中生使用英語補充教材之情況調查研究
    (2006) 趙媺娟; Chao Mei-chuan
    中 文 摘 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調查台北市國中學生使用三種英文補充教材(英文參考書,英文學習雜誌,英文課外閱讀測驗)的情形與使用後的觀感。本研究的對象是台北市十所國中學生共944人, 他們填寫由研究者設計的問卷(包括國中生使用三種英文補充教材相關問題)。問卷經由百分比分析與卡方檢定,獲得以下主要發現: 1.大部分學生的確使用英文補充教材。多數學生都能理解英文補充教材對於提升英文能力有幫助,但是他們大多數還是為了考試或功課才研讀或做練習。 2.學生們能使用英文補充教材的時間極為有限;一方面,其他科目也有許多作業需待完成,另一方面,不少學生放學後仍須參加課外補習。 3.大多數英文老師們都很認真講解英文補充教材的重點。而多數學生們希望老師們上課能以課本為主,英文補充教材為輔。 4.多數學生認為教導閱讀最有效的方法是老師帶領全班逐句閱讀,仔細講解文法重點,並檢討測驗題答案。 5.女生、七年級學生、參加過全民英檢初級的學生,以及父母親非常關心子女英語教育的學生,最認真使用英文補充教材。女生學習較男生主動,同時較偏愛傳統教學方式,ㄧ切按部就班。相反的,男生較被動,學習上較偏愛有彈性、有創意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小組討論是他們喜愛的方式。 6.學生的英語成績與語文能力與他強烈的內在學習動機、積極的學習態度、按部就班的讀書方式、以及父母親關心的程度有極大的相關性。 根據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提供下列建議作為參考: 1.英文老師們應挑選適合且適量的英文補充教材,並充分使用它們,務使物盡其用。老師應依照學生不同的資質、天賦因材施教,以激發學生自動學習的興趣,並得到實質的幫助。 同時,應教導學生適當的閱讀技巧,使其往後能自主學習。 2.父母親應多關心孩子,並配合學校英語教育實施計劃,適度督促、要求自己子女。 親師應攜手合作,以達成最佳學習效果。 3.英文參考書應重質不重量。英文學習雜誌應聘請相關學者專家與有經驗的老師ㄧ起製作生動、有趣、且實用的教材,循序漸進、有系統的將文法觀念與重要單字融入文章。此外,應多出版分級數的英文閱讀測驗,以單字出現的頻率為依準,分別出版300字、500字、1000字、1500字等不同級數的閱讀測驗教材,並加強閱讀測驗題目的製作,除基本理解題目外,能測驗出學生綜合、分析、應用與批判能力的試題亦應加入,以訓練學生思考與組織的能力。
  • Item
    文本難易度在廣泛閱讀所扮演之角色: 對高職學生閱讀理解、閱讀動機之影響
    (2016) 楊雅涵; Yang, Ya-Han
    本研究旨在探究廣泛閱讀「文本難易度」(Controlled Text-difficulty),對於以英文為外語的高職生之閱讀理解、閱讀動機及其回應廣泛閱讀文本難易度之影響。廣泛閱讀是一種閱讀方式,它邀請讀者愉悅地進行默讀,並且自己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主題閱讀。 台灣北部的一所高職裡,三個班共120位高二學生參加了這項持續六週的研究。其中一個由41位學生組成的班級為控制組,接受教科書為閱讀教材的閱讀指導,而另外兩個班級則為實驗組,在字彙測驗之後(VST), 每位實驗組的同學被分到 i-1組或是i+1組, 再根據他們分到的組別來閱讀和他們能力的相符的分級圖書。在為期四次的廣泛閱讀循環中,實驗組同學根據研究者指定的級別進行小書廣泛閱讀,在閱讀之後填寫閱讀日誌,上台小書分享,以及填寫閱讀理解學習單。在廣泛閱讀實施前和實施後,所有三組必須填寫閱讀動機問卷,並且完成青少年托福 (TOEFL Junior) 閱讀理解測驗,測驗中包含了兩種層級的閱讀理解:文意理解和推論理解。此外,兩組實驗組另於後測後填寫感知問卷。 量化之測量工具反映出廣泛閱讀不同的效果。首先,利用前測作為共變量和組別作為獨立變量的ANCOVA分析指出: i-1級比起i+1級更能顯著地增進整體理解以及文意理解。其次,在推論理解層面,不論是i-1級或是i+1級,兩者皆無法對推論理解造成顯著的影響。在閱讀動機方面,i+1級能夠促進學生閱讀的整體閱讀動機以及自我效能;i-1級抑止了學生對閱讀的排斥;另外,不論是i-1級或是i+1級,兩者皆鼓舞了閱讀挑戰與投入。此外,質性的感知問卷分析反映出大致上學生對於廣泛閱讀以及教材皆持正面態度。 從兩組實驗組在閱讀理解、閱讀動機的增進可以推知,文本難易度融入廣泛閱讀課程是可行的。此外,覺知問卷顯示廣泛閱讀有助於培養正向的閱讀態度,更加支持了英語小書廣泛閱讀的可行性。 關鍵字:廣泛閱讀、文本難易度、閱讀理解、閱讀動機
  • Item
    廣泛英語閱讀對台灣國中學生實施成效之研究:語言能力、閱讀態度及對其之回應
    (2005) 陳麗雯; Li-Wen Chen
    本研究旨在探討廣泛英語閱讀對於台灣國中生英語能力和閱讀態度上的影響及學生們對其之回饋。研究時間為一學期的四個月。參與本研究的學生為七十三位就讀新竹市某市立國中二年級的兩班學生。兩班各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每週利用一堂英文課及二天的早自修時間進行廣泛英語閱讀活動,而對照組則維持原來的上課方式,在相同時間進行單元課程統整活動及書面練習。兩組學生於實驗前後分別接受語言測驗並填寫一份探討英語閱讀態度的問卷以作為前後測的成績。在實驗結束時,實驗組全部學生再填寫一份回饋問卷,之後並隨機挑選十位同學進行深度訪談。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英語能力的進步方面並無顯著差異,然而在整體態度的改變上,二組呈現顯著差異。具體地說,本實驗結果指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五方面的態度上有明顯的差異。第一,普遍而言,實驗組在英語閱讀書籍中汲取樂趣的表現上比控制組進步的多;第二, 實驗組相信閱讀課外英語書籍能激發學習動機的信念進步更大;第三,實驗組對於學校實施廣泛英語閱讀的可行性信念更增強許多;第四,實驗組對廣泛英語閱讀的重要性有更高的評價;第五, 實驗組的自主性閱讀課外英語書籍也提高更多。未來即使沒有師長的督促,學生仍會嚐試去閱讀課外英語書籍。又,回饋問卷顯示有百分之八十六的學生表達喜歡本實驗課程。雖然,在廣泛英語閱讀過程中會遭遇到字彙量缺乏、專有名詞及文化背景差異等困難,但學生們在獨立閱讀的時候,並不會依賴字典,反而學會由封面、標題、插圖及上下文來推測文句及故事內容,甚至主動請教同儕、老師或暫時忽略, 並持續閱讀以期在後文發現解答。概括而言,本研究顯示國中學生對廣泛英語閱讀活動表示喜歡,而且期望能將其納入學校正式課程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