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48
  • Item
    多次文稿寫作教學之成效及其對寫作和改寫態度之影響研究
    (2005) 張淑禎
    本研究旨在探討多次文稿寫作對於高中生英文寫作能力之影響,及其於學生對寫作和修改之態度的影響。研究時間為四個月。參與本研究的學生為七十七位就讀台北縣某國立高中三年級的兩班學生。兩班各分為多稿組和單稿組,多稿組於九次作文課中共寫了三篇題目,每篇修改兩次。單稿組則於九次作文課各寫一篇新題目。學生於第一次作文課所寫之作文為作文前測,九次作文課結束後另寫一篇文章作為後測。作文評閱標準根據大學入學考試之作文評閱方式。作文前後測同時也各填寫一份探討寫作及修改態度的問卷。 研究結果顯示:多稿組和單稿組在作文品質上均有顯著進步,尤其在組織方面進步最多。然而,多稿組的學生和單稿組學生在作文能力的進步上並無顯著差異。另外,多稿寫作比單稿寫作更能減低學生的寫作焦慮,同時也更能使學生認同修改對作文的價值。多稿組學生不但喜歡修改舊作甚於寫新作文,並且也了解到修改時可能需要做全文大幅度的修改,而非只侷限在字句上。因此,本研究建議高中英文教師要求學生進行需要改寫的多稿寫作,以便提昇其寫作能力同使降低作文焦慮並增進對改寫的重視。此方法尤其適合英文作文經驗不足或英文程度不佳的學生。
  • Item
    九年一貫國民中學英語教科書活動練習設計之分析比較
    (2004) 潘姵璇
    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較五套九年一貫國民中學英語教科書,以作為日後 教科書評鑑、選擇與設計的參考。這五套教科書( H, J, K, L 及N 版 本) 自2002 年至2004 年7 月為止,各出版了一到四冊。這些教科書係特 別為第一屆九年一貫國民中學學生所設計,與下一屆不同的是,本屆學生 在國小階段僅上過一年英語課程,因此其所用的教材稱為「暫行版」教科 書。本研究針對五套民間出版的「暫行版」教科書中活動練習的設計,進 行分類比較與分析。 在2002 年教育部所頒布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明確指出「培養學生 基本的英語溝通能力」是國民中小學英語課程的目標之一。此外,綱要亦 強調,國中階段的教學是聽、說、讀、寫並重。有鑑於此,本研究特別針 對課本活動練習中(1)是否著眼於培養學生基本的英語溝通能力,(2)聽、 說、讀、寫四個技能是否平均分配,(3)聽、說、讀、寫四個技能是否自然 地相互搭配整合等三方面作探討。 本研究首先評估各活動練習的溝通程度,包含研究者本身,本研究共 有三位英語教師參與教科書內各種活動練習的分析。溝通程度的分析係根 據Dubin 和Olshtain 的分類法。此分類法將活動分成1 到7 等級,分別代表 最具溝通程度到最不具溝通程度的活動練習。此外,本研究並計算聽、說、 讀、寫四個技能的數量分配及其整合程度。 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1. 整體而言,活動練習的溝通程度並不高,五個版本的活動練習集中在4 到6 等級。 2. 聽、說、讀、寫四個技能分配並不平均,多數版本包含較多聽、說活動 練習,而忽略寫的練習,但若加上習作上的活動練習則多數版本皆能均 衡分配四個技能的練習,達到聽、說、讀、寫並重的目標。 3. 聽、說、讀、寫在活動練習中,大部分能互相搭配整合,五套教科書平 均有61.2%的活動整合了2 個以上的語言技能。 本研究建議日後教科書編寫的活動練習時,應該注意在數量上及活動 的溝通度方面是否足夠;並仔細檢視在語言技能的分配比重上,是否達到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所要求的聽、說、讀、寫並重。本研究顯示出第一次 民間出版的國中英語教科書,基本上並未完全達到課程綱要的要求,而本 研究所發現的一些不足之處,可做為下一次設計教材的參考。
  • Item
    國民中小學英語教師對於英語學習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看法與實施現況
    (2004) 陳映春
    隨著九年一貫英語課程的實施,目前全國已自國小五年級開始實施英語教 學,部分縣市亦早已從國小一年級開始教英語。以往國中長期存在的英語程度差 異現象,也隨著英語教學向下延伸而在國小教室中浮現。有鑑於程度差異現象及 落後學生普遍存在於國中及國小,針對落後學生實施補救教學以保障其學習權益 已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儘管補救教學已受到教育當局、學校及教師 的高度重視,在實際執行層面仍有許多問題、困難及限制。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 凸顯補救教學在教育過程的重要意義,期望教育當局能正視補救教學的重要性, 提供第一線教師所需要的協助及配合,使補救教學能充分落實在每一個教室中, 使所有學生,尤其是英語學習低成就的學生,都能獲得公平的教育機會。 教師是實施補救教學的首要條件,故本研究以台北市國中小英語教師為研 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及訪談,希望瞭解教師對於英語補救教學的看法及實施現 況,同時針對教師所面臨的困境及需要協助之處,提出落實補救教學的具體建 議。有效回收問卷共計239 份,其中包含92 位國小英語教師及147 位國中英語 教師。另亦針對4 位國中小英語教師進行深入訪談,以更充分反映教師的意見。 本研究結果如下:一、教師普遍肯定英語補救教學的重要性,且有高度實 施意願,但對於具體實施補救教學的方法卻不見得有全面而深入的瞭解;二、有 效課堂補救策略包含「為落後學生安排同儕小老師」及「小組合作學習」,教師 對學生的正面鼓勵亦有助於改善學生學習態度;三、目前全校性補救教學課程在 國中實施較普遍,且以「抽離式資源班」及「課後輔導」最多,然其成效仍然有 限;四、教師實施補救教學主要困難為:教學負荷重、缺乏完善補救教學措施、 難以激發學生動機及興趣。教師所需配合包含:減輕教師負擔、結合家長及社區 資源、提供適合落後學生的學習教材、實施英語分級教學。最後,教師對於提升 補救教學效能的建議如下:規劃補救教學經費、增加補救教學相關研習及培訓課 程、促進國中小英語教師溝通以利課程銜接、收集並分享有效教學經驗與技巧。
  • Item
    臺灣高中生「反事實假設」條件句學習之研究
    (2004) 張登堯
    I 文獻探討發現,對於英文來說,要表達「反事實」的想法,英文主要是使用「回溯 時態」(backshifted tenses),而中文並無相似的結構,但在時態、邏輯等條件的配合之下, 亦可以單句的型式,脫離上下文,表達「反事實」的思維。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中學生是否會因為中文中缺乏明確表達「反事實」 (counterfactual ) 條件句的機制而導致學習英文「反事實」條件句(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s )的困難。欲驗證的假設為:對台灣中學生來說,「可能事實假設」、「與現在 事實相反假設」、「與過去事實相反假設」依序形成由簡到難的學習難度。 本研究的受試者取樣自中部某公立高中的82 位學生。受試者依他們上學期英文科的 總成績,被分為高成就組,中上成就組與低成就組。研究工具包括:情境圖(Situation Task)、文法判斷題(Grammaticality Judgment Task) 、及翻譯題(Elicited Translation Task)。在研究結果方面,情境圖顯示,「與現在事實相反假設」的難度高於「與過去事 實相反假設」,而文法判斷題的結果亦顯示相同的結果。翻譯題則顯示,最困難的是「與 過去事實相反假設」。在錯誤分析方面,受試者最常犯的錯誤是忽略「回溯時態」 (backshifted tenses)的使用與「過去完成式助動詞」(past perfective modal)的使用。本論 文的結論是對於台灣中學生來說,學習英文「反事實」條件句的困難可能來自這個用 法本身的複雜性,受母語的影響並不明顯。
  • Item
    「分享獨白之際,正是時間的來臨」吳爾芙作品《波浪》中的列維納斯之他者時間
    (2004) 李芳儀; Fang-yi Li
    本篇論文試探維吉尼亞‧吳爾芙,透過其作品《波浪》,勾勒出對時間意識 的向內深掘,不僅適切地回應了現代主義時間觀著眼於當下之封閉性,亦蘊涵了 倫理主題的根源。柏格森所謂的「沒有一件事是被遺忘的」,在在呈現了現代主 義的共時性想像,是如何地運作以抗衡其獨特的時間斷裂經驗;現代主義時間觀 因而展現於過去與現在的疊合、兩者時間差異的消弭。藉由勾勒倫理時間對非當 下、非現在事物的開放性格,吳爾芙所要回應的便是這樣一個為「這是此時此地」 之當下性所拖撈的時間結構。本文對吳爾芙時間觀之詮釋,步伍列維納斯的倫理 思維,指出兩者對「斷裂」概念的關注,終將體現對倫理時間的根本實踐。 在《波浪》中,共時性與異時性的張力總是併陳交疊。第一章引用列維納斯 的主要論點,界定吳爾芙的時間觀為(因)他者(而存在的)時間,不同人物皆 在當下成就了與他者的異時性時間關連:當下遂因他者的到來而迸裂。第二章則 試圖探究時間斷裂何以成為現代主義主體建構的一種隱喻力量,從此一面向出發 我們可以說,對吳爾芙而言,唯有透過對主體性的重新思索,才得以獲致對現代 主義斷裂時間的深刻理解。第三章藉由與儂西「死亡共同體」概念的相互參照, 論述吳爾芙對他者之死的關懷,具體地顯現了列維納斯所謂的「責任」倫理如何 必然地朝政治面向開展。因此,Percival 之死所揭露的真相無非是:倘若真有 也必須有一「共同體」的存在,它充其量只能是一「死亡共同體」------- 在其 中,除了死亡,我們毫無其他共同本質。
  • Item
    另類製圖學:《橘子回歸線》中的第三空間與變形
    (2004) 潘旻俐; Min-li, Pan
    本論文探索山本凱倫小說《橘子回歸線》所呈現之另類製圖學。 藉由Arcangel 及Rafaela兩個角色與可移動的橘子回歸線(Tropic of Orange)及洛杉磯地理變形的關聯,本論文主張《橘子回歸線》體現了另類的製圖學。換言之,山本藉由鬆動北回歸線,使其流動化,導致洛城地理變化而塑造了將洛城重新繪製加以變形的另類製圖學。在眾多洛城研究方法中,我採用Edward W. Soja的「第三空間」(Thirdspace)概念及其洛杉磯作為後現代都市文根基之研究計劃作為理論架構。此外,本文經由Marina Warner所著之<>所探討之文學「變形」(metamorphosis)傳統與 Soja的「第三空間」企圖將地理空間上的流動性與文學史上之變形傳統做一連結,探求《橘子回歸線》中以另類製圖學所呈現之洛城與其亞墨移民故事。 第二章的主軸圍繞在擁有墨裔美國人身分的Arcangel,藉由魔幻寫實主義角度探討此角色與Soja「第三空間」的對話關係。 藉由檢視隱涵在Arcangel的魔幻寫實實踐即其「 阿 列 夫 」 視野( Aleph vision)與魔幻寫實的身分,本文主張由正義(justice)與多元性(multiplicity)組成的「第三空間」由此產生。換言之,Arcangel的「 阿 列 夫 」 視野( Aleph vision)中所呈現的空間與其轉化性(transformative)移民遷徙之旅宣示了魔幻寫實主義式的空間作為「第三空間」的可能性。第三章主要探求小說中對於另一主角, Rafaela,「變形」(metamorphosis)為蛇之情節處理。不同於主張此小說之母性論述(maternal narrative)即是阿茲提克本土主義(Aztec Nativism)的解讀方式,我提出山本在另類地理學的脈絡中對於「變形」(metamorphosis)的運用不只是遵從此文學傳統的表現,更是一種易變性(mutability)與多元性( multiplicity)特色的展現。本章闡明Rafaela的變形為蛇藉由文學的變形傳統實則呈現另類的母國/母親形象。末章除了剖析Bobby的泛太平洋族裔身分之於拓展《橘子回歸線》原本南北為主軸視野的重要性以外,強調小說結尾Bobby鬆手捨棄橘子回歸線的動作象徵由疆界(border)而生之差異分裂已被一個無疆界無分野的未來(a borderless future)取代。
  • Item
    英語能力與學習風格及多元智能之關係:復興高中學生之個案研究
    (2004) 陳思珮
    本研究旨在探討英語能力 (English proficiency) 與學習風格 (learning styles) 及多元智能 (multiple intelligences) 的關係。 其重點首在探討高成就者 (high achievers) 與低成就者 (low achievers) 之間的學習風格及多元智能是否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實驗對象為107 名臺北市立復興高中一年級的學生。 研究方法採量表調查法和訪談法。 在量表調查法部分,採用「學習風格量表」 (Dunn et al., 1989) 與「多元智能評量表」(謝家蓁,2000)為研究工具。 受試者的英語能力則採用全民英檢之聽力及閱讀測驗和研究者設計之口語、寫作能力測驗。 訪談部分,研究者挑選6名學生(3名高成就者,3名低成就者)進行訪談,進一步確認量表統計之結果。 本研究所得資料分別採取描述統計、多元迴歸、皮爾遜積差相關法及T檢定統計方法等加以分析。 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的英語能力和其動機、同儕學習、聽覺型及觸覺型學習風格有關。 整體而言,高成就者比低成就者顯著有較強動機,但明顯地較不喜愛聽覺型及觸覺型的學習風格。 至於多元智能方面,結果顯示受試者的英語能力和邏輯—數學、自然觀察者、音樂及空間四項智能有關。 高成就者大致上在音樂智能的得分明顯地高於低成就者; 在邏輯—數學及自然觀察者智能的得分明顯地低於低成就者。 此外,受試者的英語能力和其學多久英語、學習英語的興趣及父母親的態度亦呈現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