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5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心智圖輔助閱讀理解:探討國中學生讀後回憶和回應(2020) 陳育德; Chen, Yu-Te知道說明文中的文本結構是促進閱讀理解提升至文章結構層級的一個關鍵。對於將英文當成外語學習的國中生來說,他們對於目標語的語法知識可能尚未發展,透過訓練篩選和定位文章段落以便建立文本基礎概念,也許能促使更深層次的文章處理,進而提升文本理解。一種文章結構的視覺顯示「心智圖」,可能達到此成效,並用來當作教學工具以提高閱讀品質和文本學習。因此,這項研究調查了訓練使用心智圖來閱讀對於國中學生回憶和回應上的成效。 兩班共38名九年級的學生,分別指派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參與這項為期六週的研究,其中包含一段研究準備。實驗組學生歷經四梯次、每次兩節的心智圖結構輔助閱讀教學課程。每梯次中,這些學生上完語言知識後,會先進行文章閱讀,按照結構化的文本架構標記以及教師對文本段落之間的關聯提示來繪製心智圖。接著,他們獨立進行第二篇文章的心智圖架構對應填入。對照組的學生參加四梯次、每次兩節的任務導向閱讀教學課程。這些學生在上完每節課的語言知識後,教師引導學生回答暖身題,進行文章閱讀,提示學生回答閱讀中問題及做閱讀測驗。然後,依照小組任務分配,他們先回答暖身題,閱讀另一篇文章,合力回答閱讀中問題並檢核閱讀理解。 前後測透過分組設計實施來消除文章效應。學生閱讀「世界上的迷信」或「羅馬的男神與女神」其一文章,進行回憶寫作和回應來思考文章內容。另外,在後測時實驗組填寫了一份了解自我成長以及心智圖愛好與可行性的問卷。資料分析上,回憶內容以想法高低層次來做分析;回應內容則以個人的、文本的以及智慧型的三種不同回應來做分析。 這項研究首先顯示出實驗組的學生們因為心智圖技能訓練而提升整體的文章回憶;次之,學生們上完心智圖課程後在回憶時的錯誤推論明顯下降;第三,相較於對照組的成長幅度,實驗組的學生們在讀後回應時產出較少個人回應而有許多智慧型回應。在心智圖看法問卷中,四個項目的分析指出大多數的學生喜愛小組討論提示問題與製作小組心智圖、提升了他們的語言閱讀與思考能力、享受心智圖課程以及教師的教學引導,然而,由於缺乏足夠時間與實務經驗下,對於心智圖應用表現意願較低。 這項研究的結果證實了在台灣國中教室裡能將心智圖應用在英語閱讀教學上。另外,這項技能有效提升學生整體以及高層次想法上的回憶和智慧型回應的產出。嚴格地說,使用心智圖技能的訓練能夠改善國中學生的閱讀與文本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