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台灣地區中文禮貌語氣聲學訊號研究
    (2007) 林欣怡; Hsin-Yi Lin
    本研究旨在探討對話者的關係對於他們對話語氣的影響。我們研究了三個社會關係因素:說話者的性別〈男生或女生〉、聽者的性別〈男生或女生〉,還有對話者彼此熟悉的程度〈非常熟—好朋友 或 完全不熟—陌生人〉。我們想要瞭解的問題是,說話者在面對不同的聽話者時,是如何調整自己的語氣,而這些語氣又是如何地反應在聲學訊號上。在收集語料方面,我們利用讓受試者配對玩字卡遊戲的方式,來引發他們對話並且錄音。接著我們檢視目標聲學訊號的表現,檢視的訊號是焦點字上的:句尾延長、音頻範圍、音頻高度,還有母音空間。分析結果顯示,對話者之間的關係的確會影響他們對話時的語氣,不過在同一種語氣裡的不同的語音訊號,似乎擔負不同的功能。女性的說話者,面對朋友時會有較長的句尾延長,面對男性對話者時會有較低的音頻。男性的說話者所做的調整,則大部分都是針對異性,他們面對女性時會有較長的句尾延長和較高的音頻。而男女說話者在面對男性陌生人的時候,都會有比較大的母音空間。 所得到的結果顯示,當對話者兩人之間的關係較遠時,對話語氣未必比較正式〈較短的句尾延長,較高的音頻高度、較窄音頻範圍和較大的母音空間〉,反而是有相互配合的情況,像是面對女性聽話者時音頻較高,而面對男性時則較低。
  • Item
    國語的回應標記:從網路即時通對話探討
    (2006) 林欣怡; Grace Shin-Yi Lin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回應記號(response token),包含「是喔」、「喔」、「真的喔」和「真的嗎」在中文即時通(Instant Messenger)的言談功能 ,利用長達126,462詞綴的語料庫來討論回應標記的異同。整體而言,去除在句首的回應標記「喔」(Initial response token),其餘的回應標記總是在聽話者接收到出乎意外的訊息之後所出現的回應。同時和回應標記一起出現的詞語可以更進一步證實我們的論點。例如,所有的回應標記都可以和一短詞(statement)一起出現,但是「喔」和短詞一起出現的組合和其他回應標記很不一樣,因為在「喔」後面的短詞只會描述說話者的現在已接收到完整訊息的心理狀態,並且「喔」本身沒有顯示說話者對於正進行的話題有太多興趣。出現在「是喔」後面的短詞常會說話者負面情緒有相關連,但出現在「真的喔」和「真的嗎」後面的短詞卻不會有負面語意的關連性。這也是為何「喔」和「是喔」常可以用來中斷正在進行的話題,而轉移到另一個說話者比較有興趣的話題。另一個常常和回應標記一起出現的就是問句(question),因為問句可以讓正在討論的話題繼續發展下去。但是問句比較少在「喔」後面出現,畢竟出現在「喔」前面的訊息通常不會讓聽者感到驚奇,相同的話題因此比較少繼續發展下去。另一方面,問句較易出現在「是喔」、「真的喔」、「真的嗎」之後,因為前面的訊息往往是令聽者感到驚奇而想讓前一說話者更進一步敘述正在討論的話題。 本研究亦探討社會因素如性別和年齡以及回應標記的關連性。統計資料顯示社會因素大多和回應標記出現的頻率沒有太大關係,除了三個例外。第一,大學年齡的女性喜歡常用出現在句首的「喔」,雖然常常表示說話者的冷漠的句首「喔」比較可能是男性說話的特色,但可能因為在大學年齡的女性受試者都是關係親近的同儕,會比較傾向使用多一點男性用語,來增進彼此的關係。第二,本研究亦顯示整體女性比整體男性使用較多的「是喔」,這可能是因為「是喔」可以用來表示說話者的禮貌。在表示說話者對目前的話題沒興趣,或者是要表示反對意見,或者要轉移目前話題,說話者可以先用「是喔」預告接著的訊息。第三,統計資料顯示「是喔」和問句同時出現的頻率在三十一到三十九的年齡層特別容易出現,比起年輕人使用「是喔」預告相反意見時。這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一點的女性比起年輕的女性,傾向使用比較有禮貌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