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7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應用文字探勘推論旅客使用機場自助服務行李托運之關鍵要素(2021) 鄭浩育; Cheng, Hao-Yu近年來,全球主要國家力推機場智慧化及自動化。為了提升旅客及航空公司於機場之營運效率,大部份機場已經設置自助報到專區,更積極推動使用自助行李托運櫃檯專區等自助服務科技,以求優化旅客報到流程、提昇通關速率、強化服務品質、滿足機場智能應用需求。然而,旅客對於自助行李托運的接受度和使用頻率,仍有待提昇。接受度與使用頻率過低,勢必影響機場及航空公司未來是否持續建置自助行李托運櫃台。本議題至關重要,但少有研究探討。因此,本研究擬探討影響旅客使用機場自助行李托運系統之關鍵因素。首先,透過文字探勘技術,蒐集「PPT論壇」相關貼文等,經斷詞後,提取詞彙,再以隱含狄利克雷分佈 (Latent Dirichelet Allocation,LDA) 擷取主題,作為影響旅客使用機場自助行李托運服務之關鍵要素。之後,以技術接受模式為基礎,將關鍵要素歸入理論模型各構面中,並使用偏最小平方法結構方程 (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PLS-SEM)驗證技術接受模式各路徑是否顯著。依據分析結果,感覺有用、感覺易用均為顯著影響旅客使用自助行李托運服務之關鍵要素,本研究結果可供機場或航空公司於規劃設置自助行李托運服務、訂定推廣策略之用,分析架構也可作探討影響消費者接受其他新興運輸科技意圖之用。Item 以認知負荷、科技接受模式與計畫行為理論取向建構線上學習行為傾向模式之研究(2010) 黃議正本研究旨在依據認知負荷論、科技接受模式與計畫行為等理論,建構線上學習科技接受行為傾向的模型,以能較完整的解釋線上學習者的科技應用行為。因此,所探討的範圍包括線上學習者的心理特徵、知覺、態度與行為傾向之間的關係。並將本研究將所建構的實證模型(C-TAM-TPB)與科技接受模式(TAM)、計畫行為理論(TPB)進行比較。 本研究對象為台灣知識庫數位學堂線上學習系統(TKB e-learning center)的使用者,問卷調查共分兩個階段而以層級隨機抽樣實施。第一階段共抽樣650人,有效樣本為381人,供進行模型信度與效度之驗證;第二階段共抽樣900人,有效樣本為850人,供線上學習科技接受行為傾向模型的再驗,以驗證本研究最終模型的外部性推論效度。研究工具依照理論發展「線上學習科技接受行為傾向問卷」,經過為期八週的問卷調查後,以結構方程(SEM)進行理論模式的驗證,並以單尾單一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線上學習的心理特徵與差異分析。研究結果發現重點如下: 一、消費性線上學習的心理特徵感受程度均達同意(滿意)水準之上,並且採用線上學習的實際行為亦達水準之上。 二、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和使用線上學習動機因素在消費性線上學習的心理特徵有顯著差異。 三、消費性線上學習的資訊品質和使用者的電腦自我效能二個因素對認知負荷無顯著性影響,而消費性線上學習的系統品質經由認知負荷影響線上學習行為傾向。 四、消費性線上學習的易用性知覺和有用性知覺兩個因子均正向顯著性影響使用態度且間接影響線上學習的行為傾向。 五、消費性線上學習的主觀規範和行為控制知覺兩個因子均正向顯著性影響使用態度且間接影響線上學習的行為傾向。 六、影響消費性線上學習行為傾向的主要因素依序為態度、行為控制知覺、主觀規範、易用性知覺和有用性知覺。而系統品質、資訊品質和電腦自我效能並非主要影響因素。 七、本研究C-TAM-TPB模型適配度良好,並且在行為傾向有高度的解釋力。同時本研究C-TAM-TPB提供在消費性線上學習影響因素提供全貌觀點。 八、本研究C-TAM-TPB模型在消費性線上學習的易用性、有用性、使用態度和行為傾向等解釋力高於TAM模型。而在行為傾向解釋力卻略低TPB模式,因TPB模式未涵概科技變項。Item 個人特質影響技專學生使用手機學習英文字彙之行為意圖:以學習自我效能、焦慮與後設認知之驗證性研究(2013) 戴凱欣; Tai, Kai-Hsin本研究藉由Davis (1989)提出的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來了解技專學生使用「學英文@師大」App學習英文字彙的行為意圖。研究採用立意取樣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243份問卷,利用結構方程模式(SEM)檢定本研究的假設。本研究將五個外部變項分成三個模式探討其對於科技接受模式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學習自我效能愈好者對於「學英文@師大」App的易用性認知及有用性認知愈高;英文學習焦慮愈高者對於「學英文@師大」App的易用性認知及有用性認知愈高,而手機學習焦慮愈高者對於「學英文@師大」App的易用性認知也愈高;網路資訊認知能力愈低者對於使用「學英文@師大」App的易用性認知及有用性認知愈高,而後設認知愈高者對於使用「學英文@師大」App的易用性認知及有用性認知也愈高。此外,研究對象對於「學英文@師大」App的易用性及有用性認知也會影響其使用「學英文@師大」系統的態度及使用的行為意圖。依據研究發現,建議未來可以繼續開發相關的學習App,讓學習者可以更方便的使用行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