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7
Browse
1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知識管理在臺北市高中職學校應用現況之研究(2004) 黃天祥本研究旨在瞭解知識管理在臺北市高中職學校應用之現況,並分析個人背景變項與學校環境變項在知識管理及其各分層面的差異情形。首先經由蒐集相關資料、文獻探討分析、問卷初稿預試及統計分析,編製完成「臺北市高中職學校知識管理應用現況」問卷。再透過樣本抽樣,問卷施測,獲得相關資料,並將調查所得之資料,經過統計及分析後,做成結論並提出建議,以提供主管教育行政機關、高中職學校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以臺北市高中職學校行政人員及教師為研究對象,共發出問卷600份實施調查,回收之有效問卷共433份,依研究假設,採用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 Way ANOVA)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再將分析結果予以統整歸納,獲得以下結論: 一、臺北市高中職學校的知識管理應用現況符合知識管理及其各分層面之程度為中間偏高,已具知識管理雛形。而就十個分層面而言,知識中心分層面的符合程度最高,其次為文化/結構分層面,最低的是科技基本設施分層面。 二、臺北市高中職學校行政人員及教師之個人背景變項中,對所知覺的學校知識管理現況,達顯著差異的有任教科目與現任職務等二個變項。現任職務為處室主任或秘書者比導師或專任教師所知覺的學校知識管理應用現況符合知識管理的程度較高;任教科目為工業類專業科目者及家事、農業、藝術等專業科目者比商業類專業科目者所知覺的學校知識管理應用現況符合知識管理的程度較高。 三、臺北市高中職學校的學校環境變項中,學校知識管理應用現況達顯著差異的有學校性質、學校規模與學校校齡等三個變項。在學校性質上,公立學校之知識管理應用現況符合知識管理的程度較高;在學校規模上,51至60班的學校,其知識管理應用現況符合知識管理的程度較高;在學校校齡上,11至20年及21至30年的學校,其知識管理應用現況符合知識管理的程度較高。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及結論,分別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高中職學校以及後續研究等三方面提出建議。Item 以知識經濟之觀點探討高職校長領導困境及其積極作為之調查研究(2003) 林健民本研究旨在以知識經濟之觀點探討高職校長領導困境及其積極作為。主要 採用「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專家會議法」以及「問卷調查法」四種方 法進行研究。首先採文獻分析法蒐集研究相關文獻資料,用以設計研究架構及發 展深度訪談與調查問卷初稿。 再者邀請六位高職之校長實施深度訪談,主要目的在於瞭解校長動態實務經驗之實證感受,彌補文獻資料之僵化或不足,並藉以建構校長領導遭遇的困境之問題,以及實施問卷調查內涵之專家諮詢。 再來邀請學者教授與高職校長、主任及教師針對本研究所擬定之研究目的、方法及所發展之問卷調查表實施專家檢核審查與指導修訂。 最後,針對研究調查對象高職學校之校長、主任、組長及教師選取全國高職共40所680個樣本寄發問卷,回收有效問卷542份。問卷資料以t-考驗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等統計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一、知識經濟的意義,歸納為1.以人為主體2.創新與發展;知識經濟之內涵,可從1.人才培育2.知識流通3.學習方式4.創新精神5.組織發展6. 終身學習等六個個方向說明。 二、知識經濟時代之校長領導角色,從1.學校整體組織2.學校教職員工3.學生4.社區5.自己等五個方向共19個角色。 三、校長領導困境,歸納為1.教師會2.教評會3.家長會4.校長遴選制度5.經費預算拮据6.凝聚共識困難7.政策制度不明 8.民主法治素養不足。 四、校長領導之積極作為,從1.願景塑造2.組織文化3.學習型組織4.科技運用5.知識管理6.終身學習等六個構面35個內涵問卷調查分析,獲得不同背景因素對高職校長領導之積極作為的看法。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論,分別對「教育主管機關」、「現任校長」、「有志於擔任校長者」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具體建議。Item Item 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學生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2002) 蔡國強本研究旨在在瞭解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學生的自我概念及成就動機狀況,並探討其個人背景、自我概念及成就動機三者之間的相關性。 本研究採描述研究法,首先,透過文獻探討與問卷調查等方法蒐集高職學生的自我概念及成就動機相關資料。研究工具是以自編之「高級職業學校學生內在特質問卷」,內容包括:個人背景資料、自我概念及成就動機三部份。以全國高級職業學校學生為研究對象,抽樣17所學校,發出1350份問卷,回收之有效問卷1266份,回收率94%。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有以下三點: 一、 高職學生的自我概念以家庭自我為最高,依次為社會自我、生理自我、道德自我,最低為心理自我。在高職學生個人背景變項中,有性別、學校公私立別、就讀類科、就讀興趣及前途抉擇等五項是對自我概念有所影響。 二、 高職學生的成就動機以「他人—追求成功動機」及「他人—避免失敗動機」並列最高;其次為「自我—追求成功動機」,最低為「自我—避免失敗動機」。在高職學生個人背景變項中,有性別、就讀類科、就讀興趣及前途抉擇等五項是對成就動機有所影響, 三、 從高職學生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的典型相關分析中得知:自我概念總分、道德自我、家庭自我和心理自我,對「自我—追求成功動機」及「他人—追求成功動機」有較顯著影響。 最後,本研究根據發現與結論,分別對教育行政當局、高職教師及學生家長等三方面,提供改善高職學生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的建議;並提供後續研究的建議。Item 我國高級職業學校製圖科教師製圖專業能力之研究(2010) 蔡銘玹; TSAI,MING-HSUAN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高職製圖科教師之製圖專業能力,從重要程度與具備程度上分析教師專業能力之現況,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本研究採用德懷術與問卷調查法進行教師專業能力之調查,問卷調查以九十八學年度現職合格之製圖科教師為研究對象,共寄出25 所學校,調查問卷合計發出195 份,回收181 份,回收率92.8%,有效問卷164 份,可用率90.6%。以SPSS For Windows 15.0 進行資料統計分析,採用描述性統計、t 考驗、IPA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法進行相關分析。 根據所得統計分析資料,獲得以下之結論: 一、高職製圖科教師應具備之製圖專業能力計有「製圖基本能力」、「電腦應用能力」、「視圖繪製能力」、「尺度標註能力」、「實物測繪能力」與「專業製圖能力」等六項構面、八十五項能力項目。 二、高職製圖科教師認為製圖專業能力以視圖繪製能力最為重要。 三、高職製圖科教師具備的製圖專業能力以視圖繪製能力最佳。 四、高職製圖科教師認為重要且已具備的能力為製圖基本能力、電腦應用能力、視圖繪製能力、尺度標註能力及實物測繪能力。 五、不同性別、教育程度、任教年資、學校區位、專業訓練之教師對製圖專業能力重要程度均無顯著差異。 六、不同任教年資之教師對實物測繪能力的具備程度存有差異,其中以任教年資達26 年以上之教師,其具備程度高於5 年以下之教師。Item 高職室內設計專業科目教學滿意度研究(2010) 鄭淑貞; Shu-Chen Cheng我國多所高級職業學校相繼設立及轉型為室內設計科及室內空間設計科,至98學年度止,已有二十多所中等學校設置培育室內設計人才之科別與學程,以培養室內設計專業人員;讓學生在求學過程中增加學識涵養、培養專業技能、提高就業及升學競爭力,是專業科目教師努力的目標;探討學生對室內設計專業科目教學的滿意程度情形,有助於了解室內設計學生在專業科目學習之需求及滿足程度,以提供教師教學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以高職室內(空間)設計科之學生為問卷調查對象,探討學生個人屬性、教學滿意度、整體滿意度的差異情形以及相關程度。經電腦統計軟體對380份有效問卷統計分析結果發現: (一)師資專業的5個因素當中,受測者最滿意的因素是「教師素養」。 (二)學後知覺的3個因素當中,受試者最滿意的因素是「情意」。 (三)師資專業、學後知覺各因素與整體滿意度之間,呈顯著正相關。 (四)學生對室內設計專業科目教學的整體滿意度預測變項為:「教學態度」、「教師素養」、「教學評量」、「認知」、「情意」、「技能」,這8 個變項聯合可預測整體滿意度67.8﹪的變異量;其中,屬於學後知覺的「認知」因素,可預測的變異量佔總量的46.6﹪。Item 台北市公立高級職業學校電機科學生對英語教師教學滿意度之研究(2007) 鄭鈺齡; Cheng Yu-Ling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市公立高級職業學校電機科學生對英語教師之教學滿意度。為達成研究目的,首先透過文獻的整理與分析,建立研究的整體架構,其次,根據文獻分析的結果,編製「台北市公立高級職業學校電機科學生對英語教師教學滿意度問卷」為研究工具,此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台北地區九十五學年度公立高級職業學校(以下簡稱高職)5所、1338位學生為母群體。共抽取5所學校、618名學生為施測對象,實際回收樣本數共618份,經剔除無效問卷,獲得有效樣本524份。經分析結果,說明如下: 一、電機科學生對英語教師教學滿意度傾向於「滿意」。 二、電機科學生對英語教師教學滿意度程度,因背景因素(就讀年級、上學期英語科總成績)的不同而有差異。 三、電機科學生對英語教師教學滿意度程度,雖然其背景因素(性別、每週在家學習英語科目時間、英語相關課後活動)不同,但其滿意程度並無顯著差異。 四、電機科學生背景因素(性別與上學期英語科總成績)之間無顯著的關聯存在。 五、電機科學生背景因素(每週在家學習英語科目時間與上學期英語科總成績)、(不同英語相關課後活動與上學期英語科總成績)、(每週在家學習英語科目時間與不同英語相關課後活動)之間有顯著的關聯存在。 根據文獻分析、研究發現及結論,研究者對教師、學生、學校、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後續研究者分別提出一些建議,以供改進教學及後續研究之參考。Item 我國職業學校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現況之研究(2006) 傅俊隆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職業學校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現況,並分析職業學校教務行政人員、專業科目教師、一般科目教師等人員對目前學校所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之看法及其差異情形。為達研究目的,首先經由文獻探討建立理論架構,其次發展問卷進行調查及統計分析,回收有效問卷共計832份。所得資料經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單一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獲致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各校因應新課程實施,普遍設置完善課程發展組織。對其功能運作之滿意度,有參與課程發展組織者顯著高於未參與者。 二、職業學校人員對因應新課程所規劃的科別普遍感到滿意。科別設置之優先因素依序為「配合學校現有師資與教學設施」、「與四技二專系科相銜接」、「符合地方及國家產業發展需求」。 三、職業學校人員對校訂科目規劃普遍感到滿意,其優先考量因素前三項依序為「提升學生升學能力」、「配合本校內現有師資專長」、「配合學生準備專業認證或證照」。 四、職業學校人員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務自我評價中,普遍對於「自行編寫授課教材」持不符合的態度,顯示應有相關措施加強職校教師發展及編寫教材能力。 最後,依本研究結論歸納出五點建議,期供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職業學校人員、暨後續研究者參考。 關鍵字:學校本位課程;高級職業學校;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要。Item 高職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以一所高職電機電子群為例(2006) 薛順乾; Hsieh Hsun Chien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職95課程暫綱的課程架構下,職校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設計與規劃情形,主要採取質性個案研究的方法,選取一所高級職業學校作為本研究之個案學校,主要以訪談方式進行資料蒐集,訪談成員包括校長、行政人員、電機電子群之專業類科教師與共同科目教師,另外與參與此次課程研議之外部專家學者進行訪談作為資料之交叉分析, 獲得研究結果如下: 壹、學校本位課程推動的成敗,教師的能力與意願是重要關鍵。 貳、群各科的科本位主義,不利於課程規劃與資源整合。 參、群各科在就業導向課程中應力求突顯其特色,否則與現行課程難有差異。 肆、群各科在課程設計過程應回歸課程設計的原理原則並重視關鍵能力的分析。 伍、無完善的配套措施,影響學校本位課程推動的成效,選課自由度也將難以落實。 陸、課程的審查機制不健全,將不利於課程規劃設計的成效。Item 新北市高職美容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2013) 陳秀英; CHEN, HSIU-YING本研究主旨在探討新北市高職美容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現況,並藉由探討各構面間的差異情形,進而瞭解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高職美容科學生學習滿意度。 本研究僅針對101學年度新北市高職美容科之學生抽樣施測,發出700份問卷,回收問卷648份,有效問卷620份,回收有效率為88.6%。 本研究所使用的統計方法,採用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t考驗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探討,經過統計分析結果歸納出下列結論: 一、新北市高職美容科學生在「學習環境」、「課程教材」、「教師教學」、「生涯規劃」、「人際關係」與「學習成果」各構面整體學習滿意度呈高度滿意。 二、新北市高職美容科學生男生在「學習環境」構面上其學習滿意度大於高職美容科女生。 三、新北市高職美容科三年級學生在「學習環境」、「課程教材」、「教師教學」、「生涯規劃」、「人際關係」與「學習成果」各構面之滿意程度大於二年級(或一年級)學生。 四、不同家庭結構之新北市高職美容科學生與學生在校之學習滿意度之間並無一定的相關關聯。 五、選讀動機為「學習一技之長」的新北市高職美容科學生在「學習環境」、「教師教學」、「生涯規劃」、「人際關係」之滿意度大於選擇其他選讀因素的學生。 六、考慮畢業後升學但仍從事相關工作的新北市高職美容科學生,在「課程教材」上之學習滿意度大於只考慮升學,或考慮就業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