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大專校院室內設計系學生工作價值觀之分析研究
    (2010) 洪周位; HUNG, Chou-wei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專校院室內設計系學生工作價值觀,為達研究目的,首先透過文獻的的整理與分析,建立研究的整體架構,繼而選擇問卷調查法,以「工作價值觀量表」為研究工具。調查實施以台北市大專校院室內設計系(組)學校為研究對象,施測獲得有效樣本共246份。以SPSS 12.0為操作軟體統計分析包括:次數分配、描述性統計、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t 檢定等。經分析結果顯獲致下列結論: 一、整體而言,室內設計系學生的工作價值觀的層面包括:內在價值層面 「實現理想」、「利他」、「成就感」、外在價值層面「經濟性」、「專業特 性」。整體工作價值觀學生傾向外在價值的「專業特性」,則較偏重於 專業取向,顯示學生有顯著較高的工作價值觀。其次為「實現理想」、 及「利他」、傾向較低的是「成就感」、「經濟性」。 二、不同屬性的學生工作價值觀的差異傾向:男性學生與女性學生的工作 價值觀未具有顯著性差異。工作價值觀五個層面「實現理想」、「利他」、 「成就感」、「經濟性」、「專業特性」在各年級間具有顯著差異。 三、男性學生在就讀動機「本科或相關科系」因素對工作價值觀「經濟性」 層面上傾向顯著較女性為高。女性學生在就讀動機「個人興趣」因素 對工作價值觀「成就感」層面上傾向顯著較男性為高。不同年級中, 大一學生在就讀動機「個人興趣」、「考試成績分發」因素分別與工作 價值觀「利他」、「經濟性」層面上傾向顯著較大三學生為高,大一與 大三學生具顯著差異。大二學生在就讀動機的「考試成績分發」與工 作價值觀「成就感」層面上傾向顯著較大三學生為高。 四、室內設計系學生的就讀動機因素以「個人興趣」的傾向為最高,其次 為「本科或相關科畢業」第三為「考試成績分發」。
  • Item
    臺北市高級職業學校電機電子群學生工作價值觀之研究
    (2008) 洪瑞佑; Hung Jui-Yu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高職電機電子群學生工作價值觀的傾向,並探究不同個人背景因素與工作價值觀之關係與差異情形。在研究方法,首先運用「文獻探討法」加以分析,瞭解工作價值觀相關的理論與研究,藉以建構本研究之理論基礎,再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實徵部分之資料蒐集。本研究母群體為臺北市96學年度公私立高職電機電子群學生,並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按比例取樣,最後獲得有效樣本749份。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及「標準差」等描述性統計做分析,並以「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薛費法」事後比較,歸納獲得主要結論如下: 一、臺北市高職電機電子群學生對於工作價值觀有很高的重視程度及正向積極的態度,但普遍較重視「經濟報酬」,而較不重視「利他主義」。 二、不同「學校類別」(公私立別)的學生在工作價值觀上,只有在「免於焦慮」的層面上有顯著差異外,其餘並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三、「一年級」與「三年級」學生在工作價值觀上的「自我成長」、「自我實現」、「利他主義」、「成就尊嚴」、「人際互動」與「企業文化」等六個層面,以及在「目的性價值」領域與整體工作價值觀上,皆呈顯著差異,而且「一年級」學生的重視程度顯著高於「三年級」學生。 四、就讀不同「科別」的學生,除了「自我成長」外,其餘因素層面皆呈顯著差異,其中「電機科」學生重視的程度最高,而「控制科」則是最低。 五、不同「性別」之學生在工作價值觀並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六、「有宗教信仰」的學生與「無宗教信仰」的學生在整體工作價值觀上並沒有顯著差異,只有在「利他主義」與「企業文化」的層面上有顯著差異存在。而不同「宗教信仰」間,只有在「企業文化」的層面上具有顯著差異,但經事後比較結果,所有宗教信仰之間都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七、學生的工作價值觀並沒有因父親或母親的「教育程度」或「社經地位」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存在。 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育主管機關、學校教育單位、家長、宗教界、企業經營管理者與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 Item
    正面思考與工作價值觀對職場網路霸凌覺知之研究
    (2012) 林倩后; Lin, Chien-Hou
    網路霸凌於企業組織中儼然已常態性的發生,為了瞭解個人性格及組織因素對網路霸凌之影響,本研究是以探討正面思考、工作價值觀、組織創新氣候及職場網路霸凌覺知之關係,研究調查對象以臺灣北部地區高科技製造業員工為主,回收有效問卷為396份,利用驗證性因素分析、相關係數,以及結構方程模式,瞭解各構面因素間之影響及相關程度,研究結果顯示: 一、正面思考與工作價值觀具有顯著正相關。 二、正面思考與組織創新氣候具有顯著正相關。 三、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創新氣候具有顯著正相關。 四、組織創新氣候與受霸凌後心理反應具有顯著正相關。 五、職場網路霸凌內容與受霸凌後心理反應具有顯著正相關。 六、組織創新氣候完全中介工作價值觀對受霸凌後心理反應的影響。 正面思考是影響網路霸凌覺知為關鍵因素,因此,建議企業應提供更多的在職訓練,以提升員工個人之正面思考,且工作投入價值觀應適度地調整減少,若遭受到網路霸凌則可降低受霸凌後心理反應。
  • Item
    職業婦女離職因素之探討
    (2016) 周楙菖; Chou, Mao-Chang
    企業與政府目前所共同面對的問題是勞動人力的流失,如何留住勞動者成為企業與政府必須解決的問題。而其中,職業婦女在經濟的參與上,也與國家總體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競爭力有莫大關聯,近年來婦女勞動力參與率比例提高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顯著改變之一。臺灣的婦女勞動參與率逐年提升,婦女投入職場比例增加。過去少有針對職業婦女的離職因素上多有著墨。職業婦女勞動的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對職業婦女勞動的定位應重新予以思考。 因此本研究將探討職業婦女離開職場的因素。過去的研究多從結構面切入,而缺少從職業婦女的角度出發,探討職業婦女面對衝突時,為何決定離職。如何提昇職業婦女留任於公司的策略,找尋可能影響員工留任與離職的因素。對於推動職業婦女兼顧照顧家庭與工作共容的企業策略與政策制訂來說,這群職業婦女的真實聲音,值得被慎重地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