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參與跨領域課程的動機、機會、能力、自我效能與教學投入之關係
    (2024) 潘香廷; Pan, Hsiang-Ting
    本研究旨在了解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參與跨領域課程的動機、機會、能力、自我效能與教學投入之關係。研究對象以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以及基隆市的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為母群,進行「技高教師跨領域教學調查問卷」施測,經抽樣後獲得有效樣本總計313份,所得量化資料採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構方程式及迴歸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研究結論包括:一、技術型高中教師對於跨領域教學的動機、機會、能力、自我效能跟教學投入的感受程度良好。二、動機—機會—能力模式及自我效能可有效解釋技高教師對於跨領域教學的投入行為。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分別就技高教師、技術型高中以及師資培育機關等方面提出以下建議:建立教師專業社團、課程規劃可納入學生意見、學校應注重教師自我效能的培養與提升、在師培課程納入跨領域教學、鼓勵技高教師應研習跨領域教學相關課程等。
  • Item
    自我效能、成就動機、學習投入與專業能力成長關係之研究-以資訊課程為例
    (2020) 陳龍潔; Chen,Lung-Chieh
    依據內政部統計處所公布資料,我國大學生畢業生人數在2016年已超過500萬人,擁有大學以上文憑人口暴增,形成經濟學家所稱的文憑通膨現象。在此背景下,企業主重視專業能力更勝學歷,而要提升專業能力,則必需要先透過學習,學習投入會影響專業能力的成長。此外台灣素有電腦資訊王國之稱,政府也宣佈亞洲矽谷、電子化政府與智慧生活等計畫,誓將台灣打造成科技島,顯見藉由參與資訊課程受訓,透過學習投入來提升專業能力的重要性。本研究採取便利抽樣共回收400份問卷,以統計套裝軟體,使用敘述性統計分析、信效度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等進行統計量化分析,以參與資訊課程受訓為例,聚焦個人心理因素,探討自我效能、成就動機與學習投入的行為投入、情感投入、心智投入及專業能力成長之間的關係,依據統計結果發現: (1) 自我效能對於行為投入、情感投入與心智投入具有直接正向影響。 (2) 成就動機對於行為投入、情感投入與心智投入具有直接正向影響。 (3) 三種類型的投入對於專業能力成長具有直接正向影響。 (4) 自我效能與成就動機透過三種類型的投入作為中介,對於專業能力成長具有間接正向相關。
  • Item
    發展即時動態學習負荷計量機制以建構適性化數位學習狀態診斷模式
    (2009) 許碧珊; Hsu, Pi-Shan
    本研究旨在以動態評量與認知負荷理論為基礎,發展一個數位學習之即時動態學習負荷計量機制,並運用資料探勘技術將學習者依學習風格、自我效能、學習效率進行特性化分組,探討各群組之特徵學習負荷曲線模態與其學習負荷量區間變化率趨勢特性與相對應臨界值,藉此建構適性數位學習狀態診斷模式。研究對象為某科技大學一年級165位學生。 本研究將學習者的個人學習特色納入適性學習機制的設計,並建立出真正即時動態、不受干擾的學習狀態診斷模式,透過使用者導向的雙向互動介面,使得學習者與教學者雙方都能夠於學習歷程中,持續性即時了解學習狀態,進而對系統提出最適化學習路徑做出最佳的學習決策。此成果可運用於建構新一代即時動態適性數位學習系統的規劃與開發,改善現行適性數位學習系統的設計缺失,達成以下四點特性︰﹙一﹚兼具即時動態、不受干擾的互動學習;﹙二﹚即時動態、不受干擾的量化學習狀態回饋;﹙三﹚使用者控制的學習決策;﹙四﹚即時動態之使用者導向的互動介面。
  • Item
    科技創作學童自我效能與主動學習關係之研究
    (2007) 陳姿吟; Chen, Tzu-Yin
    本研究旨在探討科技創作學童自我效能與主動學習的現況,以瞭解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科技創作學童,其自我效能與主動學習的差異,並分析個人背景變項與自我效能對主動學習的影響及個人背景變項與主動學習對自我效能的影響,進而探究自我效能與主動學習的關係。 為達研究目的,首先經由文獻探討建立理論基礎,爾後發展科技創作學童自我效能與主動學習調查問卷,針對參與2006年全國少年科技創作競賽之國民中小學學童進行研究,輔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所獲致結論如下。 一、科技創作學童的自我效能具中上程度。 二、科技創作學童的主動學習具中上程度。 三、不同性別、組別、隊伍人數、男生人數、班級組合及指導人員之科技創作學童,其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性別、組別、隊伍人數、男生人數、班級組合及年級組合之科技創作學童,其主動學習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學科喜好、男生人數、女生人數、班級組合、年級組合、指導人員與自我效能之科技創作學童對主動學習交互作用有顯著差異。 六、不同女生人數、班級組合與主動學習之科技創作學童對自我效能交互作用有顯著差異。 七、科技創作學童自我效能與主動學習具有相關性。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論提出四項建議,供學校主管教育機關、教師以及後續研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