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動機與生涯規劃相關性探究-以新北市技術型高中動力機械群學生為例
    (2024) 林煒聖; LIN, Wei-Sheng
    本研究主要關注新北市技術型高中之動力機械群學生,研究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學習動機以及生涯規劃之間的關聯。本研究採用調查法,運用研究者修編之「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動機與生涯規劃之相關問卷」作為調查工具,問卷採群集抽樣方式進行,共回收問卷312份,有效問卷253份,回收有效率為81.8%。數據分析使用了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等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數據分析後,得到以下研究結論:一、新北市技術型高中動力機械群學生對於學生學習歷程檔案運用,其中以「資訊的蒐集」層面最高;「學習歷程的反思」層面最低。二、學生對於學習動機之現況,其中以「工作價值」層面最高;「正向情感」層面最低。三、學生對於生涯規劃之現況,其中以「自我認識方面」層面最高;「確立選定目標」層面最低。四、學生因不同的課程學習成果上傳件數、多元表現檔案上傳件數與自我評估製作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的能力,皆有顯著差異。五、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動機與生涯規劃之間具有顯著正相關。
  • Item
    學習動機、心流經驗與學習滿意之關係研究—以新北市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為例
    (2022) 曾芳琪; Tseng, Fang-Chi
    本研究在探討新北市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學習動機、心流經驗以 及學習滿意的關係。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經由文獻探討發展出「新北 市設計群學生學習動機、心流經驗與學習滿意調查問卷」,內容共分為 四個部分:「背景資料」、「學習動機」、「心流經驗」、「學習滿 意」。研究對象為 108、109 學年度入學之新北市技術型高中設計群二 年級與三年級的學生,本研究母群體約 2,717 人,以總人數的五分之一 比例為研究對象,共取得有效問卷 559 份,正式問卷採分層比例抽樣方 法方式進行,使用描述性統計、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 t 檢定、皮爾森 積差相關分析與多元迴歸分析逐步探討。本研究獲得結論如下: 一、新北市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知覺學習動機、心流經驗及學習滿 意現況均具有良好的程度。 二、性別在學習動機、心流經驗及學習滿意表現上無顯著差異。 三、設計群三年級的學生相較二年級的學生知覺「情感反應」、「自我效能」、「學習成果」之層面達顯著差異水準。 四、科別在學習動機、心流經驗及學習滿意表現上無顯著差異。 五、設計群學生參賽經歷與其學習動機、心流經驗、學習滿意均達顯著差異。 六、家庭背景與學習動機、心流經驗及學習滿意表現上無顯著差異。 七、學習動機與心流經驗呈高度正相關;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呈中度正 相關;心流經驗與與學習滿意呈中度正相關。 八、心流經驗在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之間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 Item
    高工室內空間設計科學生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2003) 陳德明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工室內空間設計科學生創造力的表現情形,及其影響學生創造力之相關因素。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與描述性研究方法,以台灣省、台北市及高雄市之高工設有室內空間設計科的16所學校中,抽取25%共四所學校之室內空間設計科三年級學生共119名為研究對象,回收有效問卷共119份,回收率100%。 本研究透過「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高工室內空間設計科學生創造性思考活動」以及「高工室內空間設計科學生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調查問卷」等測量工具與問卷,蒐集高工室內空間設計科學生創造力表現之相關資料。 研究獲得之資料以:次數分配、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典型相關等統計方式進行分析。研究所獲得的結論如下: 一、性別、認知風格類型及美術專業訓練等三項,是高工室內空間設計科學生創造力表現最具潛存影響的因素。 二、高右腦認知、高內動機且實習成績高之學生,其創造力的表現較好。 三、高仁慈高權威的教師類型有助於提昇學生的創造力。 四、高左腦高右腦型、高內機動高外動機型的學生,在創造性傾向的表現較高。 五、創造力在不同領域的表現,建立在該領域的知識基礎上,創造力因為領域之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 六、創造性傾向屬於情意的部分,領域雖不同,但創造性傾向表現高者,其創造力的表現也較高。 最後綜合上述結論,分別從教師教學、學校行政、教育行政主管單位及後續研究等四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 Item
    我國技專校院航空機械系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2007) 陳翰疆; chen,han-ji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技專校院航空機械系學生之學習動機取向及學習滿意度,其具體目的包括瞭解我國技專校院航空機械系學生學習動機取向為何、瞭解我國技專校院航空機械系學生學習滿意度之情形,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技專校院航空機械系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之關係,最後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相關單位參考依據。 為達到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與問卷調查法。首先,蒐集整理國內外之相關研究與文獻,陳述我國航空機械系之發展現況;剖析學生之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的意義、理論與層面,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與實證研究之架構。再依據文獻資料、相關實證研究及參考國內外類似量表,發展成「我國技專校院航空機械系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調查問卷」,自兩所技專校院航空機械系中普查進行問卷調查,經專家會議修正問卷及正式問卷的施測後,將蒐集所得問卷資料利用統計方法加以分析,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及討論,歸納出研究發現與結論,並提出建議。 根據本研究發現,1.我國技專校院航空機械系學生對學習動機取向認同度普遍為高,且以「自我發展」取向為最強;2.我國技專校院航空機械系學生對於學習滿意度評價頗高,其中以「教師教學」為最高;3. 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取向會因背景變項不同,各呈現差異上之有無;4.我國技專校院航空機械系學生學習動機取向愈高則學習滿意度愈高。 同時,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亦對航空機械系課程設計、學習環境、就業輔導及後續研究者分別提出建議,以供改進教學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 Item
    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之研究--以臺北縣市社區大學為例
    (2008) 劉永順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市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之研究, 採普查方式針對台北縣市22所社區大學進行抽樣調查,共計發放1200份問卷,回收之有效問卷計91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達76%。根據統計分析及研究結果,提出研究結論如下: ㄧ、整體而言,台北縣市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均高。學員參 加社區大學的動機多為提升自我為主軸。學員自我學習態度是正向、 期待並能主動與人切磋。 二、台北縣市社區大學學員因學習動機因性別、職業、年齡、學歷以及選 課屬性之不同,在學習動機上有顯著差異。 三、台北縣市社區大學學員因學習動機因性別、職業、年齡、學歷、選課 屬性以及個人收入之不同,在學習態度上有顯著差異。 四、台北縣市社區大學學員因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呈現顯著正相關。 本研究依據結果提出建議,以供社區大學、相關行政單位、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社區大學、學習動機、學習態度
  • Item
    台北縣國中技藝教育學程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2006) 張志偉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縣國中技藝教育學程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其具體目的包括瞭解臺北縣國中技藝教育學程學生學習動機取向為何、瞭解臺北縣國中技藝教育學程學生學習滿意度之情形,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技藝教育學程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之關係,最後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相關單位參考依據。為達到上述研究目的,首先透過文獻探討,建立研究的整體架構,繼而發展成「臺北縣國中技藝教育學程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調查問卷」,自69所辦理技藝教育學程中之公立國(高)中抽樣47班進行問卷調查,將蒐集所得問卷資 料利用統計方法加以分析,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及討論,歸納出以下結論: 壹、國中技藝教育學程學生對整體學習滿意度傾向於「滿意」。 貳、影響國中技藝教育學程學生學習滿意度的因素,包括學習動機強度、內在學習動機、外在學習動機等相關因素。 參、學習動機是影響國中技藝教育學程學生學習滿意度的重要因素。 肆、「女生」在整體學習動機與整體學習滿意度方面均較「男生」為高;在全校規模方面:「小型學校」在整體學習動機與整體學習滿意度較「中型學校」及「大型學校」高;在學程開辦方面:「與高職合作式」的學生整體學習動機高於「國中自辦式」的學生。
  • Item
    不同學習風格技術型高中生使用線上測評系統之行為分析─以PVQC為例
    (2017) 顏萍宜; Yen, Ping-Yi
    本研究目的係探討不同學習風格的技術型高中生如何運用線上測評系統,來分析適合他們的學習模式。本研究參與者為私立技術型高中資料處理科二年級學生85位,實驗組44人,對照組41人,實驗時間一共為8 週,學習時間為16小時,分別為前測、教育訓練、自主學習、後測。研究結果顯示,採用PVQC 的線上測評系統之學習模式,對直覺型和視覺型學生的學習成就能顯著提升。所以,建議本教學模式除了能有利於直覺型和視覺型學生之外,教師亦應在教學活動中考慮提供行動型學習風格學生有更多的反思機會,以增進其學習成就。對於「行動型/反思型」學生、與「循序型/整體型」兩種類別之學習者,就學習成就面向未達到顯著性之差異,但其調整後平均數已達一定程度,表示本研究所提出之學習模式可以照顧到「行動型/反思型」學生與「循序型/整體型」兩種類型的所有學生,因此可鼓勵相關教師應用本研究之學習模式於教學中,建議在相關課程的教師於教學時,可應用本研究所提出之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