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7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高職學生學習成就之研究--以電工實習為例(2006) 李孝燊; LI HSIAO SHEN本研究旨在探討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法對高職學生「電工實習」課程學習成就之影響。本研究採前測、後測之準實驗研究設計。使用的研究工具為自編的專業基礎能力前測、電工實習學科學習成就後測、電工實習術科學習成就後測及學生學後看法量表等。 本研究採用獨立樣本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雙因子共變數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及描述統計方法考驗研究假設。茲將本研究所獲得結論敘述如下: 一、學生在電工實習課程學習成就的表現上,與專業基礎能力沒有顯著相關與差異。 二、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法學生,在電工實習課程學科學習成就表現上,經十週學習後顯著優於「傳統」教學法學生。 三、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法學生,在電工實習課程術科學習成就表現上,經十週學習後顯著優於「傳統」教學法學生。 四、「電工實習」課程每週三節,在兩種教學法上都有時間不夠,教學過程稍嫌倉促現象,學生沒有充份時間操作練習。 五、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法是實用、安全、正確、有效率的教學值得在高職資訊科「電工實習」課程及相關專業課程教學推廣使用。 關鍵字:學習成就,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電工實習Item 臺北市十二年就學安置方案對技術型高中學習障礙學生在校適應情形之探討(2018) 吳琪琦; Wu, Chi-Chi我國為了提供國中特殊生畢業升學的機會,於2000年開始規畫特殊教育方案「十二年就學安置」,期待能讓特殊生屏除障礙因素,進入後期中等教育,接受十二年完整、適性的學習,安置到能發揮優勢能力的高中或技術型高中。然而,許多特殊生雖然透過十二年就學安置方案保送進入高中或技術型高中,卻未必能有良好的適應情形;且因近年來,學習障礙的升學人數為身心障礙生總升學人數的大宗,其主要安置場所為技術型高中,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臺北市十二年就學安置方案對技術型高中學習障礙學生在校適應情形之現況,比較參與管道與否的在校適應情形與學習成就,分析其在不同背景變項上的差異,及探討適應情形與學習成就之間的相關情形。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以臺北市公私立技術型高中106學年度的學習障礙學生為研究對象,調查時間為107年3月27日至4月30日,共發放250份問卷,有效回收問卷為220份,有效回收率88%。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論如下: 1.臺北市參與十二年就學安置方案之學習障礙學生在校適應情形尚可。 2.臺北市使用國中會考成績分發之學習障礙學生在校適應情形優於參與十二年就學安置方案之學習障礙學生。 3.臺北市使用國中會考成績分發之學習障礙學生的學習成就優於參與十二年就學安置方案之學習障礙學生。 4.臺北市參與十二年就學安置方案之學習障礙學生在校適應情形不會因為性別、年級、學校類型、職群而不同。 5.臺北市參與十二年就學安置方案之學習障礙學生的學習成就會因性別、學校類型、職群不同而有差異。 6.臺北市參與十二年就學安置方案之學習障礙學生在校適應情形與學習成就有低度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