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7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賽促學對於技術型高中專業英語學習之效益—以新北市為例(2021) 黃子葉; Huang, Zi-Ye競賽作為一場零和遊戲使得以賽促學的效益一直存在著利與弊的爭議,而近年來,技術型高中學生的英語力在鼓吹雙語的政策下依舊沒有聲色,故本研究嘗試將以賽促學融入技術型高中學生的專業英語教學中,探討其學習效益。分析學生在經過一學期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後,所得到的的成績回饋、學生學習興趣、外語學習焦慮的現況;瞭解3個變項之間的差異、相關的影響。藉以抽取3所新北市技術型高中,得到272例有效數據,學生在參與為期一學期的PVQC訓練以及前後測之後,發放「以賽促學對於技術型高中專業英語學習之效益」問卷施測,所得量化資料採用描述性統計、成對樣本t檢定、卡方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和相關實證研究進行分析。主要研究結論包括: 一、技術型高中學生PVQC前後測有顯著進步但仍還需努力。 二、女生比男生有更高的外語學習焦慮,但在經過以賽促學的訓練下,更有機會得到正回饋。 三、公立技術型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外語學習焦慮都高於私立技術型高中學生。 四、得到正回饋的技術型高中學生會有更高的學習興趣,更少的外語學習焦慮。 五、得到負回饋的技術型高中學生學習興趣越高,外語學習焦慮越高。 根據上述結論,本論文分別對教師、學生及未來研究方面提出建議。Item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體感數位遊戲式學習應用於大學生日語學習之研究-以詞彙語尾變化為例-(2011) 簡振興伴隨科技的發展,數位遊戲式學習被認為能夠引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由於數位遊戲式學習如同使用一般電腦遊戲一樣,在設計上必須要讓使用者達到所謂沈浸的效果,才能引起學習者願意使用並具備持續使用的意圖。本研究採用「師大數位遊戲學習實驗室(GBL)」當作開發工具,建構一個內含日語詞彙語尾變化的遊戲,以提供學生輔助學習的環境。利用其所包含的有趣內容及豐富的視訊效果,引導學習者提高學習動機與使用意圖。 本研究藉由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瞭解師大數位遊戲學習實驗室(GBL)系統,提出十八項假設,檢視大學學生對該數位遊戲學習平台之使用意圖。研究中,探討哪些因素會影響學習者使用 (GBL)系統的態度與意圖,此將有助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推動。本研究採用立意取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由東吳大學學生進行問卷填寫。問卷總共發放265份,經回收樣本進行篩選後有效回收樣本,總計共248份,有效回收率達93.5%。研究結果發現:(1)系統之認知易用性對認知有用性具正向影響;(2)日語課堂學習焦慮僅對認知有用性有正向影響,對認知易用性、使用態度及使用意圖驗證結果未獲支持;(3)系統之認知有用性對使用態度與使用意圖具顯著正向影響;(4)軟體學習內容設計對認知易用性、有用性及使用態度、意圖均具有正向影響;(5)電腦自我效能主要影響認知的易用性。 本研究結果可以增加對於使用數位遊戲學習實驗室(GBL)系統的瞭解,並作為未來外語教育導入數位遊戲式學習時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