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7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色光-光色-視覺修辭在空間色彩設計之應用(2011) 黃國泰; Huang Kuo Tai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與人的生活質感需求的提昇,人們對於空間需求不再僅僅侷限在生理功能層次;心理功能的要求,往往源於人們的視覺、知覺心理向度上,而在達成的方式上雖有著多樣性,其中一項較為人所熟悉的概念,即是光、色彩。其運用上隨著情境光源概念的發展與應用,有了新的風貌,在此概念下,空間設計實務,突破僅以裝飾、色彩及擺置等的藩籬,並因此使空間模擬出不同的情境變化,進而改變空間對個體的視覺氛圍,也即為色光、光色-視覺修辭在空間色彩設計之應用。 本次研究以色彩作為視覺修辭之研究對象,透過色彩的視覺修辭的整理、論證及空間色彩設計的實驗等,綜合研究目的、文獻探討,與實驗結果之分析,本研究所獲致的結論如下: 一、視覺修辭現象,是近年來新興的研究課題,所強調的是視覺、知覺上所產生的現象,運用於室內空間可產生不同的空間氛圍。 二、空間意象、美學概念,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寫造,所呈現的不僅是對於心理、生理層次的訴求,也是轉化知覺的重要方式。 三、充斥在生活周遭的食、衣、住、行、育、樂,是個體接觸最為頻繁且熟悉的項目,因此透過此些分類所建立的色彩資料,將更能符合其在視覺修辭上的運用信、效度要求。 四、色彩知覺,因文化、經濟…等而有所不同,其中又以個體的知識、經驗最為顯著,因此透過色彩的操作,營造空間色彩設計將是一個快速的方法。 五、空間的色彩設計,可藉由雲端計算的整合及歸納,即時、迅速獲得正確的回應。 六、色彩的使用是為建築空間設計,最直接有效的表達手段,不僅提供、創造富有獨特魅力的環境空間廣泛性、靈活性,也為空間的設計增添許多生機與活力,而使我們能在空間的設計上,藉由色彩所形成的視覺修辭效果,傳達、構築最佳的設計場域成果。Item 縮墨鑄鐵製程穩定性之研究(2002) 黃國泰; Huang Kuo Tai本研究針對三種球化劑(KC合金、CG合金、稀土元素)在生產縮狀石墨鑄鐵時,所需添加量及在儘可能同一製程參數下了解金相組織和機械性質的穩定性,並探討以兩種不同退火處理的冷卻速度下所得基地組織之穩定性等情形作一研究。 實驗結果指出以CG合金球化劑生產縮墨鑄鐵所需添加含量為0.8%,KC合金球化劑生產縮墨鑄鐵所需添加含量為0.3%,稀土元素生產縮墨鑄鐵所需添加含量為0.45%,以上三種球化劑皆需添加0.2%的接種劑。經統計KC合金之縮墨率變異數為44.98標準差為6.71其值最小,且八個爐次縮墨率平均值為83.13%,所以添加KC合金所生產之縮墨鑄鐵縮墨率最高,製程最穩定。另外基地組織則以CG合金變異數17.41標準差4.17,值最小,穩定性最高。 由實驗結果得知以CG合金所生產之縮墨鑄鐵所獲得的機械性質普遍都較佳,穩定性也較高。縮墨鑄鐵在進行退火處理時,最後階段不管是爐冷至260℃再移至空冷或者直接進行空冷都不影響獲得完全肥粒鐵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