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教育研究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4
Browse
33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共治共學觀關乎課程變革?教師對十二年國教課綱變革意向的影響因素(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22-03-??) 潘慧玲; 洪瑞璇; Hui-Ling Wendy Pan, Jui-Hsuan Hung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瞭解國高中教師對108 課綱內蘊的共治共學觀之認知(含分享決定與社群共學)與課綱變革意向(含喜好度與行為意向),並探討教師的共治共學觀影響其變革意向的路徑。研究設計/方法/取徑採問卷調查法,針對全國公立國高中進行抽樣,以1,195 位教師作為研究對象。以變異數分析呈現教師在108 課綱內蘊之共治共學觀與課綱變革意向上的差異;以群集分析進行不同能動性教師之分群;將教師能動性作為調節變項,進行「共治共學觀—變革喜好度—變革行為意向」影響路徑的調節式中介分析。研究發現或結論研究結果顯示,國高中教師對108 課綱的共治共學觀與變革意向具正向認同感。在以能動性區分教師類型時,發現有超過半數教師屬於「光知不練型」,這群教師具備高共治共學觀,變革意向卻較低。另有兩類教師約各佔兩成:「勇於履行型」在共治共學認知上相對較弱,但展現最大的行動趨力;「眼高手低型」教師則對共治共學與變革喜好有較高的認同,只是未能化成行為動能。在共治共學觀對變革意向的作用上,共治共學觀中的「社群共學」要較「分享決定」來得大。而在調節式中介分析中,「分享決定」與「社群共學」在三類教師中均呈現了透過變革喜好度的中介而影響新課綱實踐意向的路徑;二者也顯示其對「變革喜好度」的直接影響;而「分享決定」對「變革行為意向」的直接效果,在「光知不練型」的教師群體中不顯著,卻出現於其他兩類教師群體中。研究原創性/價值108 課綱是近年的重大教改政策,現今對此政策進行的實徵研究尚不多。本研究考量分享決定與社群共學是推動十二年國教課綱的重要助力,故以共治共學觀作為探討變革意向的自變項。在研究方法上,以生態觀點界定能動性,將其視為個體與外在環境互動下展現對於變革的行動趨力,在群集分析後,得到「光知不練型」、「眼高手低型」及「勇於履行型」三種教師能動性的展現樣態,並以教師群集作為調節變項進行調節式中介分析,檢視「共治共學觀—變革喜好度—變革行為意向」影響路徑在三個不同教師能動性群集中是否有差異。此作法一方面別具特色,一方面也讓研究結果更具實務性意義。本研究所獲結果,對於如何培力具不同能動性之教師迎向變革,提供了更具方向性的啟示。Item 工程創造力與破框思維之系統性初探:以一門工學院創意思維課程為例(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22-03-??) 曾正宜; 洪瑞璇; Jeng-Yi Tzeng, Jui-Hsuan Hung研究目的本研究系統性的分析一門工學院「創意思維」課程中學生在做專案時,所面臨的環境、行為者以及歷程等三層面的框架,並在歷程層面裡進一步分析四種破框思維(建構思維、辯證思維、對比思維、探索思維)對於學生製做專題的影響,以此分析架構系統性地呈現創意思維之多元對反共構的本質,以作為未來相關課程設計的參考。研究設計/方法/取徑以課程中21 名修課學生為研究對象,針對創意思維手冊、期末報告、期末訪談以及問卷等資料,以理論驅動編碼之主題分析為方法進行質性研究,並以問卷之描述性統計為輔助說明。研究發現或結論外在環境框架的意義乃由個人心智計算結果所賦予。個人解決強結構性問題的經驗在初期可能會侷限他們對解決弱結構性問題的嘗試意願。運用四種破框思維隨時擾動既有認知基模,能產生創造力所需之建設性張力。學生肯定工程教育中推動創意思維的價值。研究原創性/價值以三層面框架與歷程中的四種破框思維,系統性探討創造力多元對反共構思維的本質,為創造力教學相關研究首見的研究角度與分析架構。教育政策建議或實務意涵創造力的發展應以問題解決情境下,系統性思考多元或相對想法為趨動,而非僅靠情境抽離式活動來讓學生體驗想法操弄而已。Item 科技教學內容知識融入師資培育課程「班級經營」的教學實踐研究(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21-06-??) 陳碧祺; Pi-Chi Chen研究者任教於臺灣南部一所同時培育師資生與產業人才的師範大學。本研究旨在探討:(1)如何在師資培育課程「班級經營」中實踐「TPACK(科技教學內容知識)」教學理念,以及(2)如何以「透明化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協助師資生在此課程中同時培養「班級經營」知能並體驗TPACK的學習情境。研究者應用「自我研究」的回溯、前瞻、分析以及整合四步驟,分析、探究以TPACK理論為基礎的「班級經營」課程設計、教學策略應用、教學實施效益與檢討改進歷程。為評估此課程的教學效益,研究者整理103至106共四學年度來自文學院、教育學院、科技學院和理學院不同院系共429位師資生的教學評量量化評分,並依據以下素養面向做為學生質性文字回饋的檢核架構:(1)教育部所公布的師資職前教育階段的五項「教師專業素養」、(2)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三項「核心素養」、以及(3)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等三大面向。結果顯示,學生對教師教學表現有高度的評價,對於教學內容、教材教法、作業設計以及課程中的資訊科技運用也都有正向的體驗與感受。然而如何提高課程中所運用的多元質性評量的公平性和公信度,仍有待研究者深思並克服。研究者最後提出三點的後續教學研究改進省思與規劃,作為日後課程設計與教學研究的改進方向。Item 《教師專業素養指引與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基準》實施之影響、挑戰與因應:中等師資培育機構之觀點(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21-06-??) 湯家偉; 王俐淳; Chia-Wei Tang, Li-Chun Wang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中華民國教師專業素養指引—師資職前教育階段暨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基準》實施後,師培機構在師資職前課程是否做出相對應的改變及變革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問題與因應策略。研究設計/方法/取徑本研究採立意取樣方式,依學校所在區域、學校類型就40所中等師資培育機構抽取一半,並以其機構主管及課程承辦人員為對象,合計40位,進行半結構式訪談。研究發現或結論師培機構的課程改革投入程度有落差,而主管的領導、教師的投入、學生的引導以及甄選的配套是課程變革落實與否的關鍵。師培機構對《教師專業素養暨課程基準》中的「各專業課程類別最低學分數的增減」特別是實踐課程的學分數規定以及「實地服務時數取消」較有異議。師培機構在實施《教師專業素養暨課程基準》的過程中面臨「行政端」、「教師端」、「學生端」的困境與挑戰,部分機構亦發展出因應策略。師培機構面臨之困境體現於行政、教師與學生三個部分,且部分存在機構屬性之差異。研究原創性/價值目前相關研究仍多為單一學校為個案進行個案經驗分享或學者意見評論,雖有一篇實證研究,但缺乏以師資培育機構觀點之實證文獻。本研究以20所中等師資培育機構之觀點,探討各師培機構的實施作法、問題以及因應策略,有助於檢討此次變革的實施現況,並彙整相關因應策略與建議供師培機構端或是主管機關政策修正之參考。Item 馬來西亞高等校院的停課不停學—大學在 COVID-19 行動管制令下的結構與行動(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21-09-??) 陳鏗任; 林炳洲; 王子華; Ken-Zen Chen, Peng-Crew Lim, Tzu-Hua Wang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多重資料,梳理在 2020 年 8 月底前,馬來西亞行動管制令下所影響的高等教育活動;特別是以微觀角度,檢視馬來西亞的大學生在因應防疫所遭遇的挑戰。研究者從行動者與結構互動的理論框架,歸納發展中的大馬防疫案例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啟示。研究設計/方法/取徑本研究採取兩種資料蒐集方式:線上田野觀察與線上訪談。研究者追蹤馬來西亞高等教育,含政府紀錄與大學官方網站、新聞媒體、WhatsApp 學生社群、記者會影像等;線上訪談則邀請四位大學生分享行動管制令之前的學習樣態、校園中的疫情、行動管制令後的個人經歷、以及線上學習經驗。研究者亦邀請他們扮演深度報導人的角色,請其提供可能有助於本研究的訊息。研究發現或結論本研究從行動者,也從結構,提出兩個角度的發現。行動者在防疫行動中與結構互動,他們雖充分展現了自己的認識力,但仍然有其侷限;線上教學從倉促上路到漸入佳境是師生共創的新常規;大學生除了受疫情影響,也積極行動貢獻。高教中的一些結構,例如成績是不可動搖的;雖然線上學習是結構快速在各大學複製的新常規,但行動者除了適應也可能撼動;面對謠言透過結構中流傳,系統會吸納行動者發展的溝通常規來加強自己身為防疫權威的結構正當性。研究原創性/價值COVID-19 的社會科學研究雖然受到諸多踏入現場的限制,但透過網路訪談與研究參與者的協助,仍可蒐集到寶貴的資訊。本研究之創新點除了議題本身,也把焦點主要放在了大學在政府的防疫運作框架下的制度回應,以及身在其中的大學生的感受與行動,讓在疫情中較無機會被聽到的聲音能呈現在學術界的討論。教育政策建議或實務意涵從本研究之結論出發,研究者提出三個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建議:一、防疫社會的系統應有危機治理的思維;二、防疫社會的線上學習強化大學應對災變的韌性;三、防疫社會的校園重建需理情兼顧。Item 評介《教師能動性:生態取向》(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21-06-??) 黃嘉莉; Jia-Li HuangItem 評介《促進幼兒的幸福感:研究、應用和策略》(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21-12-??) 吳怡萱; Marissa Yi-Hsuan WuItem 新制師資培育課程基準下的課程發展:「合作教學」與「教師專業社群」融入「教育實踐課程」設計(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21-06-??) 洪承宇; 王淳瑩; Cheng-Yu Hung, Chun-Ying Wang研究目的新頒《中華民國教師專業素養指引—師資職前教育階段暨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基準》(簡稱《課程基準》)於108學年度正式施行後,師培課程除了教育基礎學與方法學外,增加了「教育實踐課程」比重,期許職前階段能與教學現場有更豐富的連結。為實現《課程基準》中師資生應培養「團隊合作」與「持續專業成長」之素養,本研究藉由北部某師培大學開設的教育實踐課程帶領師資生至鄰近社區高中進行8週英文課後補救教學為例,運用精熟學習法架構,採「三人一組」的入班合作教學模式,探討此課程設計能否為準教師奠定教師專業素養之基礎。研究設計/方法/取徑師資生團隊入班之設計,在人力充足的情況下,能在課堂中將中學生分流進行更細緻的差異化教學,運用師培課程中習得之理論於真實情境。三位師資生同時搭配師培教授與現職教師進行共備、觀課與議課,除了激發教學創意,也模擬現今教學現場的公開課活動、教師社群討論等,將中小學教師共學的氛圍向前延伸至職前教育階段。本研究訪談了18位修習本課程之英文科師資生與1位指導教師,並搭配師資生期末「教學歷程檔案」中的課堂記錄與反思,進行訪談與文件分析。研究發現或結論此實踐課程設計可作為師資生們於未來成為教師獨立授課與班級管理之中介課程。團隊入班減緩師資生的教學焦慮,在集體腦力激盪的團隊合作下,能相互觀摩與成長;師資生透過形成性評量將學生進行差異化分組,輔導高、中、低不同程度之同學,增益自身基礎概念與加深加廣內容之教學技巧。同時,連續8週的短期帶班經驗彌補了師培課程中欠缺的班級經營實務,能作為橋接理論與實務之課程,逐步培養獨當一面之能力。此外,師資生與指導教師在過程中彼此給予支持與回饋,展現教師社群共備、觀課、議課之氛圍。研究原創性/價值《課程基準》強調「團隊合作」素養之重要性,然而師培課程中較少將此項素養實際運用於現場教學之設計。「三人一組」於實務現場的合作教學是本實踐課程之特色,師資生能在同儕支持下嘗試不同的教學策略,並體會共備社群之助益;師培教授與中學指導老師的加入,也確保入班授課品質,而非將合作學校作為實踐的白老鼠,肩負大學之社會責任;此研究最後提出三項針對教育實踐課程設計之建議:師培機構應連結實務現場作為師資生「探究與實作」的場域、鼓勵師培課程加強「合作教學」的素養培育、「教師社群」氛圍應融入於日常的師培課程之中。Item 評介《教師能動性:生態取向》(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21-06-??) 黃嘉莉; Jia-Li HuangItem 家庭社經地位對新住民子女語言發展之影響:以新住民母親華語能力、親子共讀時間為中介變項(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21-12-??) 蔡幸子; 張鑑如; 林碧芳; Hsin-Tzu Tsai, Chien-Ju Chang, Pi-Fang Lin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地區新住民家庭社經地位對子女語言發展的影響,並進一步探究新住民母親華語能力與親子共讀時間的中介效果。研究設計/方法/取徑研究資料取自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簡稱 KIT),36 月齡組第三波(5 歲)之原始數據。研究樣本係以 2013 年 4 月 1日至 2014 年 3 月 31 日出生,主要照顧者為新住民母親之幼兒,共計 127 名,以中介效果模型進行次級資料分析。研究發現或結論1. 5 歲新住民子女語言發展較本國籍僅輕微落後,其中以中港澳新住民子女語言發展較優於東南亞。新住民母親華語能力以讀、寫面向表現較弱,尤其東南亞籍母親讀、寫能力介於稍弱至尚可之間,且能力顯著低於中港澳籍母親。親子共讀方面,七成新住民家庭有進行共讀,其中超過四成家庭每週共讀 1~3 次,超過三成家庭數週才會進行 1 次,一週內總共讀時間約 32.8 分鐘。2. 新住民母親華語能力在家庭社經地位與子女語言發展間具有完全中介效果。3. 新住民親子共讀時間在家庭社經地位與子女語言發展間具有完全中介效果。4. 新住民母親華語能力顯著影響親子共讀時間。母親的華語能力和親子共讀時間,在家庭社經地位與子女語言發展間具有顯著的遠程中介效果。研究原創性/價值1. 目前新住民語言發展相關研究結果有所歧異。研究指出學齡前新住民子女語言發展較本國籍子女落後,但兩者在進入小學後,語言發展差距縮小,表示學校教育對幼兒語言發展的價值。近年來教育部推動「5 歲幼兒免學費」政策,教育部表示全臺 5 歲幼兒入園率已達 96%,學前教育接近普及化。本研究針對 5 歲幼兒進行探究,有助了解在高入園率,教育資源挹注下,新住民子女學齡前的語言發展情形。2. 過去相關研究多從單一面向分析,如家庭社經地位、照顧者的言談、共讀活動,對新住民子女語言發展的影響。基於影響幼兒語言發展的因素多元,本研究中介模型有助釐清影響新住民子女語言發展的機制。教育政策建議或實務意涵目前各縣轄市家庭教育中心、公立圖書館或民間新住民社群團體常開設生活適應、親職增能的工作坊或課程,主要目的為提升新住民華語能力,以適應異地家庭生活。而本研究具體指出新住民母親華語能力及親子共讀,對於新住民子女語言發展有關鍵影響。此結果有益於新住民實務課程上,以親子共讀方案作為提升新住民家庭親子雙方華語能力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