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看到韌性:歷經機構安置離院個案之自立生活經驗
    (2012) 朱佩如
    離院個案確實存在自立生活的需求,尤其當家庭無法扮演支持性角色時,離院個案往往被迫提早進入獨立自主的生活階段。過去研究多看到離院個案在自立過程中的負面影響與困境,忽略離院個案本身的優勢和韌性展現的可能性。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深入訪談方式,瞭解離院個案的自立生活歷程,並且探討他們如何面對生活挑戰和因應困境,企圖看到離院個案的韌性保護因子。研究共訪談七位曾歷經機構安置、至少自立生活兩年以上的離院個案,研究結果發現: 1.離院個案的自立生活歷程皆在追求穩定的生活,存在努力奮鬥的一面。在不同的離院準備和生活環境下,發展成四種自立樣貌:「穩定成長型」、「努力奮鬥型」、「突破重圍型」以及「載浮載沉型」。 2.個人韌性因子多寡會影響離院個案的因應策略和自立發展。然而,離院個案即使在自立過程中遭受不同程度的挑戰,但多數依舊能運用個人所擁有的內外在力量或資源來因應生活挑戰。 3.整體而言,離院個案的自立生活歷程需要長時間的陪伴、仰賴安置期間正向照顧環境以及自立後友善環境的提供,才是促使離院個案往更正向穩定之路前進的關鍵因素。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分別針對安置機構、追輔單位以及政策提出建議。在整體建議上,除強調應正向關注離院個案的自立生活經驗外,更應將韌性觀點實踐在離院服務執行和規畫上,以培養離院個案的韌性因子或優勢,累積社會資本或能力。
  • Item
    安置機構「家」的意義建構:歷經長期機構安置之離院個案的經驗詮釋
    (2011) 余姗瑾; Shan-Ching, Yu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了解安置機構這個替代性的「家」對於曾歷經長期機構安置之離院生的「家」意義,以及安置經驗對「家」想像的影響,並在了解後提出相關政策及實務建議。研究將「家」意義分為經驗家及理想家兩個層次和「House」、「Family」、「Home」三個概念,以基礎質性研究為研究方法深度訪談九位在青少年前期即進入機構、至少經歷兩年機構安置的離院生,獲致結論如下: 一、As a House:各機構確實朝著家庭式照顧的理念前進著,但因為模糊的家屋與廳室界線、缺乏空間擁有權以及有限的物品使用權,讓安置兒少與他們所生活的家屋,呈現出某種程度的斷裂,只能透過創造可能的私人空間,增加自己和這個家屋空間的互動。 二、As a Family:即便在理論上可以因著依附發展是多重且持續、並藉由安全堡壘的型塑將機構內的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建構為互相許諾且分享的類家人,但在受訪者的經驗中,要發展出穩定且安全的依附關係並不容易。除了依附的展開並非必然、是需要特意去營造之外,機構生活中缺乏足夠的安全經驗也影響著被照顧者與照顧者雙方的依附發展。 三、As a Home:透過規律的生活、制式的作息表以及和同儕共同重塑規則之過程讓這些安置兒少在機構生活中經驗到「在家感」,對機構的共同回憶也讓這些離院生產生對機構家認同,不過,社會大眾對家以及機構的刻板印象,是他們在建構機構在家感與家認同的一大挑戰。 四、安置經驗對家想像的影響:從受訪者的理想家定義中,可以發現他們對於擁有長期陪伴、互相許諾且共享之家人的共同期待,這也許可以被歸因於在過去生活經驗中的匱乏。此外,在已建立再生家庭之受訪者的經驗中,安置兒少的身分確實會在新婚時讓雙方對彼此有些刻板印象,但在機構中培養出的家務能力也讓他們在經營生活時感到遊刃有餘。 根據以上結論,本研究分別針對家屋空間、類家人關係以及家感受提出建議,最後,在對機構式安置服務的整體建議上,除了建議機構應提供一個最適兒少生長的家庭氣氛、讓安置兒少可以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成長以及朝向團體家庭模式前進外,也建議政府應在強調落實家庭式照顧理念之際,同時充實其他類型的安置資源、推廣收出養服務,使我國的兒少保護系統更能回應「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一個安全而永久的家庭(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指南)」這樣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