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7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脆弱家庭子女的復原力歷程探討-以長期參與教會活動者為例(2024) 黃郁茹; Huan, Yu-Ju近數年來,脆弱家庭成為衛生福利部重點服務的一部分。本研究關注長期參與教會活動對脆弱家庭子女的復原力所帶來的影響。研究呈現出脆弱家庭子女生活情境具有多重壓力,面臨著經濟、社會、心理等各方面的壓力。研究透過探討脆弱家庭子女的生活適應,呈現在適應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在家庭逆境當中,家庭、學校、社區等支持系統是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本研究特別針對長期參與教會活動在其生活中所帶來的保護效果及經驗感受更具體指出益處與挑戰。為了更細致且貼近研究對象的獨特性,研究選擇質性研究方法,並藉由立意取樣收集七位受訪者的資料。透過主題分析法,分析脆弱家庭子女在逆境中的風險樣貌,以及家庭 脆弱性對學校適應的干擾。研究發現,脆弱家庭子女在支持系統和資源的挹注,對於生活適應能力有促進的作用,也提升學習穩定和就業方面的成就,改善個人生活樣貌甚至有餘力協助家庭。現今,脆弱家庭子女因著就業後,過往經濟陷困的壓力都有明顯改善且抗風險能力明顯提升,呈現積極適應的生活樣貌。本研究進一步檢視教會在實務上對脆弱家庭子女的保護作用,並依據研究對象使用教會資源的實際經驗提出回應。這不僅讓資源使用者有機會表達並被理解其經驗感受,有助於社區資源或教會在服務內涵方面的優化。最後,這篇論文特別藉由脆弱家庭子女長期參與教會活動,突顯了社區資源在促進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方面的重要性。Item 網路成癮傾向、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關係探討(2020) 吳皓恩; Wu, Hao-En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青少年的網路成癮傾向、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三者間關係,使用網路問卷調查法進行施測,以年齡介於12歲到23歲,近一年內有網路使用經驗且每週網路使用時間為40小時以上的青少年作為研究對象,共99名。問卷內容包含個人背景變項、網路成癮測驗(IAT)、復原力量表(CD-RISC 10),與生活適應量表。所蒐集的資料將針對研究問題透過SPSS軟體,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與研究假設之驗證。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青少年的網路成癮傾向與復原力間具有顯著的負相關性,且與整體生活適應、心理適應層面、家庭適應層面間亦存在顯著的負相關性。青少年的復原力與整體生活適應、心理適應層面、家庭適應層面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 二、青少年的網路成癮傾向對其整體生活適應、心理適應層面有顯著負向預測力。青少年的復原力對其整體生活適應、心理適應層面有顯著正向預測力。 三、復原力在不同網路成癮傾向組別青少年的整體生活適應中具有顯著的調節效果。復原力在不同網路成癮傾向組別青少年的生理適應層面中具有顯著的調節效果。 四、青少年之復原力在網路成癮傾向對生活適應的影響中不具有中介效果,且在網路成癮傾向與生理適應層面、心理適應層面、家庭適應層面、社會適應層面的影響中均不具中介效果。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實務與研究建議,供家長、實務工作者,與未來研究參考。Item 青少年K他命使用與戒除行為之初探(2013) 溫元瑋; WEN,YUAN-WEI本研究之目的主要以復原力觀點來探討青少年戒除藥物之歷程。本研究主要的方式為使用立意抽樣之滾雪球抽樣,深入訪談五位青少年與兩位實務專家,研究發現如下: 一、青少年接觸K他命之原因,多半對於同儕邀請及青少年的好奇而開始嘗試使用。另,多數青少年認為K他命會帶來身體上的傷害,但尚未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仍使用K他命,且多數青少年認為K他命不具成癮性質。 二、在戒除藥物動機歷程上,依照青少年的狀況,青少年多是由於先被學校發現使用K他命需接受法律管束,而後,其父母、男/女友的勸戒與照顧,因此讓青少年走入戒除藥物的歷程。 三、在個人戒除藥物復原上,青少年產生的正向適應力包括轉換想法、自己告訴自己不要使用K他命、培養拒絕技巧與發展其他興趣,而外在支持資源包含家人關心、宗教信仰、重視健康。正向適應讓自己不使用的策略為減少接觸K他命的情境、降低自己因為使用K他命的負面連鎖傷害、培養出一套拒絕K他命的方式,以及對於自己的自尊與自信的提升。 綜合以上分析結果,建議持續增強青少年正向適應力的發展,以外在的正向互動刺激,增強青少年正向的調適能力,展現青少年逆境復原力。Item 兒少目睹家庭暴力經驗與成為助人工作者歷程之研究-以從事保護性工作社工為例(2019) 林容瑋2015年1月「家庭暴力防治法部分條文」修正通過後,除定義目睹家庭暴力兒少及列為保護對象外,也將目睹家暴兒少納入保護令範疇,期待讓目睹家暴兒少不再是隱形的被害人,並透過網絡單位間的合作,提供目睹暴力兒少更多的服務資源。研究者任職於縣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保護性社工,期間帶領實習生的過程中,不乏有來自兒少時期目睹家庭暴力的學生,畢業後成為保護性社工,工作過程中不自覺將關注焦點放在目睹暴力的兒少身上,因此期待探討兒少時期目睹家庭暴力,之後成為保護性社工的工作狀態與歷程,並據以提出相關建議。 本研究採深度訪談法,以立意取樣及滾雪球方式選取訪談對象,本研究共邀請6位兒少時期目睹家庭暴力,之後成為保護性社工的社工人員參與本研究,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兒少時期目睹家庭暴力之經驗與感受 六位受訪者回顧目睹家庭暴力的歷程時,對於施暴者與受暴者有著不同的理解,而在成為一名保護性社工的過程中,經過學習、工作經驗累積之後,慢慢看到施暴者背後的挫折與處境,同樣的,面對受暴者也看見了背後的操控和需要,對於可能引起暴力的責難情緒,更是影響了往後從事保護性工作面對服務對象的認知與態度。 二、從事保護性工作時遇到的阻礙 (一)出現情感反轉移,包括跨越專業關係界線、自身經驗投射於個案服務、引起創傷情緒、忽略個案需求或情緒。 (二)工作價值觀與認知上的阻礙,包括對受暴者的選擇無法接納及有意識逃避不想接觸的服務務對象。 三、從事保護性工作時保護因子 (一)良好的自我內在資源,擁有正向的人格特質與態度。 (二)家庭支持系統與社會系統資源,包括完善的督導機制、非正式的社會支持、有助益的諮商經驗與靈性的力量。 四、成為保護性社工的歷程 受訪者們從選擇就讀社工系到畢業之後從事保護性社工的過程中,經歷求學階段修習的課程與原生家庭產生連結,到進入保護性工作職場,案件的類型再次勾起兒少時期目睹暴力的回憶,受訪者學習面對阻礙與挑戰自我,從保護性工作領域找到工作價值。 五、從事保護性工作的自我調適與自我照顧經驗 (一)面對高壓力與高創傷的保護性工作,保護性社工的自我照顧從自我覺察開始,意識到工作與家庭衝突間的相似議題,能夠尋求支持關懷與照顧。 (二)來自職場對社工的專業自我照顧不足將容易產生專業耗竭,若能主動尋求專業督導與同儕的支持,建立起預防性的自我照顧,於工作環境中創造友善職場。 (三)滋養個人的自我照顧內容有生理上、心理上、關係上、情緒上與靈性上的照顧方式。 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社工督導的敏感度 二、機構與主管應建立社工職場專業自我照顧之策略 三、對目睹暴力兒少的保護性社工的建議 四、社會工作教育應發揮協助角色的功能 關鍵字:目睹家庭暴力、保護性社工、復原力、情感反轉移、自我照顧Item 族群歧視、文化認同與新住民之國中在學子女的生活適應研究:以嘉義縣五個鄉鎮市為例(2016) 李秋娟; Li, Ciou-Juan本研究主要在探討族群歧視(包括最近的歧視經驗、歧視壓力感受)、文化認同對新住民子女生活適應的影響情形。此外,由於國內較少有同時檢視族群歧視與文化認同的復原力研究,因此,為了解新住民子女的文化認同是否具有復原力的補償效果,本研究乃著重於族群歧視、文化認同皆存在的狀況下,新住民子女的文化認同對生活適應是否能發揮直接的正向影響力。本研究以嘉義縣五個鄉鎮市中,就讀國中階段的新住民子女為對象,最後分析的有效樣本共345位。此外,本研究所使用的問卷有先經過專家效度、Cronbach's α與再測信度的檢驗,而調查所得之資料則使用統計軟體SPSS 22.0版,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和多元迴歸分析,結果發現: 1.將近三成左右的新住民子女最近一年曾有過族群歧視的經驗,其中相對較多的是學校與同儕類型的歧視經驗,包含被「老師」、「同學」、「朋友」不公平對待,「被取種族歧視意味的名字」,「被嘲笑、捉弄或傷害威脅」,以及「為了發生在自己或其他新住民子女身上的種族歧視而爭吵或打架」的情況。 2.新住民子女的歧視壓力感受主要是由學校與同儕類型的歧視情境所造成。其中,輕微的歧視壓力大多發生在被「老師」、「同學」、「朋友」不公平對待的情況下,中等(含)以上的歧視壓力主要是因為「被取種族歧視意味的名字」,「被嘲笑、捉弄或傷害威脅」的情況而產生。 3.新住民子女的文化認同情形良好,其中以「文化統合」的表現最好,其次為「文化歸屬」,「文化投入」則相對最低,都具有中等以上程度。 4.新住民子女的生活適應表現良好,其中以「同儕適應」的表現最好,「家庭適應」與「個人適應」次佳,「學校適應」的表現相對最低,都有達到中等以上程度。 5.最近的歧視經驗會顯著負向影響新住民子女的整體生活適應、學校適應與同儕適應狀況。 6.新住民子女的歧視壓力感受會明顯負向影響整體生活適應、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與同儕適應的狀況。 7.當最近的歧視經驗與歧視壓力感受存在時,新住民子女的文化認同能夠正向影響整體生活適應、家庭適應與學校適應的狀況,表示文化認同具有復原力的補償效果。 最後,研究者將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建議,期望能提供服務方向與實務建議給學校、政府相關單位、社會福利機構、社工與家長作為參考。Item 社會工作者復原力與生命復元經驗—以經歷經濟匱乏者為例(2018) 柯亞君; Ke, Ya-Chun「復元」是不斷的往前走,往正向邁進,並在這樣的過程中找出主體、自我認同及自我價值。「復原力」乃是個人發展歷程中逐漸成熟的內在能力,它也是一種復元過程的助力,達到協助個人在創傷中獲得療癒,維持身心、社會和靈性的完整性。 惟當個人面臨困境和低潮才能啟發本身所具有的復原力並邁向正向復元,然而這樣的復元力量又是如何透過受助者轉換助人者的工作角色,藉此延續下去致使更多人受惠,並從中激盪出社會工作者助人工作角色中價值與意義。 本研究以7位曾經有過貧困經驗之社會工作者為研究對象,去探討個人過去的貧困生命經驗中復原力對他們的影響,並加以瞭解這些影響是否致使其日後選擇成為一位社會工作者,再從這些受訪者對於過往的詮釋中找尋他們所追尋的助人角色與價值為何。 研究發現這些受訪社會工作者對於過去貧困經驗的負面影響較少,源自於他們本身有極佳的優勢資源,如:家庭、政府與基金會補助及個人本身特質。另外,針對這些曾為受助者受訪者而言,會成為一位的社會工作者主要來自於本身家庭環境與所受的受助經驗,一來因為有過這些受助經驗便與同樣的助人者有所接觸,二來則是對於社工工作與自己本身背景相像而選擇成為社工。最後這些受訪對象在成為社會工作者後對過往的受助經驗都有所再詮釋,過去的貧困經驗對他們來說並不在只是個「限制」,反倒視為個人重要的「生命歷程」,這也是這些受訪者其中「復元」的展現。 希冀透過這些受訪者個人經驗可以讓現行的社會工作實務者思考本身助人角色意義與價值,藉以在服務的處遇中提供更適切工作模式以達到雙向復元的助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