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社工對情境型伴侶暴力處遇經驗之研究
    (2021) 簡伊羚; CHIEN, I-LING
    本研究針對台灣現行情境型伴侶暴力案件處遇經驗進行初探,運用質性研究方式,邀請台北市五位被害人保護服務及三位相對人輔導服務工作者進行一對一訪談,研究成果彙整如下:情境型伴侶暴力案件服務是從雙方當事人之「互動」去檢視其衝突脈絡,故過程中需陪伴雙方當事人看見自己的想法及需要,對受訪的實務工作者而言(被害人保護服務社工尤是),基於工作量大無力花長時間予以陪伴,或是雙方當事人無意願面對、處理的狀態下,僅能透過網絡合作或是靠工作者循循善誘提高雙方當事人的危機意識,才提高雙方當事人之服務意願。然面對雙方當事人無意願處理,但又反覆進出保護系統,可能讓工作者為了調查疲於奔命,或對其處遇感到挫折,故提供多元化的訓練給工作者,讓工作者能破除「被害人」、「相對人」的二元對立思考,並能精確的理解服務使用者在生活中面對的困境,透過宣導讓一般民眾能得到不同家庭關係階段所需的知識,增強民眾對於精神暴力的敏感度,即能減少長久無法被解決的衝突演變成暴力呈現的可能。
  • Item
    社會工作碩士陸生之跨文化學習經驗初探
    (2018) 袁琳; Yuan, Lin
    2011年為台灣招收中國大陸學生來台就讀學位的第一年,近年來,台灣有關「陸生」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結合中國大陸社會工作的發展背景以及研究者的個人經驗,研究者欲瞭解在台學習社會工作的碩士陸生,其來台就讀的動機和選校歷程為何,以及跨文化學習的經驗為何。基於此,研究者招募到五位在大台北地區就讀社會工作的碩士陸生,採用質性研究的方法,對其進行半結構式訪談,研究發現: 1、 陸生來台就讀的動機主要是認可台灣社工教育的專業性。 2、 陸生在台的學習為跨文化的學習,面對來自課堂、實習和自身身份帶來的不同壓力,做出調適最終達致成長。 3、 來自台灣社會的支持可以幫助陸生更好地調適學習狀態。 最後,研究者針對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和在台社工陸生方面提出不同的建議。
  • Item
    花開向陽-我與四位社工夥伴參與太陽花運動的故事
    (2015) 胡哲瑋; HU, ZHE-WEI
    書寫論文的主要動機,是我從2013年開始,陸陸續續在街頭參與社會運動如華光拆遷、反核遊行、苗栗大埔、洪仲丘案,到爾後太陽花運動全心於議場外投入,我得以匯思這一年多來研究所外的「運動經驗」,及建制在身上的社會工作教育知識,開始對身處於體制的位置產生理解與思考,遂也漸對原有社會工作專業的想像,有了進一步思索的反饋。   社工去哪兒?社會工作只該在「工作」中「專業」,而越靠攏體制、政府,還是社會工作本該在「社會」中「運動」,而越根落土地、文化、人民?當台灣社工的專業證照化讓社工肉身更加赤裸地進入國家機器,深化與服務對象隔閡的科層官僚;基層社工的個案爆量、工時超長,讓社工即為勞工的事實,不斷與這些現象的對話,促使我帶著我說不出社會工作論述及作不出社會工作實務的狀態,除了試著與當前台灣的社工體制對話,也試著與台灣的政治結構形成連結。而社會工作已不僅止再是對服務對象提供直接服務(Direct Services)的一門專業,但卻淪為政府體制的打手或被用來掩蓋社會不公義的「遮羞布」時,當中所可能失語與失羽的社會工作本質,是否能在街頭的思辯與實踐裡重新共鳴?   本研究從我自己在社會工作成為異鄉人的經驗,梳理我在社會工作學習所遭逢的社工教育失語、社工實務失羽的歷程,並以太陽花運動來進一步觀察社會工作與社會運動的關係。期能藉由瞭解、彙整四位社會工作夥伴投入太陽花運動的經驗歷程,進而發現彼此獨特經驗的共通性,勾勒未來社會工作在社會運動中可能潛藏的價值輪廓與關係質地之外,亦讓太陽花運動的現象與經驗拓展我們對於社會工作本質的想像,以及讓社會工作實務能有不同的實踐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