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社會工作者親職化經驗、共依附特質與工作同盟關係之研究
    (2024) 陳亭安; Chen, Ting-An
    本研究旨在檢驗社會工作者的親職化經驗、共依附特質與工作同盟之間的關聯性。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包含「親職化量表」、「共依附量表」與「工作同盟量表」,分層抽樣全臺灣公私部門的社會福利服務組織的現職社會工作者,實際回收有效問卷共286份,並以描述統計、t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階層迴歸分析之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社會工作者的親職化經驗和共依附特質表現均略低於中等程度,僅工作同盟表現高於中等程度。 二、社會工作者年齡在46歲以上工作同盟表現高於25歲以下者;婚姻狀況為離異的社會工作者工作同盟表現高於未婚與已婚者;在老人領域服務的社會工作者工作同盟表現高於兒少婦家領域者;服務年資滿9年以上的社會工作者工作同盟表現高於年資未滿3年者。 三、社會工作者的親職化經驗程度越高,共依附特質程度越高。 四、社會工作者的親職化經驗中「不公平性」程度越高,工作同盟整體表現、「目標共識」和「任務共識」表現程度均會越低。 五、社會工作者共依附特質程度越高,整體工作同盟程度越低。「以他人為焦點」和「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程度越高,工作同盟各分量表程度越低。 六、共依附特質中「以他人為焦點」對於工作同盟整體表現和所有分量表表現應具有預測力;「以他人為焦點」會負面影響工作同盟整體和分層面表現。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對實務層面及未來研究的建議,期使社會工作者親職化經驗、共依附特質與工作同盟受到重視,強化其自我覺察與照顧,進而降低負面影響。
  • Item
    社會工作者倡議經驗之研究
    (2021) 謝葉玉鳳; HSIEH YEH, Yu-Feng
    倡議已是社會工作中相當重要的方法之一,是與服務使用者一起工作或是代表服務使用者提供服務工作的一種過程,社會工作者期望透過倡議可以讓社會朝向更公平的方向發展,讓服務使用者享有更具公平正義之社會。本研究之目的為透過紀錄社會工作者過往倡議的經驗及工作方法,以提供給目前正在倡議路上的社會工作者或是想要成為倡議者的社會工作者參考。研究者訪談3位具有倡議經驗的資深社會工作者,結果發現社會工作倡議不是一條簡單的道路,也沒有固定模式,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以促成改變。另外,目前倡議的專業傳承及相關訓練皆有所不足,期望未來能有更多社會工作者投入倡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