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7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成年聽障者的社會支持、充權感受及生活品質關係之探討(2023) 翁晨瑄; Weng, Chen-Hsuan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成年聽覺障礙者的社會支持、充權感受及生活品質三者間之關係,並檢驗充權感受對於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的中介效果。本研究採用網路問卷調查法進行施測,共蒐集225位本國籍、年齡介於20歲至65歲未滿,並領有聽覺機能障礙之身心障礙手冊(證明)者為研究樣本。問卷內容包含「個人背景資料」、「社會支持量表」、「充權感受量表」及「臺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所蒐集的資料透過SPSS軟體,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分析、皮爾森績差相關、多元階層迴歸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與假設驗證。研究主要發現如下:一、成年聽障者的社會支持為中等偏低程度,其中來自家人的社會支持最佳,其次為朋友的社會支持,專業人員的社會支持則最弱。二、成年聽障者的充權感受為中度權能程度,其中社會政治充權最佳,其次為人際充權,個人充權則最弱。三、成年聽障者的整體生活品質平均分數為3.27(SD=.65),四大範疇的加總分數為51.79分(SD=10.56),分數介於「中等稍高」範圍,其中生理健康的評價最佳,其次分別為環境及心理,而社會關係的評價則最差。然而,比較NHIS常模資料,成年聽障者的生活品質仍低於一般臺灣民眾。四、個人背景在整體生活品質的差異情形方面,成年聽障者在「教育程度」、「收入」、「家庭經濟狀況」及「聽障資源使用」達顯著差異。五、相關情形方面,成年聽障者的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呈顯著正相關,社會支持與充權感受呈顯著正相關,充權感受與生活品質呈顯著正相關。六、階層迴歸方面,整體迴歸模型對整體生活品質的解釋力達57.2%,「聽障資源使用」、「收入」、「家庭經濟狀況-清寒家庭」、「個人充權」及「人際充權」皆為整體生活品質重要的預測因子。 七、「個人充權」為整體生活品質及各範疇最重要的預測因子,聽障者在個人充權的分數越高,其對整體生活品質及各範疇的評價越佳。 八、成年聽障者的整體充權感受在整體社會支持及整體生活品質之間,具有完全中介。 研究建議如下: 一、提升專業人員所提供的社會支持。 二、重視聽障者的經濟安全議題,強化家庭增權的服務模式。 三、增加學校及職場對於聽障文化的瞭解,強化聽障族群的人際支持。 四、持續透過個人、人際及社會政治充權之策略,多方面提升聽障者的生活品質。Item 保護性社會工作督導參與督導訓練經驗之研究(2023) 蔣劭翌; Chiang, Shao-Yi督導做為保護性社工的後盾,帶領社工面對各種實務工作的挑戰;組織透過充分、適當的訓練發展督導面對困境和壓力的能力,則是重要且迫切的組織任務。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中的深度訪談法蒐集文本資料,透過訪談九位保護性社工督導,瞭解保護性社工督導參與督導訓練的經驗,包含督導在訓練過程中個人、訓練設計以及組織環境等各種參與投入要素;督導在訓練過程的充權暨消權經驗;以及督導在訓練後的訓練移轉經驗。本研究之研究結論歸納如下:一、不同督導職能的發展脈絡迥然有別:教育、行政及調解功能較能透過督導訓練學習,而支持功能更仰賴過往接受督導的歷程;比起督導個人的內在需求,現行督導訓練更強調督導功能的發展。二、訓練緊扣督導實務擴大訓練移轉成效。三、督導現身/獻聲更能激發訓練潛在效益:包含督導以內在需求作為參訓動機;願意表達對訓練的需求與期待;避免結構因素而抑制課程參與與互動;給予有助益的課程回饋等。四、督導參與訓練的挑戰具有階段性差異:包含訓前缺乏職能盤點不利督導課程選擇;訓練過程的結構性因素降低督導訓練品質;督導訓練的評估具挑戰。本研究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下列建議:一、建置與運用督導職能盤點機制二、召開定期的訓練規劃暨評估會議三、安排暨落實督導職務代理人制度四、善用科技工具輔助督導訓練 五、建構完整的四層次評估機制Item 精神康復者的網路使用狀況與充權關係之探究(2020) 盧佳歆; Lu, Chia-Hsin現今社會網路使用的狀況越來越頻繁,網路幾乎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所 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且因著網路的可近性使回到社區中的精神康復者也有相當高的機會能夠接觸到網路,而透過網路我們能增強知識的獲得,也提供我們與他人互動等功能,而網路固有的特性與功能也許能夠對於精神康復者的充權有所幫助,故本研究以居住於社區中的精神康復者為研究對象,透過網路問卷進行調查,希望能了解精神康復者目前的網路使用狀況與充權之情形,並探討精神康復者的網路使用狀況與其充權間的關係。使用「精神疾病汙名量表」、「網路使用動機量表」、「充權量表」三個部分整體問卷之Cronbach’s α分別為.87、.89、.90 並在實際施測前邀請兩位精神康復者針對問卷中的用語給予回饋及意見,以確認受訪者了解無礙。 以G-Power軟體計算預計需要85位受訪者,針對實際所蒐集到的106份 問卷進行統計分析,針對研究問題,運用統計軟體SPSS,以描述性統計、 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複迴歸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1.精神康復者的網路使用年資大多在十年以上,每週平均上網30.61小時,最多精神康復者會使用的類型為網路互動服務平台、利用搜尋引擎 找資料、線上影音網站,最常使用的網路類型與功能為網路互動服務平台,其次為上網聊天,而網路使用動機以工具性動機得分最高。 2.根據宋麗玉(2013)將充權量表區分「高度充權」、「中度到高」、「尚可至中度」、「低度充權」四種程度,目前精神康復者的充權整體狀況為低度充權,且處於低度個人充權、尚可至中度的人際充權及社會政治充權,而在此三層面的充權中,人際充權整體狀況最好,其次為社會政治充權整體,個人充權整體狀況最差。 3.網路使用年資對於充權不具有顯著預測力。網路使用狀況對於充權整體及個人充權皆不具有顯著預測力。平均一週上網時間與網路使用類型與功能對於人際充權具有預測力,且平均一週上網時間越長人際充權越差,常收發或處理電子郵件功能相較於常網路互動服務平台有較好的人際充權,常使用網路論壇相較於常使用網路互動服務平台者有較差的人際充權。而網路使用類型與功能及網路使用動機對社會政治充權具有預測力,常收發或處理電子郵件功能相較於常網路互動服務平台有較好的社會政治充權,常使用網路論壇相較於常使用網路互動服務平台者有較差的社會政治充權,且社交性動機越強社會政治充權越好,工具性動機越強社會政治充權越好。 根據研究結果,建議能夠藉由精神康復者的網路使用動機,提升他們的社會政治充權並考慮適度運用電子郵件、網路互動服務平台作為社會工作與精神康復者互動的工具協助他們適應生活,且家人與專業人員共同合作協助降低網路所可能對精神康復者造成的負面影響,以及減少社會對他們的汙名,進而提升精神康復者的充權,但也提醒社工在使用網路與精神康復者進行互動的過程中也要遵守社會工作倫理守則並注意倫理上的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