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49
  • Item
    社工服務性創傷個案經驗之初探
    (2024) 陳盈吟; Chen, Ying-Yin
    本研究為探討性侵害防治社會工作的在職訓練經驗、服務經驗,以及實務中運用創傷知情照顧觀點的經驗,期待本研究結果能提供性侵害防治社會工作培訓與服務之相關建議。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以立意與滾雪球方式選取研究訪談對象,運用訪綱及案例作為研究工具,深度訪談6位性侵害防治社會工作者及主管,並以主題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結論與建議如下列:一、研究結論包含:(一)過多的司法主題在職訓練課程,性創傷個案第一時間主要尋求司法的協助,多數性侵害防治社會工作者為了與性創傷個案接上服務,以及協助性創傷個案與法律專業人員對話,而更加著重於司法在職訓練;(二)性侵害防治社會工作體制對服務的挑戰,整體的社會工作發展,走向跨網絡合作服務與績效管理模式,難以同時具有溫度且效率的進行服務。(三)性創傷對服務關係的挑戰,性侵害防治社會工作者可能在服務過程中,受到性創傷個案的創傷狀態,或是被引起替代性創傷或過往創傷經歷而難以建立服務關係。(四)建議落實創傷知情照顧觀點的運用與限制,臺灣目前在性侵害防治社會工作的在職訓練與政策層面,傾向把性侵害防治社會工作者塑造為依照標準化程序工作,且專門處理性侵害相關司法問題的高效率與高效能的專業人員。 二、研究建議包含:(一)建議增加不同的在職訓練課程;(二)呼籲回歸以服務對象為本的服務體制;(三)建議增加應用創傷知情照顧觀點的在職訓練;(四)建議落實創傷知情照顧觀點。
  • Item
    親密關係維繫策略-以憂鬱症對偶為例
    (2024) 曾宣儒; Tseng, Hsuan JU
    本研究旨在探討憂鬱症患者和其伴侶的關係維繫策略,本研究招募了共5組的憂鬱症患者和伴侶。其中憂鬱症患者4位女性,1位男性。伴侶則是4位男性,1位女性。憂鬱症患者皆罹患憂鬱症至少2年以上,每對異性戀情侶交往皆滿一年。憂鬱症患者年齡區間為24-31歲,伴侶的年齡區間為25-39歲。研究採用一對一深入訪談,並使用主題分析法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分別論述以下幾個主題,(1)從憂鬱症患者和伴侶的視角探討維繫策略,涵蓋生活層面及情感層面、日常衝突維繫策略。(2)憂鬱症患者和其伴侶對於疾病的看法研究發現如下: 一、 憂鬱症患者視角的關係維繫: (一)生活層面的關係維繫 在日常生活層面,憂鬱症患者和伴侶的關係維繫策略和普通情侶無異。在生活層面會分工家務、日常的約會等。在日常的約會中,患者和伴侶會共同討論要從事的活動,而在家務分工上,患者則認為自己處於比較被照顧的一方。這樣的日常維繫策略,和Stafford (2011)所提出來的「共享任務」類似。 (二)情感層面的維繫策略 情感維繫層面上,患者會在伴侶感到低落、需要陪伴時給予關懷和鼓勵,也會透過和伴侶分享感受,來維繫情感。大部分的患者受訪者皆認為自己對伴侶提供的情感關懷大於日常生活上的照顧。而伴侶在患者情緒低潮時,也會提供相對應的支持。在情感層面的關係維繫策略像是「觀察」、「反向通道響應」(Albertse et al.,2005)、「理解」和「支持」(Haas &Stafford ,1998)。 (三) 日常衝突維繫策略 首先在爭吵當下是「僵持己見」、「指責」等。爭吵過後患者會獨自思考爭吵的原因,這段時間則是呈現「迴避」、「冷戰」等維繫策略。最後一步是「理性溝通」、「建設性溝通」。在疾病發作時,患者所的衝突維繫策略則是兩個極端,會呈現「迴避」、「沉默」等維繫策略。或是情緒強度更強烈的「大哭大吵」。二、 伴侶視角的關係維繫策略 (一) 生活層面的關係維繫 伴侶在生活層面所使用的維繫策略,和患者並無太多的差異,同時伴侶也認為自己在家務分工層面,所提出的照顧多於患者。在關係維繫的策略上,除了「共享任務」外,伴侶會視患者的情況來調整約會的安排,伴侶受訪者會考量另一半的身心狀態,謹慎籌劃相關活動。而這樣的維繫策略,是因應患者的社交狀態而衍伸出的相關維繫策略,這樣的策略則算是「社交促進策略」。 (二)情感層面的維繫策略 在情感層面的維繫,伴侶多採取舉凡像是精神上的支持、情緒安撫、陪伴等。而面對患者的關懷,伴侶多半選擇對自己的負面狀態採取「關懷與保留」的維繫策略。其原因為伴侶不想讓患者有更多煩心的事。而在患者憂鬱症發作時,伴侶則是採取以下策略「疾病照顧」、「情緒支持及安撫」等 (三) 日常衝突維繫策略 在伴侶的部分面對爭吵,多為忍讓、情緒安撫、優先關懷對方狀態等策略。較少提及自身在爭吵時的感受。可以發現在衝突策略當中,伴侶的維繫策略重點會以憂鬱症患者為主,另外則是會採取「忍讓」的策略。而在患者發病時,伴侶除了前向所述採取以患者為主的維繫策略。無論發病與否,伴侶在爭吵時皆會較以憂鬱症患者的狀態為主。
  • Item
    男同志親密暴力創傷與憂鬱之相關-探求因應策略之調節效果
    (2024) 熊克維; Hsiung, Ke-Wei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男同志的親密暴力受暴創傷類型與憂鬱之相關,並探求因應策略對於受暴創傷類型和憂鬱間的調節效果。本研究採用網路問卷調查法進行施測,共收案182位本國籍、年齡為20歲以上、性傾向為男同志或男雙性戀者的非愛滋感染者及愛滋感染者,並曾於三年內有發生親密伴侶暴力經驗者。問卷內容包含「個人基本資料」、「親密暴力量表」、「憂鬱量表」以及「因應策略量表」,所收案資料經由SPSS統計軟體,以描述性統計、信度分析、卡方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以及階層迴歸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及假設驗證。研究發現如下: 1.人口背景變項方面,182位研究參與者中,年齡介於31歲至40歲的人數較多;性傾向以男同志最多;是否感染愛滋的人數中,非愛滋感染者及愛滋感染者的人數相近;研究參與者的教育程度大多數有大學或專科學歷以上;月收入為3萬以上佔多數,而大部分的研究參與者皆有宗教信仰。 2.受暴創傷類型方面,以性暴力最多,其次依序為情緒與言語暴力、跟蹤監控、肢體暴力、權力控制及與愛滋相關暴力。受暴憂鬱方面,以中度憂鬱人數最多,其次依序為重度憂鬱、沒有或極少憂鬱。受暴之因應策略方面,以宣洩因應人數最多,其次依序為尋求情緒支持因應、尋求工具支持因應、分心因應及物質使用因應。 3.從肢體暴力、性暴力、監控,和不同因應策略交互作用後,對憂鬱之調節效果影響來看,肢體暴力方面,研究參與者的肢體暴力與分心因應交互後,會增加其憂鬱。性暴力方面,研究參與者的性暴力與接受因應交互後,會減少其憂鬱。監控方面,研究參與者的監控與分心因應交互後,會增加其憂鬱、監控與主動因應交互後,會減少其憂鬱。 4.從權力控制、情緒與言語暴力,和不同因應策略交互作用後,對憂鬱之調節效果影響來看,權力控制方面,研究參與者的權力控制與否認因應交互後,會增加其憂鬱、權力控制與行為逃避因應交互後,會增加其憂鬱、權力控制與宣洩因應交互後,會減少其憂鬱、權力控制與自責因應交互後,會增加其憂鬱、權力控制與工具支持因應交互後,會減少其憂鬱、權力控制與正向重釋因應交互後,會減少其憂鬱、權力控制與接受因應交互後,會減少其憂鬱。另,情緒與言語暴力方面,在研究參與者的情緒與言語暴力和工具支持因應交互後,會減少其憂鬱、情緒與言語暴力和正向重釋因應交互後,會減少其憂鬱、情緒與言語暴力和計畫因應交互後,會減少其憂鬱、情緒與言語暴力和接受因應交互後,會減少其憂鬱。5.從多重受暴創傷類型和不同因應策略交互作用後,對憂鬱之調節效果影響來看,研究參與者的多重受暴創傷類型與工具支持因應交互後,會減少其憂鬱、多重受暴創傷類型與正向重釋因應交互後,會減少其憂鬱、多重受暴創傷類型與接受因應交互後,會減少其憂鬱。
  • Item
    寄養社工協助寄養少年自立生活服務之研究
    (2024) 鍾思平; Zhong, Si-Ping
    本研究以寄養社工視角出發,了解其提供寄養少年自立生活服務的經驗,以及工作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因應策略,以期研究結果能提供實務工作與制度層面的參考與建議。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立意選樣與滾雪球選樣,深度訪談六位現職或曾任兩年以上且至少有協助一位以上寄養少年自立生活的寄養社工,並以主題分析法為資料分析方法。本研究結論與建議如下:研究結論:一、寄養社工執行自立生活服務之經驗與詮釋:包括寄養少年自立生活能力訓練需要寄養父母共同參與、寄養少年自立生活能力的培養並非是線性的養成、自立生活能力培養需要安置服務與安置後自立服務共同合作;二、寄養社工提供自立生活服務專業能力仍備受挑戰與批判:包括整體自立生活服務具有斷裂性、跨網絡間對於自立生活服務核心價值存有歧異、寄養社工仍難以與寄養父母和寄養少年建立平等之合作關係、寄養少年參與和表意權在自立生活服務中仍會被忽視、寄養社工缺乏提供身障寄養少年自立生活培訓知能。研究建議:一、政策層面:有自立生活服務與補助需更貼近少年需求、提升自立服務的服務量能、修正現行法規與政策對「自立生活」之詮釋和定義;二、實務層面:完整落實寄養少年的參與和表意權、提升寄養社工專業能力之培育、彙整各機構與跨網絡服務經驗進行交流。
  • Item
    成為父親的想望與實踐—男同志求子之路與生命歷程探討
    (2024) 蔡文僑; Tsai, Wen-Chiao
    本研究運用生命歷程觀點,探究當代同志父親從個人生命經驗與社會背景交織下所帶來的求子想望與實踐,並聚焦在代理孕母求子的個人經驗再到照顧的家庭經驗。本研究主要透過立意抽樣及滾雪球抽樣招募受訪者,研究透過深度訪談進行,合計與10組同志家庭中的同志父親訪談,其中2組為伴侶共同訪談;受訪者生第一胎的年齡平均為37.8歲,受訪的同志父親分別前往美國、泰國及俄羅斯開啟代孕生殖行動。研究資料先以敘事方式呈現不同時代同志父親求子的生命脈絡,接續再以主題分析方式進行分析。  研究發現同志父親在求子動機受到華人文化的影響,其一是家庭價值觀影響了父母對傳宗接代的期待,而同志父親在孝道觀念下為家庭價值觀帶來了延續;另一方面則是社會期待下的個人求子行動,同志父親認為成家生子生命發展下自然而然的念頭,也在穩定伴侶關係看見彼此對求子的共識,進而實踐個人對家庭圖像的建構。此外,光擁有求子動機並不足以實現為人父的想望,勢必得具有良好的經濟支持才能藉由國外代孕生殖實踐父職,臺灣代孕生殖尚未合法化的前提下,持續為同志父親求子的可能性帶來了限制。研究論述了同志父親前往不同國家代孕生殖的歷程,從中更可見仲介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倘若政府在相關法規制定尚未能落實對仲介的監督功能,顯然將影響到每一個準家長的權益與福祉。  同志家庭是現在進行式的家庭型態,研究建議政府應積極落實多元友善社會環境的建置,在性別平等的進步價值中,無論是現在的海外代孕生殖抑或是未來國內代孕生殖的合法,政府有責任透過社會工作的專業維護代理孕母、準家長以及孩子的福祉;面對代孕生殖此一高度倫理議題,在政策研議上應持續廣泛討論,更不該只是單純以生殖層面切入討論,而忽略社會觀點視角的實踐,應在去脈絡化的梳理進而關注不同群體的生養需求,才能落實福利觀點下對人的基本關懷;最後,期許臺灣代孕生殖的發展,能回應每一個國人在求子議題上的想望與實踐,才是真正進步價值的展現。
  • Item
    安置機構離院青年之社會資本初探
    (2024) 陳政廷; CHEN, ZHENG-TING
    過去的研究都指出安置機構離院青年的社會資本不足,安置機構照顧服務應持續建立安置機構離院青年的社會資本,但安置機構離院青年社會資本的樣貌都少有相關研究。故本研究作為初探式研究,目的是了解離院青年社會資本的樣貌、來源以及運用經驗,並訪談七名具有安置機構離院身份的青年,了解其離院至今的生活經歷、重要的關係的類型及維繫方式,及遭遇自立生活議題時使用社會資本的經驗。研究中發現,安置機構離院青年面對自立議題,如經濟、居住、就學、就業、情緒等,大都能仰賴其身邊場域的重要關係的援助,如原生家庭、安置機構、自立轉銜機構、學校、虛擬社群等協助,不少人在遭遇挑戰前即因身份而取得社會資源。而維繫的方式取決於關係緊密程度、文化性與個人特質。有部分受訪者仰賴網路與重要關係維持聯繫,亦有主/被動的取得網路上的社會資源。依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在政策方面,國家應積極追蹤青年離院後的概況,滾動式修正安置機構離院青年的自立政策,讓離院自立服務能夠貼近服務使用者的需求;在學校方面,建議提供校園支持計畫,以提升離院青年的學校社會資本;而安置機構相關工作人員方面,應積極使青年參與離院的轉銜會議及完善自立轉銜的照顧服務,期望能容納進安置機構離院青年的意見,以有計畫的形式維持與使用社會資本,幫助個人在自立生活中取得向上的機會與成功。
  • Item
    康復之家住民的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之研究
    (2024) 劉姿妤; Liu, Tzu-Yu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康復之家住民的康復之家服務使用經驗、社會支持及生活品質三者間之關係,並檢驗社會支持對康復之家服務使用經驗與生活品質的中介效果。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施測,共收集212位康復之家住民,問卷內容包含「個人背景資料」、「康復之家服務使用程度量表」、「康復之家居住之自主性感受量表」、「社會支持量表」、及「臺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所收集的資料透過 SPSS Statistics 29 軟體進行分析與假設驗證。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 康復之家服務使用程度情形,以居家生活自理服務的使用程度高於人際互動與社區適應的服務。 二、 康復之家住民的社會支持,以訊息性支持的最多,其次分別為評價性支持及協助性支持,而情緒性支持則最少。 三、 康復之家住民的生活品質以環境的評價最佳,其次分別為社會關係及生理健康,而心理的評價則最差。然而,比較NHIS的常模資料,康復之家住民的生活品質仍低於一般臺灣民眾。 四、 康復之家住民的整體康復之家服務使用經驗、社會支持皆與生活品質呈顯著正相關。 五、 整體階層迴歸模型對整體生活品質的解釋力達46.2%,「目前使用藥物的副作用」、「康復之家服務使用程度之人際互動與社區適應」、「康復之家居住之自主性感受」、「評價性支持」及「協助性支持」皆為整體生活品質的重要預測因子。 六、 康復之家住民的整體社會支持在整體服務使用程度及整體生活品質之間,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七、 康復之家住民的整體社會支持在整體自主性感受及整體生活品質之間,具有完全中介效果。 八、 康復之家住民的評價性支持在人際互動與社區適應構面、自主性感受及生活品質之間,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九、 康復之家住民的協助性支持在人際互動與社區適應構面、自主性感受及生活品質之間,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研究建議如下: ㄧ、持續增進康復之家人際互動與社區適應服務。 二、提倡康復之家管理方式以自主性為主。 三、持續提升專業人員所提供的情緒性支持及評價性支持。 四、發展減緩藥物副作用的處遇服務,且針對因藥物副作用不便的康復之家住民,給予支持協助,以提升生活品質。
  • Item
    共伴共行,互為彼此的光─精神服務領域助人工作者的互惠經驗
    (2024) 卓玉涵; ZHUO, Yu Han
    精神服務在後現代思潮的推動下,開展以優勢為基礎方法的助人工作,並呈現多元且在地化的樣貌。其中,助人工作者不僅扮演著重要的橋梁,其秉持的信念、價值、思考與行動,將影響服務輸出的質量。亦能於與精神康復者生命交會之際,促進彼此正向的影響與成長。故本研究關注助人工作者的主觀經驗,探究助人工作者運用優勢為基礎方法於精神服務領域的實務現況,以及於助人過程中與精神康復者互惠成長的經驗及歷程。本研究運用質性研究,採立意為主與滾雪球為輔的抽樣方法,邀請10位於在精神服務領域工作滿三年(含)以上,採以優勢為基礎方法進行社會工作的助人工作者進行一對一的深度訪談,瞭解其投入與精神康復者工作的互惠經驗。研究發現如下:以優勢為基礎方法就像是一趟動態的學習旅程,在條件上並不侷限於受過完整優點模式訓練的助人工作者,而更倚賴助人工作者主體的學習與增聞;儘管個人富有學理的知識,但更著重於助人工作者的主體參與意願希望感,並需借助個人在投入過程中的覺察與省思力,透過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帶動專業知能的昇華。互惠經驗發生的關鍵在於助人工作者採以優勢為基礎方法的行動。儘管一路就像是一趟循環辯證的征途,透過生命影響生命,與系統共同合作,在個人、關係與系統層面分別著力,助人工作者也在堅持實踐與相互照映下,為精神康復者、專業關係,以及助人工作者帶來的正向的收穫。而縱使在實務現場仍面臨結構層面、專業實務層面以及與人工作層面的挑戰,助人工作者仍提出可以從助人工作者的裝備、機構組織的建構、政策規劃的方向加以推動,以促進互惠經驗的發生。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從精神復健服務面、機構組織面、助人工作面、後續研究的方向,提出研究建議。
  • Item
    公設民營機構或委託服務方案社工督導的經驗歷程之研究
    (2024) 周玉婷; Chou, Yu-Ting
    在公設民營機構及委託服務方案中的社工督導,行政上除縣市政府與母機構的雙頭老闆,實務工作又身處三明治困境的為難狀態,在多重因素交互影響下,形成社工督導的人力流動與斷層之實務現況,難以留任。本研究係為探討曾任公設民營機構或委託服務方案社工督導之經驗歷程,其中所遭遇的挑戰、因應策略與期待,與影響其離職決定的考量因素,以及社工督導回顧歷程後,針對督導專業制度發展提出之看法與建議。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共邀請6位曾任公設民營機構或委託服務方案之社工督導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一、委託單位與承辦單位各有盤算:民間組織在承接公設民營機構及委託服務方案,多以利益層面考量為出發點,期待縣市政府提供可使用場館等硬體資源、經費挹注、專業人力增加,及提升母機構的競爭力和能見度、拓展服務範疇等,然提供給社工督導的支援卻多為不足。另社工督導在組織中被期待扮演多樣化角色,此外尚需應對政策與機構主管、受督導者、實務工作等至少三方壓力,導致高工時、高負荷,甚至出現身心症狀等實務現象。二、社工督導經驗歷程回應工作特殊性:在升任督導前多未接受相關職前培訓,致新手督導階段多需仰賴外部資源或自我尋求專業訓練,呈現欠缺培訓和支援,卻需快速到位的狀態;在經驗累積與逐漸上手、督導知能持續開展後,社工督導開始發展自我督導風格,處於多方期待需不斷協商和自我突破的中期督導階段;而在成熟期的督導階段,則需持續開發及發展自身資源;另工作和身心失衡,以及組織決定不再接受政府委辦等,為受訪者們的離職決定主要因素。三、健全培訓制度與發展支持性團體有其必要性:零裝備上任似乎成為實務界督導升任常態,因此受訪者們皆期待可建構完善的培訓和支持團體制度,及建立分級分類訓練機制、推展資深督導者的長期發展規劃,以增加社工督導久任之拉力。
  • Item
    脆弱家庭子女的復原力歷程探討-以長期參與教會活動者為例
    (2024) 黃郁茹; Huan, Yu-Ju
    近數年來,脆弱家庭成為衛生福利部重點服務的一部分。本研究關注長期參與教會活動對脆弱家庭子女的復原力所帶來的影響。研究呈現出脆弱家庭子女生活情境具有多重壓力,面臨著經濟、社會、心理等各方面的壓力。研究透過探討脆弱家庭子女的生活適應,呈現在適應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在家庭逆境當中,家庭、學校、社區等支持系統是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本研究特別針對長期參與教會活動在其生活中所帶來的保護效果及經驗感受更具體指出益處與挑戰。為了更細致且貼近研究對象的獨特性,研究選擇質性研究方法,並藉由立意取樣收集七位受訪者的資料。透過主題分析法,分析脆弱家庭子女在逆境中的風險樣貌,以及家庭 脆弱性對學校適應的干擾。研究發現,脆弱家庭子女在支持系統和資源的挹注,對於生活適應能力有促進的作用,也提升學習穩定和就業方面的成就,改善個人生活樣貌甚至有餘力協助家庭。現今,脆弱家庭子女因著就業後,過往經濟陷困的壓力都有明顯改善且抗風險能力明顯提升,呈現積極適應的生活樣貌。本研究進一步檢視教會在實務上對脆弱家庭子女的保護作用,並依據研究對象使用教會資源的實際經驗提出回應。這不僅讓資源使用者有機會表達並被理解其經驗感受,有助於社區資源或教會在服務內涵方面的優化。最後,這篇論文特別藉由脆弱家庭子女長期參與教會活動,突顯了社區資源在促進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方面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