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7
Browse
3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性別平權在家事調解中的實踐(2014) 張馨方; Chang, Sin-Fang我國地方法院家事調解制度施行已十餘年,近年來因民間團體和學者的倡導,家事調解委員的性別意識相當受到關注。家事事件涉及夫妻及其家庭的紛爭,身為中立、第三者的家事調解委員,在協助當事人的過程,對當事人所發生的紛爭的解讀和評估、促進溝通的過程,是否會因為性別差異而持有不同的標準和策略,若家事調解委員對當事人持有性別不平權的認知和態度,將有可能使得當事人在家事調解的運作過程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本研究欲探討台灣北區地方法院家事調解委員如何理解、處理與性別議題有關的實務議題,以及如何實踐性別平權。因此,研究者先於台北地區某地方法院觀察一位家事調解委員的實務工作,瞭解家事調解實務運作的過程,為期三個月,共10件。再以深度訪談的方式,訪談三位社會工作、兩位心理輔導及兩位其他專業背景之家事調解委員,共七位家事調解委員,彙整其在家事調解實務常見的性別平權議題,並描繪家事調解委員在不同的性別議題的實務經驗及工作策略。 本研究觀察的結果發現,家事調解委員在處理不同訴由的家事紛爭,雙方當事人衝突程度越高、紛爭越複雜,調解越不易。在調解過程,家事調解委員針對不同家事糾紛都需有足夠的性別平權知能,並同時給予對等的發言機會,適時地運用個別會談,以達到實質中立、公正的平權。而深度訪談的研究結果分成五個主軸:家庭性別角色分工、夫妻性關係、家屬紛爭、子女權益、剩餘財產分配進行討論。研究結果發現家事調解委員在不同家事紛爭議題會彰顯不同程度的性別平權意識。 一、 家庭性別角色分工、夫妻性關係、剩餘財產分配議題:家事調解委員性別解讀較具有性別平權意識,僅有少數幾位家事調解委員在特定議題的性別意識較模糊或難以實踐性別平權。 二、 家屬紛爭、子女權益議題:部份家事調解委員受傳統父權社會、生物論性別觀影響,展現較為不平權的性別意識。 最後,研究結論以家事調解委員的專業背景來討論,社工專業背景家事調解委員較具有性別平權觀,能理解後天社會對性別的影響,同理雙方當事人所處位置的處境,其他專業背景之家事調解委員則有些具有性別彈性化及平權思維,有些則在不同紛爭議題受傳統父權思維的影響,家事調解委員的性別平權意識程度仍受其專業所學影響。本研究建議未來家事調解訓練課程的規劃融入多元的性別議題,並對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其他建議。Item 青少年K他命使用與戒除行為之初探(2013) 溫元瑋; WEN,YUAN-WEI本研究之目的主要以復原力觀點來探討青少年戒除藥物之歷程。本研究主要的方式為使用立意抽樣之滾雪球抽樣,深入訪談五位青少年與兩位實務專家,研究發現如下: 一、青少年接觸K他命之原因,多半對於同儕邀請及青少年的好奇而開始嘗試使用。另,多數青少年認為K他命會帶來身體上的傷害,但尚未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仍使用K他命,且多數青少年認為K他命不具成癮性質。 二、在戒除藥物動機歷程上,依照青少年的狀況,青少年多是由於先被學校發現使用K他命需接受法律管束,而後,其父母、男/女友的勸戒與照顧,因此讓青少年走入戒除藥物的歷程。 三、在個人戒除藥物復原上,青少年產生的正向適應力包括轉換想法、自己告訴自己不要使用K他命、培養拒絕技巧與發展其他興趣,而外在支持資源包含家人關心、宗教信仰、重視健康。正向適應讓自己不使用的策略為減少接觸K他命的情境、降低自己因為使用K他命的負面連鎖傷害、培養出一套拒絕K他命的方式,以及對於自己的自尊與自信的提升。 綜合以上分析結果,建議持續增強青少年正向適應力的發展,以外在的正向互動刺激,增強青少年正向的調適能力,展現青少年逆境復原力。Item 學校社會工作者面臨倫理兩難經驗之探討-以中輟輔導為例(2012) 王幼蘭學校社會工作者進入實務場域中提供服務,常常因著問題的多元複雜性、服務對象的變動性,使服務提供的過程充滿不確定性,如何在不確定性中保障案主的權益、考量及評估案家的功能、整合社區相關資源、維持網絡單位間的合作關係等是學校社會工作者必須面對的挑戰。本文即探討學校社會工作者在提供中輟輔導的過程中面臨的倫理兩難,由於學校社會工作者服務對象以中輟學生佔多數,因此本文聚焦於學校社會工作者提供中輟輔導時面臨的倫理兩難。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以滾雪球抽樣的方式訪談新北市、臺北市、新竹市三個區域的學校社會工作者共十一位。研究發現學校社會工作者會面臨不同種類的倫理兩難,依其複雜度分為單一情境單一兩難、單一個案多重兩難、單一情境多重兩難;而影響學校社會工作者兩難抉擇的考量因素包括法律規定、倫理守則、倫理原則、倫理理論、實務智慧、專業團隊的合作程度、實務工作之考量等。學校社會工作者亦反思經驗兩難的過程,並對我國社會工作倫理守則的適用性提出看法。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包括修訂社會工作倫理守則、增加學校社會工作者參與專業訓練的機會、增加學校社會工作者尋求協助的管道、確立學校社會工作專業制度、重視養成訓練、增加學校社會工作者對個人價值的覺察等。Item 安置及教養機構離院個案就業歷程之社會排除經驗(2012) 陳思穎; CHEN,SZU-YING本研究目的是藉由離院個案就業歷程的探討,描繪出個案離院前的就業想像與準備,並進一步深入探究其就業歷程中所遭遇的社會排除經驗,及其因應排除的策略。在研究方法上,採取質性研究,針對九位曾因家庭失功能而進入機構安置者、現已結束機構安置,處於20歲以上至31歲以下青年階段之離院個案進行深度訪談,獲致研究結果如下: 一、安置準備階段的排除:安置服務在回應本研究離院個案的就業需求上,並無系統性地預先規劃與設計,且就業準備相當有限,尤其在職業性向探索與生涯規劃討論等面向較顯缺乏,致使其在不同性質的工作職場中一再轉換。 二、轉銜階段的排除:在不充足的準備下離院,使得個案離院前對於就業的認知與想法,即為經由就業是否可得到穩定的經濟來源,能否透過就業支應基本生活需要,此外未有其他過多的想像。顯示缺乏轉銜機制的緩衝與協助,離院個案一旦踏入社會,便得獨自承擔自立生活的種種壓力,因而不得不立即就業,使得生活機會與發展受到某種程度的限制。 三、進入勞動市場的排除:離院個案進入勞動市場即面臨多面向的社會排除現象-勞動市場的排除、教育機會的排除、就業政策的排除、家庭資源的排除以及個人條件的排除。 四、克服排除的策略:離院個案要擺脫就業歷程中各形式的排除處境,所採取的因應方式主要是依靠自己來解決;其次,則是尋求外在資源的協助,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社會支持網絡的機會與資源明顯不足。 根據上述的研究發現,本研究分別針對政府與雇主提出建議。在政府方面,提出制定完備的離院照顧政策、加強宣導民間企業提供離院個案穩定的就業機會,以及不安全就業的權益保障等建議;在雇主方面,提出改善對離院個案的錯誤認知,以及推行師徒制等建議。期政府與雇主共同努力,為離院個案建構友善的就業環境,使他們能有一個安全、公平、有發展性的勞動空間。Item 當遊民遇上社會企業─大誌雜誌對遊民的服務歷程及其影響之探討(2011) 陳良輔; CHEN, LIANG-FU大誌雜誌(TBI,The big issue)目前在英國、日本等十個國家發行,以社會企業的模式協助遊民,透過遊民販售雜誌,提供遊民一份工作的機會。而台灣大誌雜誌於2010年4月份從英國授權引進發行創刊號,本研究探討大誌雜誌對遊民的服務歷程及其影響,並提出對大誌雜誌的建議和發展方向,期待能夠協助更多的弱勢遊民,進而解決社會問題,促使社會更加美好。 本研究運用質性研究,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總共訪談12位受訪者,包括台灣大誌雜誌的3位工作人員,以及在台北地區販售雜誌的9位遊民販售員。從自我效能和增強權能的理論觀點分析遊民的販售經驗與服務成效,結果發現遊民販售雜誌的過程經驗到相信及發揮自己的能力、學習運用販售技巧、感受到正向的情緒經驗、人際互動經驗與能力、販售困境與因應方式等內涵。至於大誌雜誌的服務成果,包括1、目前穩定參與販售雜誌約50位遊民,遊民月平均收入約一萬元;2、受訪者對於大誌雜誌的工作感到滿意,並且想要繼續賣下去;3、販售大誌雜誌可以滿足遊民的生理需求,改善其居住與生活環境,增加安全感,使其自力更生、獨立生活,提升其自信心,讓其感到生命希望、掌控感與目標,及降低社會對遊民的負面刻板印象。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針對大誌雜誌、遊民販售員和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Item 安置機構「家」的意義建構:歷經長期機構安置之離院個案的經驗詮釋(2011) 余姗瑾; Shan-Ching, Yu本研究之目的在於了解安置機構這個替代性的「家」對於曾歷經長期機構安置之離院生的「家」意義,以及安置經驗對「家」想像的影響,並在了解後提出相關政策及實務建議。研究將「家」意義分為經驗家及理想家兩個層次和「House」、「Family」、「Home」三個概念,以基礎質性研究為研究方法深度訪談九位在青少年前期即進入機構、至少經歷兩年機構安置的離院生,獲致結論如下: 一、As a House:各機構確實朝著家庭式照顧的理念前進著,但因為模糊的家屋與廳室界線、缺乏空間擁有權以及有限的物品使用權,讓安置兒少與他們所生活的家屋,呈現出某種程度的斷裂,只能透過創造可能的私人空間,增加自己和這個家屋空間的互動。 二、As a Family:即便在理論上可以因著依附發展是多重且持續、並藉由安全堡壘的型塑將機構內的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建構為互相許諾且分享的類家人,但在受訪者的經驗中,要發展出穩定且安全的依附關係並不容易。除了依附的展開並非必然、是需要特意去營造之外,機構生活中缺乏足夠的安全經驗也影響著被照顧者與照顧者雙方的依附發展。 三、As a Home:透過規律的生活、制式的作息表以及和同儕共同重塑規則之過程讓這些安置兒少在機構生活中經驗到「在家感」,對機構的共同回憶也讓這些離院生產生對機構家認同,不過,社會大眾對家以及機構的刻板印象,是他們在建構機構在家感與家認同的一大挑戰。 四、安置經驗對家想像的影響:從受訪者的理想家定義中,可以發現他們對於擁有長期陪伴、互相許諾且共享之家人的共同期待,這也許可以被歸因於在過去生活經驗中的匱乏。此外,在已建立再生家庭之受訪者的經驗中,安置兒少的身分確實會在新婚時讓雙方對彼此有些刻板印象,但在機構中培養出的家務能力也讓他們在經營生活時感到遊刃有餘。 根據以上結論,本研究分別針對家屋空間、類家人關係以及家感受提出建議,最後,在對機構式安置服務的整體建議上,除了建議機構應提供一個最適兒少生長的家庭氣氛、讓安置兒少可以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成長以及朝向團體家庭模式前進外,也建議政府應在強調落實家庭式照顧理念之際,同時充實其他類型的安置資源、推廣收出養服務,使我國的兒少保護系統更能回應「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一個安全而永久的家庭(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指南)」這樣的理念。Item 社工人員之勞動條件、人際關係及離職傾向之研究(2015) 鍾伊玲本研究之目的在檢驗社工人員勞動條件、人際關係及離職傾向之間的關係。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採取分層便利抽樣方法,以全台灣所有公私部門社會福利服務組織,組織內所有在職的社工人員為研究對象,實際回收330份問卷。問卷內容共分為人際關係量表(包含案主關係量表、主管關係量表及同事關係量表)、勞動條件量表、離職傾向量表與背景變項四部分。所蒐集之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階層回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發現:社工人員的勞動條件屬於中等程度的勞動條件感受,認為組織在『解雇保護與特別休假』的相關規定較為完善,尤其是特別休假與產假。其次,社工人員覺得與案主、主管及其他非社工同事之間的關係尚可,與社工同事間的關係良好。社工人員整體之離職傾向屬於中等程度之情形。未婚的社工人員離職傾向高於已婚的社工人員;機構服務年資滿1年至未滿6年的社工人員離職傾向高於年資未滿1年的社工人員;主管有社工相關學歷的社工人員離職傾向比沒有的低。 至於勞動條件、人際關係與離職傾向三者間的關係如下: 一、組織在薪資收入、不加班與正常休假、解雇保護與特別休假之條件越好,社工人員的離職傾向越低。 二、社工人員的案主關係承諾越高,離職傾向越高;主管關係越好,離職傾向越低。 三、主管關係在勞動條件的薪資收入、解雇保護與特別休假與離職傾向間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實務層面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期使社工人員的勞動條件及人際關係議題受到重視,進而降低流動率。Item 聽常父母的心理調適與聽損子女的溝通經驗(2014) 陳怡旬每一位聽損孩子的出生對家庭的影響都相當鉅大,而為了適應,父母親必然會經歷一段曲折的歷程及心理變化,此外,由於聽損兒童的聽能及語言發展較常童為慢,因此聽常父母如何與聽損子女溝通機將更顯重要。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聽常父母生下聽損子女的心理調適歷程及之溝通經驗,以質性研究的深入訪談方法蒐集資料,共有四位子女已就讀國小階段的聽常家長參與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一)家長在發現子女有聽能損失時,其心理經驗是懷疑、否認、難過,但願意積極配合輔具配戴並進行聽能復健。(二)在語言溝通方面,受訪者之聽損子女皆以學習口語為主,但家長認為手語、口語和書面語三者對聽損子女在溝通、學習上皆重要,建議以多感官學習為佳。(三)聽損子女在家中的日常生活互動皆能以口語表達其需求,但主要照顧者仍須做為子女與家中其他成員的溝通橋樑。(四)聽損子女在校的學習、同儕互動皆以口語溝通為主,但仍需輔以視覺提示,此外家長認為子女在升高年級時課業已有明顯落差。(五)適應良好之聽損兒童的家長在心理調適過程中出現樂觀、積極、勇敢、堅強等特質。(六)適應良好之聽損兒童的家長能強化聽損子女的自我概念、親密的親子關係、手足間的互動並對未來抱持希望等。Item 原鄉部落社工專業實踐經驗-以台灣東部Pinaski部落為例(2011) 謝欣芸本研究是以漢人研究生的身分進入原鄉部落,並探討三種不同族群背景的部落社工為主軸,分別是原住民籍社工員、在地的原住民籍社工員、漢籍社工員,理解不同族群身分的社工員在原鄉部落的工作經驗,因此,透過本研究想要探討以下幾個關於原鄉部落社會工作實踐的現象:不同族群身分社工員的部落社會工作實踐經驗、不同族群身分社工展現的助人關係和社工實務樣貌、族群背景與社工員展現的文化能力樣貌。 在文獻部份,先探討原住民族在日據時代和國民政府時代所遭受的壓迫和剝削,從過去的族群歷史導致原住民族對漢族的不信任,轉移在原住民案主對漢籍社工員的身上,因此漢籍社工員不容易獲得原住民案主的信任,衍生出族群身份配對的觀點,意旨以同種族的社工員服務同種族的案主,認為可減少彼此的語言和文化的隔閡,且人們普遍認知,只要是與案主為同種族的社工員,其文化能力應該比較高,在種種的考量下,族群身份配對的觀點被認為是較好的服務方式配對,但過度強調族群身份配對卻有可能導致原漢二元主義,讓人們掉入族群身份配對的美好想像。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和參與式觀察法進行資料收集,一共訪談了七位原住民籍社會工作者和四位漢籍社會工作者,以現有或曾經擁有原住民部落社會工作實務經驗,並修習過20學分的社工專業知識訓練,或是社會工作相關科系畢業者為主要訪談對象,訪談結果顯示,不同族群身份的部落社工,其文化能力各有不同的表現,且刻意的強調以同族群的社工服務同族群的案主,容易讓社工員產生文化(服務)盲點,此外,在地的原住民籍社工員因為居住於服務的部落裡,令工作時間難以切割、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原住民案主的過度依賴。最後研究者發現,儘管不同族群背景的部落社工有其優點和缺點,但彼此是相互協助的夥伴關係。Item 社會工作者網際網路運用狀況調查-以提供少年服務之社會工作者為例(2011) 蘇嘉鈴; Chia-Ling SU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了解提供少年服務之社會工作者的網際網路實際運用狀 況、影響網路行為之因素和運用網際網路於社會工作時所遭遇之困難。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採普查的方式,以全台灣共191 位提供少年服務之社會工作者為研究對象,問卷採用自編式問卷,問卷內容包含四個部份。第一部 份是調查機構的網路環境與使用狀況。第二部份是用來調查社會工作者在目前機 構網路使用狀況的程度。第三部份是用來調查社會工作者對於使用網際網路的真 實想法或感受及使用網路的動機。第四部份則是詢問社會工作者的基本資料。所 蒐集的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pearman's rho 等級相關、Pearson 相關及階層迴歸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發現社工員的上網時數偏高,社工員於非上班時間平均每日上網時數 以兩小時以上未滿三小時為最多,而上班時間則是以五小時以上為最多。但進一 步測量各項網際網路功能的使用程度時,發現使用程度偏低,在各個功能之中, 以資訊傳遞及查詢功能的使用程度為最高,其次為社交性功能,互動性功能再次 之,而娛樂性功能為最低。至於社工員在各項工作中的網路使用程度,亦偏低, 在各項工作中,以進行搜尋資訊與倡導的工作時,使用網路的程度最高,其次為 個案工作,而團體工作為最低。至於影響社會工作者網際網路使用狀況之因素如 下: 1.影響社會工作者網際網路功能使用程度之因素 (1) 在各項影響資訊傳遞及查詢功能的使用程度之因素中,以工具性動機最具影 響力。 (2) 在各項影響社交性功能的使用程度之因素中,以網路使用之限制程度和娛樂 性動機最具影響力。 (3) 在各項影響娛樂性功能的使用程度之因素中,以娛樂性動機最具影響力。 (4) 在各項影響互動性功能的使用程度之因素中,以網路態度的自主學習層面最 具影響力。 2. 影響社會工作者運用網路於各項工作項目中之網路使用程度 (1) 在各項影響網際網路於個案工作的使用程度之因素中,以工作內容數量最具 影響力。 (2) 在各項影響網際網路於團體工作的使用程度之因素中,以網路態度的績效認 知最具影響力。 (3) 在各項影響網際網路於搜尋資訊與倡導 的使用程度之因素中,僅有網路態度的自主學習具影響力。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針對實務界以及教育界提出各項建議,以協助提供 少年服務之社會工作者能順利運用網際網路於社會工作之中,進一步促進提供少 年服務之社會工作者網路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