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7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精神障礙者家屬之照顧經驗(2013) 郭芬如; Kuo,Fen-Ju本研究基於以往相關研究較著重以專業者的角度去看照顧者的困難、需求和適應問題,並甚少關注精神障礙者主要照顧者–家屬,因此嘗試回到精神障礙者家屬的視角來理解精神障礙者家屬照顧經驗的深層內涵,希冀於此將家庭照顧經驗的話語權重新回歸到精神障礙者家屬手中,以還原精神障礙者家庭照顧的圖像。 其次,研究者在相關文獻的閱讀中理解到,「照顧」對照顧者而言,並非只是責任壓力、情緒調適、生活協助等任何一部分的單一切分,或是對照顧負荷的單純指涉而已,更是基於家屬與精神障礙者之親屬及照顧關係,以及家屬對精神障礙者的關照(caring)與承諾,形成家屬在照顧中既是操煩又是牽掛的複雜經驗。加之精神障礙者奇異的生活世界,與社會對家屬照顧的主流價值觀與期待,共同組構出複雜的照顧實況。故此,本研究希望能透過家屬在照顧經驗中的自我敘說與詮釋,以描繪精神障礙者家屬照顧經驗的底蘊。 因此之故,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和田野觀察作為資料蒐集方法,以敘說和對話來傾聽家屬對照顧歷程與意義之解釋,呈現出家屬與精神障礙者在關係中的責任、承諾、愛與牽掛,以及照顧關係的拉扯、切近或鬆動的過程。於是,研究者在第四章和第五章,透過受訪者的經驗敘說,鋪陳出受訪家屬照顧座落之不同位置,和照顧的七個內涵與照顧關係的互動變化。第六章帶出家屬在遭逢小群和走入集體的故事。第七章則透過回視隱身於研究場景的研究者多重自我(multiple selves),反省研究過程中與受訪家屬的互相照見與話語交織,可說是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建構了受訪家屬對照顧的詮釋,而受訪家屬亦建構了研究者對精神障礙照顧的理解,故得以從「己群」的角度勾勒出精神障礙家屬集體的實踐路徑;再藉由鉅視環境裡政府和社會工作的服務對比精神障礙族群之需求,揭露家屬為何要走入小群和集體的背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