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3
Browse
10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中生飲酒者與未飲酒者在生活狀況上之比較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0-12-??) 姜逸群; 黃雅文本研究利用自填式問卷進行調查,共分析了臺灣地區國中生5956人,以了解國中生的飲酒情形及飲酒者與未飲酒者之間有關生活狀況的比較。結果如下: (一)國中生的飲酒情形,每個月至少喝1-2次以上者約佔15%。並且全體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在未來六個月內有飲酒的意向。 (二)在飲酒者與未飲酒者之間有關生活狀況的比較,將其分成人際關係滿意度、生活滿意度、生活態度和規則性及社會偏離感與孤立感進行檢討。結果發現飲酒者 在人際關係滿意度、生活滿意度幾乎皆較未飲酒者感到不滿意。另外,在生活態度和規則性及社會偏離感等項目上,飲酒者在飲食、睡眠上表現出較沒有規則性,並 且在身心上較易感到疲憊與陷入谷底。在社會偏離感與孤立感上,飲酒者會有想做讓父母訝異的事情、過自由不受拘束的生活、感覺生活單調與無聊等事情。Item 台北市國中生自尊、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相關性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6-06-??) 賴香如; 李碧霞; 吳德敏; 趙國欣; 呂昌明; 卓俊辰; 蔡雅惠; 陳美昭本研究目的在了解台北市國中生自尊、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現況,以及其間的關係。研究母群為九十三學年度就讀台北市公立國中七、八年級學生,採多階段分層隨 機抽樣,抽出六行政區12所學校,48班學生,採結構式問卷為工具收集資料,有效樣本1,343名,回收率為99.41%。所得資料以t檢定、卡方檢定、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整體自尊、身體自尊與社會自尊皆屬中間偏正向;男生身體自專高於女生;而女生社會自尊高於男生。七年級的身體自尊高於八年級。BMI過輕者 的整體自尊、身體自專和社會自尊均高於正常者及過重者。 二、研究對象的身體意象呈現中間偏正向,男生外表適應低於女生,其餘六因素約顯著高於女生。 三、研究對象中44.5%從事規律運動,且男生高於女生,七年級高於八年級。 四、除了女生之外表適應與整體自尊、身體自尊無關外,男、女的整體自尊、身體自尊、社會自專與身體意象均呈正相關。 五、不論男、女,規律運動者的整體自尊、身體自尊與社會自尊皆高於無規律運動者。經常與他人一起運動的男生,其身體自尊和社會自尊高於獨自運動者。經常與 他人一起運動的女生之身體自尊高於獨自運動者。 六、有規律運動者的身體意象較無規律運動者高;經常與他人一起運動的男生除了健康評價,其餘身體意象六因素均高於獨自運動者。Item 國中生死亡教育介入成效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2-12-??) 黃禎貞本研究發展與設計之國中生死亡教育課程與死亡教育成就評量表,目的在於了解死亡教育課程對國中生之生死覺識、死亡概念、失落概念、生死態度與生命意義的影 響。 本研究採用「2×3二因子混合設計」,以國鞏生為研究對象,依研究所需選取臺北市甲國中學生4班,共114人,以班為單位,隨機分派2班為實驗組(57 人)、2班為對照組(57人)。實驗組參與為期4週,4個單元8堂課的死亡教育課程,對照組在介入期間則沒有參與任何死亡教育課程。實驗組與對照組同時以 研究者所編制的「死亡教育成就評量表」在教學介入的前一週進行前測、教學介入的後一週進行後測。後測結束後一個半月再進行追蹤測驗。 資料蒐集與分析以SPSS 10.07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相關分析,採用多變項共變數分析,以前測為共變量(α=.05)進行研究假設的考驗,由研究結果與討論歸納出本研究死亡教育教 學介入之重要成效如下: 一、死亡教育能提升國中生的死亡教育成就表現。 二、死亡教育能提升國中生的生死覺識、生死態度、生命意義,而且隨時間生死覺識、生命意義感仍維持相同效果。 研究者針對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且提出建議以供未來研究與實務應用上之參考。Item 國中生的社會技巧、個人能力與飲酒行為之初探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4-06-??) 黃春太; 姜逸群; 黃雅文; 張寶仁本研究旨在討國中生的社會技巧、個人能力與飲酒行為關係。研究對象為臺南縣二國中一、二、三年級學生,採用分層叢抽樣法,抽出21個班級的學生為樣本,有 效樣本為830人,施測時 間是九十一年十二月至九十二年一月。 結果發全體受試者的社會技巧平均得分在中上程度,女生的社會技巧顯著高於男生;就年級而言,一年級的社會技巧顯著高於二、三年級。依各分項來看,在人際扶 持、社交認知、權威行為等變項,女生顯著高於男生。在人際扶持、權威行為、溝通表達等變項,一年級顯著高於二、三年級。 女性在學業成就顯著高於男生。男生在違規行為顯著高於女生。自尊變項,一年級顯著高於二、三年級。自我效能隨年級升高而降低,且達顯著差異。 權威行為愈差、溝通表達愈好、違規行為愈多、自我效能愈低,則愈有飲酒行為。這些變項對飲酒行為的解釋力為31.4%。 根據研究發現,建議加強國中生的社會技巧練,提升自我效能,加強自尊教育,並對有違規行為的學生加強輔導,以減低飲酒行為。對於未研究方向,建議繼續探討 社會技巧、個人能力變項內涵,並針對不同地區的國中生進行研究。Item 臺北市某國中學生運動社會心理、身體意象與規律運動相關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6-12-??) 陳美昭; 賴香如本研究在探討國中生運動社會心理、身體意象與規律運動行為的現況,以及三者的關係。以分層隨機方式自就讀於台北市某國中的七、八年級學生中選出12班,並 採自填結構式問卷為工具收集資料。有效樣本377人,回收率98.95%。所得資料以百分比、平均值、t檢定、卡方檢定、邏輯斯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 重要發現如下: 一、男生規律運動比率高淤女生(54.6%:45.4%)。 二、規律運動者的運動自我效能、知覺運動利益、運動社會支持和運動享樂感均高於無規律運動者;相反地,無規律運動者的知覺運動障礙高於規律運動者。 三、有規律運動的男生外表評價、體能評價、體能適應、健康評價、健康適應與身體滿意度皆高於無規律運動的男生。有規律運動的女生體能評價、體能適應與健康 適應高於無規律運動的女生。 四、在調整個人背景變項的影響後,運動自我效能可有效預測男生的規律運動行為(OR=3.09, 95% C.I.=1.94~4.93);健康適應(OR=1.97, 95% C.I.=1.06~3.66)則是女生規律運動行為的預測因素。Item 臺北市公立國中學生求醫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0-12-??) 姚友雅; 賴香如本研究主要根據Andersen的醫療服務利用行為模式,探討臺北市公立國中學生的求醫行為,並分析模式中的傾向、能力和需要等三類因素與求醫次數間的關 係。 本研究以臺北市公立國中一、二年級全體學生為母群體,採多步驟抽樣法選取調查樣本,並利用自填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共得有效樣本733人。所得資料以描述性 統計、卡方檢定、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及複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所得重要發現如下: 一、研究對象在調查前半年內的求醫次數,以1-2次較多,約佔四成;其次為3-4次,有近三成;有一成右的對象求醫次數在七次以上;而僅僅一成以下的學生 半年來未曾求醫。 二、在Andersen的醫療服務利用行為模式的傾向因素中,認為中醫效果越好者,求醫次越多;認為信仰療法效果越好者,求醫次數越少。 三、在能力因素中,住家附近醫療單位數目越多者,求醫次數越多。 四、關於需要因素與求醫行為的關係,可發主觀覺知健康狀況越差者,求醫次數越多;健康問題發生次數越多者,求醫次數越多。 五、以傾向因素、能力因素、需要因素來預測臺北市公立國中學生的求醫次數,結果發現中醫信念、信仰療法信念、住家附近醫療單位數目、主觀覺知健康狀況和健 康問題發生次數等五個變項可以有效預測,其解釋力達總變異量的19.6%。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普遍設置青少年門診、提昇家庭醫師的青少年專科知能、教導國中生正確的保健與求醫觀念等建議,作為未來國內推動完善的青少年醫療保健工 作之參考。Item 屏東縣國中學生對嚼檳榔之知識、態度及嚼食行為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2-12-??) 鄭斐芬; 李景美本研究旨在探討屏東縣國中學生對嚼檳榔的知識、態度及行為的情況。研究對象為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屏東縣公私立國民中學學生,以比率機率抽機法抽出有效樣 本數1,022人,以團體自填問卷的方式收集資料。 研究結果發現12.8%的學生曾經嚼過檳榔,男生(19.1%)高於女生(6.2%)。年級方面,以二年級最多(16.9%),其次為三年級 (13.5%),一年級最少(8.2%)。受測學生在知識測驗的答對率約七成,大部份的學生傾向不贊成嚼檳榔。家人與同儕嚼檳榔的情形、家人與同儕對檳榔 的態度、及取得檳榔的容易程度,均是否嚼食檳榔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建議檳榔防制教育應擴及家庭及社區;教育單位應制定一套完整的檳榔防制教育計畫,並在各級學校中進行實驗研究。Item 臺北市某國中學生自尊與相關因素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7-06-??) 鄭方媛; 賴香如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生的自尊現況,及其與個人因素和環境因素的關係。採橫斷式調查設計,從台北市某國中七、八年級學生,每年級隨機選取6班382名為對 象。再以結構式問卷為工具、集體填答收集資料,有效樣本374人,回收率97.9%。統計方法有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和多元迴歸分 析。主要發現如下: 1、研究對象整體自尊和自尊五組成要素均為中間偏正向。自尊組成要素得分高低依序為歸屬感、使命感、能力感、安全感及自我感。 2、學業成就、父母教育程度與整體自尊有關。部份個人因素、環境因素與自尊五組成要素有關。 3、學業成就、父親教育程度與重要他人情感關係能顯著預測男生的整體自尊和自尊五組成要素,解釋量在24.4%-39.5%間。 4、學業成就、生理成熟度、父親教育程度及重要他人情感關係能顯著預測女生的整體自尊和自尊組成要素中的安全感、自我感、歸屬感和能力感,解釋量在 27.0%-37.4%間。最後,依據結論建議學校推展國中生自尊提升教育時,可從自尊五組成要素著手,並結合家長共同推展已提升效果。Item 桃園縣國中生外表取向、身體滿意度與飲食行為(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7-06-??) 曾美娟; 高毓秀; 李裕菽本研究的目的在瞭解桃園縣國中生外表取向、身體滿意度與飲食行為之現況,探討影響外表取向、身體滿意度與飲食行為之個人背景因素,以及外表取向和身體滿意 度分別與飲食行為之相關情形。以桃園縣國中生為研究對象,採隨機集束抽樣法,隨機抽出四所學校,各校各年級隨機抽出一班,共十二個班級為施測對象,有效樣 本為427名。研究工具為外表取向量表、身體滿意度量表與飲食行為量表,另收集個人背景資料。研究結果如下:(一)國中生外表取向的得分為3.33分 (SD=1.15),對於身高、體重與身體各部位最不滿意度的是體重,均衡飲食狀況以牛奶和水果的攝取最差,高熱量食物攝取頻率以含糖飲料及休閒食品最 多。(二)在本研究所選取的個人及其背景資料包括性別、年級、身體質量指數與父母親教育程度等因素當中,影響外表取向的是性別與父親教育程度;影響身體滿 意度的為性別、年級與身體質量指數;影響飲食行為的是性別、年級與父母親教育程度。(三)外表取向及身體各部位滿意度與均衡飲食狀況呈正相關 (r=.157, p<.01; r=.152, p<.01) 和低熱量攝食技巧亦為正相關 (r=.175, p<.01; r=.129, p<.01) 而與高熱量食物攝取頻率呈負相關 (r=-.097, p<.05; r=-.133, p<.01)。Item 多元自尊構念對國中生健康促進行為之影響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6-06-??) 黃禎貞; 林世華本研究目的在瞭解多元自尊對國中生健康促進行為的影響,並且分析多元自專與健康促進行為的相關結構,以作為未來健康促進行為介入與自專教育的參考依據。 本研究就嘉義縣所有國中,採分區叢集隨機抽樣方式,選取16班,共481位學生為研究對象,以青少年自尊量表與青少年健康促進行為量表為研究工具,得有效 資料458份。所蒐集的資料採用典型相關分析,並以α=.05為顯著考驗水準。 由研究結果發現,自尊與健康行為之問具有典型相關存在,其相關結構分述如下: 一、自尊越高,則越致力於健康促進行為。 二、人際能力感越高者,則越能落實人際支持行為。 三、身體能力感與生理價值感越高者,則越能落實運動行為。 四、外在認可越低與生理價值感越高者,則越能履行營巷行為且壓力管理也越好。 五、生理價值感越高者,則越能落實運動行為與營養行為。 六、內在評價越高者,則越能落實責任行為與運動行為而且其壓力管理也越好。 本文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且對未來的研究與應用提出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