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臺灣巨波眼蝶亞種間之系統分類問題探討
    (2024) 陳璋臨; Chen, Zhang-Lin
    臺灣的蛺蝶科(Nymphalidae)內截至目前已記錄13個波眼蝶屬(Ypthima)物種(Hsu et al., 2021),其中巨波眼蝶(Ypthima praenubila)為體型最大且唯一一年一代(Univoltine in occurrence)的物種。本種過去被依體型大小分為臺灣北部亞種ssp. kanonis以及臺灣中南部亞種ssp. neobilia,然而除體型外,兩者間的生活史、成蟲翅紋差異與分子生物學等相關證據尚未被進一步探討比較。本研究分別以野外捕獲雌蝶進行人工採卵飼育、檢視不同地區成蟲之形態、利用Natsumushi軟體(Tanahashi&Fukatsu, 2018)進行翅紋形態分析以及檢視不同地區族群間粒線體DNAcox1片段是否存在不同結構組成,以探討兩亞種現行之分類處理是否適當。結果顯示兩亞種間在生活史、成蟲形態與分子生物學特徵上皆呈現高度相似,並未有明顯差異,因此ssp. neobilia應處理為ssp. kanonis之同物異名。此外本研究亦比對了ssp. kanonis和ssp. praenubila間粒線體DNA之親緣關係差異,結果顯示臺灣之巨波眼蝶應可視為一獨立物種。
  • Item
    尾蜆蝶於臺灣的系統分類問題
    (2016) 林文傑; Lin, Wen-Jieh
    依照現行分類處理,蜆蝶科之銀紋尾蜆蝶(Dodona eugenes)有七個亞種,其中兩個亞種分布於臺灣:分別為北部的 ssp. formosana 以及中南部的 ssp. esakii,兩者僅在體型、翅紋以及寄主植物利用有少許不穩定的差異。除臺灣的亞種級的分類問題外,銀紋尾蜆蝶複合群(D. eugenes species complex)亦存在許多分類疑問。本種過去缺乏亞種間及近緣種間的比較,對於兩亞種如何共存於臺灣以及臺灣族群的分類地位皆尚未釐清。本研究以寄主植物利用、生殖器形態及粒線體DNA、核DNA序列等特徵檢視銀紋尾蜆蝶於臺灣的兩亞種是否存在分化,並取樣尾蜆蝶屬12種17個分類群,藉粒線體DNA、核DNA序列建構譜系關係及比較其生殖器形態特徵以釐清本屬各分類群之親緣關係。結果顯示銀紋尾蜆蝶於臺灣的兩亞種在寄主植物利用、生殖器形態及序列特徵皆無差異,ssp. esakii應為ssp. formosana之同物異名。尾蜆蝶屬成員之親緣關係樹與生殖器形態高度一致,銀紋尾蜆蝶呈一多系群,臺灣族群的姊妹群應為大斑尾蜆蝶(D. egeon)。基於粒線體DNA、核DNA序列及生殖器形態等特徵之差異,臺灣的尾蜆蝶應當視為一異於銀紋尾蜆蝶之獨立物種,並應提升為種級階層:Dodona formosana stat. r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