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Browse

Recent Submissions

Now showing 1 - 5 of 798
  • Item
    中藥配方顆粒劑B307對運動與代謝的影響
    ( 2021) 莊泰源 ; Chuang, Tai Yuan
    人類使用草藥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長期以來亞洲人也經常使用中草藥來治療各種疾病。在臺灣,近年來也開始用現代科學的角度研究中草藥對身體功能的影響。目前已有許多研究結果顯示:中草藥能夠增促進改善運動期間代謝功能的調節以及增進運動的表現。因此,中草藥的應用也漸漸受到運動科學領域的重視。本論文以人參、丹參、五味子、麥門冬等四種中草藥組成的中藥配方顆粒劑B307作為增補劑,利用細胞與動物模式,探討中藥B307對運動表現與代謝功能調節的影響。論文第一部分實驗首先利用SH-SY5Y人類神經瘤母細胞與H9c2大鼠心肌细胞模式,檢視B307對神經與心肌細胞放電表現與細胞內鈣離子流的影響,實驗結果發現B307處理會顯著增加SH-SY5Y神經細胞放電表現與H9c2心肌細胞的鈣離子內流強度。論文第二部分實驗使用鴿子離體胸大肌模式,檢視B307對鴿子離體胸大肌的收縮力量與疲勞曲線的影響,實驗結果發現鴿子餵食中藥B307二週後,離體胸大肌的收縮力量與疲勞曲線明顯大於空白處理的鴿子胸大肌,而且較不容易產生疲勞。綜合實驗第一、二部份結果,說明B307可以透過增加神經細胞放電表現與心肌細胞鈣離子內流來增強鴿子胸大肌的運動表現。論文第三部分實驗使用去甲狀腺大鼠作為實驗動物,檢視餵食B307後,是否可以明顯改善代謝功能低下的症狀?實驗結果發現甲狀腺大鼠餵食中藥B307二週後,可以有效緩解大鼠甲狀腺切除引起的心肺運動功能障礙,實驗第三部份結果說明B307可以作為緩解甲狀腺切除引起的心肺運動功能障礙的替代醫療。綜合上述結果,我們認為以人參、丹參、五味子、麥門冬等四種中草藥組成的中藥配方顆粒劑B307,應該可以作為增強運動與代謝生理功能的增補劑。
  • Item
    使用元轉錄組估計後生動物的多樣性:從基因到族群
    ( 2022) 羅馬克 ; Mark Louie Lopez
    元轉錄組學是一種高通量測序方法,藉由通過隨機測序特定環境條件下樣本的 RNA序列(信使 RNA [mRNA] 和核醣體 RNA [rRNA])獲取群落的轉錄組信息(第 1 章)。在後生動物群落研究中(如浮游動物研究)使用元轉錄組學並不常見也沒有得到嚴格的驗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根據生態學代謝理論 (metabolic theory of ecology)和生長數率假設 (growth rate hypothesis),我們提出了一個理論框架來驗證 RNA序列豐度(mRNA 和 rRNA)的異速增長(allometric scaling)。納入影響RNA 產生的因子作為群落多樣性的指標,例如來自元轉錄組學的 RNA 序列讀數通過下一代測序技術可以為代謝率、能量通量和含高磷的RNA 流動提供理論基礎建立模型(第2 章)。基於 PCR 的方法, 我們使用基因組 (gDNA) ,互補 DNA (cDNA) 擴增子以及形態學來估計模擬群落的物種多樣性和組成, 測試並比較了利用元轉錄組學作為表徵浮游動物群落的方法。結果顯示元轉錄組學提供了更好的物種豐富度和組成估計且與利用形態學估計的結果相似(第 3 章)。最後,於翡翠水庫採集的樣本做進一步測試,結果顯示物種多樣性的估計在生物和技術重複之間是一致的。利用元轉錄組學可以檢測數量較少的分類群,並同時解決形態分析所需的繁重工作和分類學專業知識(第 4 章)。在模擬群落和野外樣本中, 利用RNA 序列讀數整合異速增生有助於提升 RNA 序列讀數與物種數量之間的相關性。總體而言,這項研究為在群落生態學研究中使用元轉錄組學提供了一個定量模型,並展示了其作為監測浮游動物群落多樣性的工具的優勢(第 5 章)。
  • Item
    水稻葉綠素缺失突變株之葉綠素新陳代謝之研究
    ( 2021) 阮明可 ; Nguyen, Minh Khiem
    none
  • Item
    中藥複方製劑芍藥甘草湯和Coumarin-chalcone衍生物在Tau蛋白易聚集表現之阿茲海默氏症細胞模式中之療效
    ( 2022) 林德嫻 ; Lin, Te-Hsien
    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 AD)為一種進行性且不可逆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受損的記憶和認知能力會逐漸失常最終造成身體功能的完全喪失。AD病人腦中最主要的特徵為不正常的Amyoild β與Tau蛋白聚集形成的老化斑塊(Senile plaque)和神經纖維纏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s)。神經纖維纏結主要組成是高度磷酸化的Tau蛋白,而Tau蛋白的病變不僅在AD病人,也在許多Tauopathy中見到。在大腦中由於錯誤折疊形成的蛋白堆積,引發許多病理事件,例如氧化壓力、神經發炎,或是與神經細胞功能相關的訊息傳遞障礙,降低神經細胞存活。本篇研究主要是利用人類胚胎腎細胞HEK-293和神經纖維瘤母細胞SH-SY5Y,表現易聚集特性的ΔK280 TauRD片段蛋白,作為評估中藥製劑芍藥甘草湯(SG-Tang)以及Coumarin-chalcone衍生物LM-021、LM-031和LMDS-1~4化合物,抑制蛋白聚集、抗氧化和神經保護性的情形。芍藥甘草湯製劑,由甘草與白芍以等比例製成,除了可有效降低以LPS/IFN-γ刺激後活化的BV-2微膠細胞所釋出的NO、TNF-α、IL-1β及IL-6等前驅發炎細胞因子外,並可抑制由於誘導表現ΔK280 TauRD蛋白而上升的BAD、BID、CASP3、CASP8和CYCS表現,來達到Tau蛋白聚集抑制和神經保護性。其中LM-021除了本身有化學伴護活性可直接抑制ΔK280 TauRD的聚集外,還可透過PKA、CaMKII、ERK等路徑活化CREB和下游的BDNF、BCL2表現,來展現其神經保護之功能。接著在ΔK280 TauRD-DsRed SH-SY5Y細胞中,觀察到LM-031可提升HSPB1伴護蛋白表現以降低Tau蛋白的錯誤折疊,以及藉由活化NRF2/NQO1/GCLC和CREB調控之BDNF/AKT/ERK/BCL2路徑,來達到抑制細胞凋亡和促進細胞存活之效果。最後,因LM-031可提升CREB依存的BDNF表現,利用虛擬篩選找出LM-031類似化合物LMDS-1~4,並進一步以TRKB與ligand作用的d5-domain (PDB 1hcf),以分子模擬計算LM-031類似化合物與此蛋白片段的結合構形。細胞實驗結果顯示,LMDS-1和LMDS-2可經由TRKB/ERK和TRKB/PI3K/AKT訊息路徑,增加CREB磷酸化及其下游BDNF、BCL2基因表現。總結來說,本研究結果顯示芍藥甘草湯的抗氧化和抗發炎活性,可抑制神經細胞凋亡,在Tau蛋白聚集的細胞中展現其神經保護的能力,而Coumarin-chalcone衍生物LM-031、LM-021、LMDS-1、LMDS-2,具有活化HSPB1、NRF2及/或TRKB的作用,來降低Tau蛋白的錯誤摺疊、抑制細胞凋亡和促進神經細胞存活。以上這些研究結果顯示了芍藥甘草湯和Coumarin-chalcone衍生物,應用在AD治療上的潛能。
  • 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