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6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5
  • Item
    台北與釜山雙城創生-以拼貼技法呈現視覺設計
    (2022) 韓知旻; Han, Ji-min
    隨著都市產業結構的變化、以新都市和新市區為主發展的都市擴張,造成都市的部分地區衰退和落後。都市再生便是藉由引進和創造新的都市機能,使這些地區達到經濟、社會和實體方面的復興(Renassance)。 在Birchall, J(1944)的研究中用更廣泛和綜合性的角度來定義都市再生。都市再生的研究主要有都市再生政策、制度、規劃特徵以及個別地方的都市再生事例相關研究。 韓國於2013年開始推動都市再生,但之後並未能脫離地方城市衰退的危機。 研究的目的是要透過兩個城市個案的分析與同整,提出綜合的看法,輔助了解城市再生的方法與可行性,並透過本研究創作提升對此議題的高度關注與重視。硏究者認為把台灣的都市再生和韓國的都市再生案例進行比較,應該能夠找出使發展停滯的城市復甦的方法。本研究挑選了傳統市場、工廠和生活這幾個場景作為研究對象,這些都市再生所著重強調的部分,並收集都市再生的相關文獻以及結果報告進行研究分析。最後,對上述過程所得出的內容進行比較分析,提出都市再生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並在分析和研究內容的基礎上,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本研究的創作部分採用海報製作,透過歷史背景、排版、圖案、字體排列以及顏色等元素,展示案例地區的都市再生過程。為了向不熟悉都市再生的人進行推廣,並讓對都市再生感興趣的人方便進行比較,而選擇為台北和釜山兩地的都市再生活動設計宣傳海報。都市是個複雜且信息豐富的空間。一個都市可以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也可以是一個具體的對象。希望都市再生的海報能夠促進都市再生,通過都市文化與地方文化的融合來闡釋都市再生。
  • Item
    廟宇彩繪風格應用於臺灣瀕危動物海報創作研究
    (2021) 許瑋玲; Hsu, Wei-Ling
    臺灣擁有近三成為特有種或亞種,但因棲地破壞、過度獵捕、環境汙染、路殺以及外來物種入侵等危機因子,造成野外族群數量減少而面臨滅絕的危機,其中臺灣共計有225種動物被列入保育名單之中,若不積極推廣和加強保育觀念,這些動物恐從臺灣野外永遠絕跡。本研究以臺灣瀕危動物為題材,透過傳統廟宇彩繪的視覺風格進行海報創作,將傳統信仰文化所凝聚的普渡眾生、教化大眾的精神融入到創作中,並藉由廟宇彩繪風格賦予臺灣瀕危動物視覺擬神化的聯想,傳遞生命的消逝與保育的價值,並探索傳統彩繪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可能性。在文獻探討中,彙整臺灣傳統廟宇彩繪文化、生物多樣性與海報圖像設計的相關論述,建立後續創作的基礎。在案例分析中,歸類圖像創意的表現手法,並以「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做為取樣來源,分析以生態保育議題相關的得獎作品所使用的圖像表現手法,作為後續創作之參考。整合文獻探討與案例分析後,於創作實證階段將14種臺灣瀕危動物以危機因素分類於路殺、盜獵、過度開發、棲地破壞與外來入侵等五個系列,並以臺灣彩繪風格進行創作。本研究經由創作驗證後,獲致結論為:1.在視覺傳達的領域上,傳統文化藝術表現形式的運用更能顯現出個人背景文化以及視覺風格的差異性與獨特性;2.傳統文化與瀕危動物議題之間相似的傳承與延續概念,更能喚起視覺記憶,加深認同感;3.動物保育觀念的落實與相關改善作為,依然需要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與執行,重新重視此議題對生態與人之間帶來的影響與改變。
  • Item
    矛盾手法應用於網路群眾心理議題之海報創作研究
    (2020) 高翊庭; Kao, Yi-Ting
    矛盾所代表著邏輯的不一致,是為辯證的起點,同時意味著思想上的自由,為社會帶來進步與繁榮。勒龐(Gustave Le Bon,1841-1931)將群眾形容為「矛盾的共同體」,凸顯群體對於個體的道德教化的重要性。然而個體容易受到群體的暗示,導致非理性的衝動行為一再的重演。視覺表現上的矛盾手法,是通過自身辯證闡明個人的思考,並藉由假設的建立,來視覺化矛盾圖像,藉此表達論點。本研究以當代社會為題,探討勒龐身處時代所未觸及的網路群眾心理,以設計的角度表現社會現象的觀察。在文獻探討階段,本研究由形式邏輯的矛盾作為切入點,延續到辯證邏輯的矛盾論述,並透過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意義的圖像理論」,闡釋視覺形式之於藝術語言之間的關係。再藉由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1898-1967)與超現實主義者們對於維根斯坦圖像與語言命題辯證過程中所產出的圖像作為依據,綜合過去學者研究,一系列脈絡化的討論,歸納出矛盾視覺化的手法。案例研究階段則取樣自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十位會員的一百件作品,分析矛盾手法類型表現的特色,作為後續創作之參考。本研究在創作實證階段,將歸納的矛盾手法對於網路群眾心理議題進行表現,由群眾的心理狀態與原因、對象等因素,創作五個系列共計15件作品。經由創作驗證後,本研究獲致結論為:(1)矛盾手法的表現形式在視覺傳達設計的領域相較於藝術表現更多樣;(2)矛盾手法的運用難易度由低至高依序為:物理型、認知型、空間型;而認知型矛盾手法的表現因效果顯著,故最廣為應用;(3)網路群眾議題經由矛盾手法的詮釋,喚起觀者過去的視覺經驗,能強化對議題的敘事力與表現力。
  • Item
    恐怖美學應用於霸凌議題海報創作研究
    (2020) 顏若筑; Yan, Jo-Chu
    人們從單純的來往到精緻的社會化行為之中,衍生了霸凌文化。霸凌隱藏在人類社會化與國家進步歷程之中,成了社會中極重要卻也常被忽視的議題。對於是非對錯的認知判斷,囿於立場與諸多因素而常處於模糊地帶,不再以社會道德角度去思考。霸凌不再是單一的欺壓與抵抗的反社會行為,而是一種行為情境更複雜的利害對應關係。面對需要更加複雜思考的世界,海報媒體特性具有審視議題的功能性,亦可承擔新世代賦予的任務與展現。本研究目的為呼籲人性平衡,期許透過議題參與感實踐公民權責並喚起社會公平正義。從文獻分析中得知,霸凌行為的三種特性:加害、被害、旁觀,以及恐怖美學的表現特徵;輔以,當今時下難解的社會議題以敘事海報方式呈現。從案例分析中取樣冷戰時期-二次世界大戰後時期之海報創作,以區域性代表-波蘭海報創作與聯盟性代表-AGI國際平面設計聯盟之中分析應用恐怖符號元素,透過敘事性的視覺張力與中文字義意境表達霸凌情境的八種困境:排擠孤立、循環、暴力、施壓、自我膨脹、盲目、無視、選擇,達到宣傳與說服的功能性,引起觀看者進入情境的七種解讀:加害者、受害者、默許者、助虐者、旁觀者、陪伴者、護衛者身份感受。結合恐怖美學學理與元素解析、霸凌與海報的探討,製作八個主題,每個主題各兩個作品:因與果,共16張海報作品。經由創作驗證後,獲得結論如下:一、打破菁英主義觀念的社會強弱刻板印象,跟上世界化風潮使第三勢力覺醒。二、喚醒霸凌之中沈默的旁觀者,鼓勵其道德參與恢復群體人性平衡。三、落實公民權責教育,能促進群體中理性溝通與和平共存。四、透過海報的恐怖美學的嚇阻作用審視自我於社會行為中的表現。
  • Item
    普普風格之海報設計創作與研究
    (2010) 余欣玲
    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的西方社會,充滿各種矛盾與衝突,一九六○年代正處於戰後嬰兒潮交替的世代,這批新的輕年思想注入社會,掀起了一波全新的藝術風潮,普普藝術受到當代社會變遷的影響,在思想上與傳統藝術相較之下有很大的改變,普普形成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卻可以迅速的影響整個社會,從電影、文學、繪畫、服飾與各類商品等都可以看到普普的蹤影,這股藝術潮流由歐洲跨海來到美國,在美國發展為一種具有強烈美式文化氣息的藝術風格,因為它的大眾特質,因此可以容易的與群眾相互結合,六○年代的普普藝術可以說是一個社會影響藝術;藝術影響社會的重要藝術時期。 普普藝術因為與大眾密切結合,更能顯示出藝術家對於當代社會的觀感, 它的創作手法與風格至今仍隨處可見,本研究希望透過探討與分析整理後,了解普普藝術的始末與表現形式,進而以筆者自己的生活觀點出發,用普普的精神透過海報設計傳達出在不同時空下的感官。
  • Item
    新藝術繪畫風格表現形式運用在 搖滾樂團海報上之創作與研究
    (2010) 侯彥仰; HOU YEN-YANG
     新藝術繪畫風格的元素來常被運用在生活中的海報、圖像、插畫等平面設計之中,而新藝術繪畫風格的元素經常賦予流暢、華麗、奢華之感受,但是在資訊和圖像都不斷爆炸的當代,我們面對的已經不是只有特定風格的表現,而是各種不同的元素組合拼貼而成的新的型態的藝術內容。 海報設計是傳達商品訊息時,常被利用的重要廣告媒介,優良的海報設計能迅速吸引大眾目光並準確地傳達廣告訊息;搖滾樂團海報也是如此,透過豐富的圖樣、色彩元素,創作出屬於個人自我特色,在尋求海報資訊之餘,也能同時得到美的視覺享受。本設計創作研究期望能營造出資訊與美的協調感、元素與樂手間共存之和睦感,透過海報畫面配置展現出新的風貌。 隨著當代搖滾音樂與潮流變遷,人們對藝術的感受也衍生到具有流行、搖滾樂團海報中,當代搖滾海報這個具有無限可能的表現題材,在運用上可以呈現了更多的可能性;而新藝術為一種內容豐富與細緻的表現手法,在音樂的媒體表現上,呈現了令人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本設計創作對新藝術繪畫風格相關之文獻資料,與搖滾樂團海報作品進行蒐集整理、分析,以統整獲得其新藝術繪畫風格的元素與搖滾樂團海報作品的相互關連,運用手繪風格,再結合電腦繪圖處理之技術應用,以平面設計表現形式呈現創作作品,希冀在新藝術繪畫風格的搖滾樂團海報作品表現中,從舊元素融合流行搖滾樂團與技術逬撞出不一樣的價值感受。
  • Item
    國軍平面文宣海報設計之應用研究
    (2007) 鄭擇宗
    設計是一種創造的行為,透過設計的表現不但可以創新,也可以延續文化。而國軍內部各軍種的風格特性,形成了軍中特殊文化,經整理較具客觀性、代表性之設計素材,將其轉化為具符號圖像之元素,這些元素將有利於主題呈現,與觀者建立直接而良好的溝通,以達到視覺傳達的目的。 本研究旨在透過文獻資料的研究,分析討論國軍文宣海報的設計元素、編輯形式及實際案例的分析,產生設計發想與創作理念,最後運用電腦繪圖合成技術完成海報創作作品。 國軍文宣海報為軍中文化的特殊產物,海報內容可表現各軍種的風格特色與精神內涵,不僅可豐富、轉化部隊嚴謹、單調的刻版生活,同時具有凝聚向心、提升士氣的功能。
  • Item
    數位影像拼貼手法之創作研究 以時尚海報設計為例
    (2006) 劉夢燕
    近代藝術發展中,數位影像突破了傳統實體媒材的限制,帶來前所未有的技術革命以及充滿想像的未來。以平面設計的領域來說,雖然數位影像具有多元的呈現形式,但其創作發展仍多延續各項傳統的創作技巧,並在已有的基礎上予以強化,以展現更強烈的視覺張力。拼貼即為其中經常出現的創作方式,本研究的主要目標即是以新的方式運用拼貼技巧,並建立一種可供參考的數位影像創作模式。 受益於電腦科技以及網路的快速發展,數位影像已經成為一種融入大眾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與當下生活相關的影像素材在網路上垂手可得,也因此豐富了拼貼所能運用的素材。但這其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拼貼表現的本質及其目的為何? 如何透過拼貼呈現能引發讀者認同的廣告圖像? 本研究試圖以文獻探討的方式,研究、歸納進而導出結論。而在創作過程中可能因為挪用、複製等手段而引發的著作權問題,本研究也透過對現今數位影像創作關係的觀察,進一步提出看法與建議。 時尚與生活風格以及大眾的認同息息相關。而現今時尚海報為了強調商品本身的質感,仍多以華麗的攝影手法製作。因此本研究試圖以研究中所導出的結論運用於時尚海報設計中,大量運用取自生活中的時尚元素進行數位影像拼貼創作,建構出呈現時尚風格本質及意涵的海報圖像,以作為相關創作參考。
  • Item
    插畫應用於化妝品海報設計之創作研究
    (2006) 孫康雅; SUN KAN YA
    全球化妝品海報每年有數億元商機,近年來台灣政府已將化妝品產業列入行政院「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是國家重點推動產業之一。政府自2003年起投入新台幣一億元來協助廠商研發,以期於2008年產值規模能超過新台幣400億元,顯示化妝品市場尚有成長之潛力。每種化妝品品牌均有其銷售文宣,其中以海報、宣傳酷卡、廣告傳單較為廣泛,全球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化妝品宣傳文宣印刷出品。不論是依照政府計畫或全球商機來評估,化妝品行業的相關設計都值得投入研究。 本研究以插畫應用於化妝品海報設計為主題,針對化妝品海報設計探討其風格的表現形式。先藉由文獻探討,分析插畫和海報設計發展的意義及其內容,再研究國內外有關插畫應用於化妝品海報的設計品牌,進行品牌背景及設計內容的分析;分析內容包含插畫繪圖的表現技法、色彩應用、海報之宣傳重點等等。以作為此次設計創作之參考依據及創作靈感來源。 本研究主要以電腦繪圖軟體為創作工具,設計創作一個以插畫應用於化妝品海報的品牌「CRYSTAL」。在探討各國化妝品海報之手法及視覺表現的分析後,再配合本研究的創作理念、創作形式、技法和程序,進一步完成設計創作之海報及其他週邊商品設計。
  • Item
    漢字設計於環保海報創作研究
    (2014) 鍾弘德; Chung, hung-te
    本研究試圖以中華文化特有的「漢字」元素運用於環保議題之相關海報創作研究,藉由國人所熟識的漢字,作為傳遞的橋樑。並企圖呈現出更深一層的環保觀念,探索新的可能性。 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獻分析法與創作實驗法進行。先以文獻瞭解環保議題的關注焦點,以利後續在創作上的主題設定,再歸納出漢字海報造型的表現形式。 在漢字相關的文獻分析中,將部份對於漢字的相關文獻做一分析歸納後,瞭解到漢字海報在造型上約可分為「組字成形」、「替代筆畫」、「組圖成字」、「字圖融合」、「共構組形」、「虛實組形」、「連字組形」與「層疊組形」等八種漢字海報造型的組合手法。而最終所呈現的創作表現形式方法又可分為「字表意」、「字圖共存」、「意象表意」與「音同字異」等四種漢字海報的創作表現形式。最終將歸納之漢字海報造型與創作表現形式的分類,運用於後續相關環保海報的案例檢視。 本研究收集之案例主要以2005~2013年間之公開性的展覽、書籍或大賽創作…等相關漢字主題為主的創作作品,共計485件,最終再篩選出以環保為主題的案例共21件。再利用文獻所分析歸納出的漢字海報造形與創作表現形式來檢視,以瞭解現有漢字環保海報,是運用何種造形手法與創作表現形式作為呈現。 最終分析現有漢字環保海報案例後發現,在漢字造型上運用使用了「組字成形」、「組圖成字」、「字圖融合」與「層疊組形」...等既有的手法;而其中發現部份創作無法被歸納於現有的分類當中,屬於另一種較為不同的「複合」手法。它是一種將既有的八種形態,做一複數混搭或自由的運用的組合,較不受限也難以歸類,故本研究稱為「複合式」。故共計五種漢字海報造型運用於環保海報上。 在案例分析後,最終瞭解現有漢字環保海報所運用的造形手法共有五種;而漢字創作表現形式則為三種。故在後續創作試驗上,則以「組字成形」、「組圖成字」、「字圖融合」、「層疊組形」與「複合式」等手法,運用於最終的創作研究之上。最終試驗創作共計15幅漢字環保海報。另將創作表現形式的方法,作為本研究創作完成後的檢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