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6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3
  • Item
    行形攝色—影像拼貼設計之創作研究
    (2022) 廖光華; Liao, Kuang Hua
    「攝影是發現美,設計是創造美」的視覺活動,影像是攝影的機械形成,在平面 設計擔任素材提供的角色,「讀圖時代」的到來,使得兩者互動更加緊密。影像 設計中常運用的「拼貼」在各大藝術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因自由、創新的概念正 是當代影像的發展關鍵。拼貼的基因特徵是將各類元素、形式、觀念等進行解構 重組,從抽象到具象,從重複到重構,使影像能創造更多的視覺體驗。透過文獻 分析法與個案分析法,彙整當代影像拼貼之成果及相關論述,以三大面向進行分 析探討:(1)當代影像發展脈絡(2)影像設計手法表現分析(3)拼貼手法相 關研究,從而構思影像拼貼之創作形式。創作方法則以希臘思想家亞里斯多德所 提出之「四因說」為依據,引申其意義並構建「行形攝色—影像創作系統」,目 的為整理出系統化的流程與觀點,拓展創作内容與表現。運用「拼貼」手法對影 像元素進行解構、重組、合成等設計構成,進行影像再造。經文獻分析整理、聚 焦和收斂過程,並邀請學者、專家小組協助分類定義,總結影像拼貼的十種設計 表現 : 「解構重組、幾何分割、複像構成、影像重疊、肌理質感、抽象模糊、破 壞切割、圖形再造、人物情緒、異質共構」。經具體研究可發現,攝影是影像拼 貼設計的基石,而拼貼是影像設計的重要表現,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將影像拼貼處 理得細緻與完整。另外在創作研究的加值上,運用「行形攝色」四個表現形式, 能實驗出多樣的影像拼貼可能性,創作以「城市意象」為表現主題,並以此作為 研究成果之驗證,從而拓展在「讀圖時代」中,影像設計創作的新視界。
  • Item
    影像拼貼手法應用於漢字海報設計之創作研究-以運動競賽海報為例
    (2021) 吳育慈; Wu, Yu-Cih
    在攝影影像取材便利的時代,運用影像與平面設計結合已然是一種普遍的創作手法。當中「影像拼貼」即是經常出現的形式之一。其技法相當多元,從元素的提取到視覺組合的結構,都牽連著整體畫面的效果呈現。本研究希望透過分析與建構影像拼貼不同的構成表現,應用於漢字海報設計中,並以運動競賽為題進行創作。期望藉此呈現出不同的視覺組合。首先從文獻分析中發現,影像拼貼在攝影基礎下,大量的運用影像與多元媒材的拆解重組,轉化成新的設計語言,使其在表現空間與藝術形式上不斷的昇華。而經由案例分析,本研究從影像拼貼在平面藝術、海報設計、影像結合文字造型案例中,歸納出十四種影像拼貼手法及四種影像結合文字造形之表現手法,分別為:影像留白、影像塊面分割、破壞感、 複合式影像、影像疊加、抽象影像組成圖像、影像填入圖框、解構重組、幾何切 割、重點式表現、律動感、規律感、調和感、空間感、影像裝飾文字、影像造型構成字型、影像與文字同構性、影像填入文字框。最終發展出十五件影像拼貼應用於運動競賽的海報作品,作爲創作實驗之研究成果,並從中發現:(一)影像 拼貼手法能為海報視覺增添更豐富的質感肌理,顯示影像素材經由拼貼手法能為海報視覺形成更為豐富的紋理。(二)在漢字海報的應用上,考量到文字辨識性與筆畫結構複雜,會使得影像拼貼受到部分的侷限。若仍想呈現出多層次的拼貼效果,建議可選用抽象影像素材作呈現。
  • Item
    台北與釜山雙城創生-以拼貼技法呈現視覺設計
    (2022) 韓知旻; Han, Ji-min
    隨著都市產業結構的變化、以新都市和新市區為主發展的都市擴張,造成都市的部分地區衰退和落後。都市再生便是藉由引進和創造新的都市機能,使這些地區達到經濟、社會和實體方面的復興(Renassance)。 在Birchall, J(1944)的研究中用更廣泛和綜合性的角度來定義都市再生。都市再生的研究主要有都市再生政策、制度、規劃特徵以及個別地方的都市再生事例相關研究。 韓國於2013年開始推動都市再生,但之後並未能脫離地方城市衰退的危機。 研究的目的是要透過兩個城市個案的分析與同整,提出綜合的看法,輔助了解城市再生的方法與可行性,並透過本研究創作提升對此議題的高度關注與重視。硏究者認為把台灣的都市再生和韓國的都市再生案例進行比較,應該能夠找出使發展停滯的城市復甦的方法。本研究挑選了傳統市場、工廠和生活這幾個場景作為研究對象,這些都市再生所著重強調的部分,並收集都市再生的相關文獻以及結果報告進行研究分析。最後,對上述過程所得出的內容進行比較分析,提出都市再生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並在分析和研究內容的基礎上,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本研究的創作部分採用海報製作,透過歷史背景、排版、圖案、字體排列以及顏色等元素,展示案例地區的都市再生過程。為了向不熟悉都市再生的人進行推廣,並讓對都市再生感興趣的人方便進行比較,而選擇為台北和釜山兩地的都市再生活動設計宣傳海報。都市是個複雜且信息豐富的空間。一個都市可以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也可以是一個具體的對象。希望都市再生的海報能夠促進都市再生,通過都市文化與地方文化的融合來闡釋都市再生。
  • Item
    攝影拼貼應用在數位影像創作研究
    (2004) 小須田領
    攝影拼貼的概念在視覺傳達作品中十分地普遍,正因為攝影拼貼結合二十 世紀後的兩大重要表現方式,即是拼貼和攝影,所以在當代視覺傳達中它仍然 具有十分重要的視覺價值。隨著攝影技術之發展,所謂攝影拼貼和攝影蒙太奇 的技術也並行地發展。 當今科技媒材的不斷趨前發展,電腦科技帶來的數位處理方式,在視覺表 現上,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改變。現代電腦影像科技的進步改變了攝影、 拼貼、蒙太奇的本質。攝影得到電腦技術的協助,更加地擴大其表現方式,而 拼貼和蒙太奇終於擺脫材質、重力等物質上的限制,在電腦虛擬空間中,可以 自由自在地延伸其概念。以拼貼、蒙太奇等名稱分類視覺作品,或許,已經失 去其意義,但是,強烈的視覺效果、空間及時間的表現方式、以片斷結合的方 式連接不同來源的事物等,攝影拼貼仍是具有十分有效的視覺價值及功能性。 而攝影性圖像,已經完全包圍著現代社會,在二十世紀後的視覺表現中,一直 是十分重要的媒材。 本研究是依據研究動機與目的,以攝影拼貼手法為出發點,針對理念,精 神,造形以及實際手法進行探討與分析,從它的起源到當代視覺藝術及設計進 行解讀和評估,再加以分類,作為影像設計工作的參考,最後將分析和歸納後 的心得,運用於個人創作,以求理論與實務的均衡發展。
  • Item
    拼貼法應用於角色造型設計創作研究─以山海經神祇為例
    (2010) 邱瀛慧
    近年來動漫美學興盛,不只在我們生活的環境當中隨處可見漫畫、動畫、遊戲等影像,甚至在各大展場及專題討論中也不乏相關討論與展出。然而,在製作一個成功的動漫或是遊戲作品之前,卻不能不先進行人物角色的設定。動漫文化仰賴故事情節吸引消費者,角色可說是整個情結的推動者,而引人注目的角色造型更能替作品加分,角色設計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當今科技媒材不斷的發展,電腦影像科技的進步重大的衝擊著視覺創作的環境。特別是具備3D技術的作品,讓許多人憂心平面創作將會收到嚴重的威脅。然而現階段我們卻發現,即使市面上已經有了眾多3D製作,2D風格鮮明的作品卻依舊受到人們的喜愛。事實上,在實務中三D人物的角色設計在初期也仍需仰賴平面的角色設計為最初發想前置作業打下基礎,許多的3D作品也多從2D動漫而來,搭配日趨成熟的電腦技術,便能將兩者的特質平衡。 拼貼技法能含括平面手繪圖像與真實影像、立體作品之間的特質,將不同元素進行重組,賦予新的意義。筆者之所以選用拼貼作為角色設計的表現手段,便是希望能利用拼貼手法的自由性與真實影像的介入,在實作中擴充角色設定的表現層次,並以此風格進行山海經神話故事的角色設計創作。
  • Item
    拼貼手法應用在科幻電影海報創作與研究
    (2014) 楊姍姍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科技與資訊爆炸的年代,人們著迷著手中的螢幕,人與人的接觸變得疏遠。科幻電影不斷追求精美特效和視覺上的刺激,越來越多的商業特效片只爲滿足消費者需求,而缺乏電影該有的深度與傳達的目的。科技創造許多驚奇,幫助人類完成夢想、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然而,相對的在某些程度上過度的依賴也讓我們漸漸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溫度和情感。 手作拼貼的質感與觸感作為呼籲人們多接觸現實生活的一種提示,科幻電影則是現代人追求表層的聲光效果而忽略實質內容的表徵。拼貼與科幻的結合是相似也是對比,如同視覺符號學中時常談論的二元性,彼此間是相輔相成的。而其相似之處在於都是任憑天馬行空的奇想創作,透過「合成」的方式,一一拼湊、組成故事中的元素;對比則是在海報設計上的創作技法,手工拼貼與電腦繪圖在效果呈現上的反差。本研究創作的核心價值在於,打破一般大眾對科幻電影海報精緻視覺畫面的既定印象,藉由不同角度重新思考創作的方法,並藉以喚醒人們對生活周遭的感受。 過程中透過文獻收集,探討拼貼的起源與歷史,以及科幻電影與海報的相關論述,經整理與分析,充分運用在海報創作上,其創作方式結合手作拼貼與電腦繪圖輔助相互作用、相得益彰達到最適切的效果。創作取材至美國電影協會(AFI)的百年百大經典電影之科幻類前十名,深入了解電影內容所傳達的意義,並汲取電影中的經典元素作為創作素材,重新定義電影海報的表現手法創作,並將成果依據此十部電影分別說明、呈現之。
  • Item
    E世代的童年共同記憶圖像創作研究
    (2010) 吳慧萍; Hui Ping Wu
    隨著媒體、電視、電影界持續吹起的「懷舊風」,電視劇:《光陰的故事》、《閃亮的日子》,以及《青梅竹馬》,重現了不同世代的生活情境;表演工作坊的舞台劇《寶島一村》訴說著屬於眷村的記憶;到電影《海角七號》帶起國片生機之後,推出了電影《艋舺》描述1980年代台北市「艋舺」地區黑幫兄弟與慘綠少年們的愛恨情仇。 當我們的生活週遭,充滿著對台灣早期到一九六○、一九七○年代的「懷舊風」時,出生在一九八○年代的研究者反思,究竟一九八○年代出生的我們,擁有哪些自己世代的童年共同記憶?當市場與媒體充斥著六○、七○年代的各種兒時記趣與童玩時,身為一九八○年代出生的我該拿什麼來建構屬於自己世代的童年記憶?!因此,本研究設定以1979年到1989年出生的E世代為受訪對象,質化的焦點訪談方式進行研究,瞭解該世代的童年共同記憶,並將研究結果設定為創作主題進行圖像創作。 本研究目的為一、賦予懷舊「新意」;二、創造「故事行銷」的獨特性;三、透過拼貼手法,進行「E世代的童年共同記憶」圖像創作呈現。文獻探討整理與探究一、懷舊理論;二、台灣本土的懷舊;三、說故事。研究結果顯示出E世代童年共同記憶的四個大方向:「遊戲的童年」、「對『家』的依附」、「蒐集的童年」、「童年好滋味」,並依據訪談資料中數據較多的,網路闖入的童年、對「家」的依附、偶像明星、動漫以及童年好滋味,訂定出以下E世代的童年共同記憶之圖像五個主題:「陌路ID」、「繽紛童年好滋味?!」、「曾幾何時?」、「動漫遊樂‧戲童年」、「我的家庭真可愛」。
  • Item
    動畫創作表現形式之研究-以超現實之拼貼手法為例
    (2011) 羅妙如
    動畫的魅力在於任何天馬行空的想像皆能付諸於影像的傳達,不論在分秒間的串接或是影格與影格間的改變,均敘述著創作者的理念與情感。故本研究在動畫表現形式中,進一步探討各種超現實圖像之基本架構,輔以手繪拼貼技法來達成,並以動態影像的特質呈現,藉以提供動畫創作者在媒材使用與構成表現之參考。 首先在緒論中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研究流程與方法以作為論文之大綱。承接緒論之架構,探討動畫的諸多表現形式以及蒐集超現實主義風格作品之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整理,並就拼貼形式與特質加以探討。而在研究方法中針對超現實拼貼動畫大師之作品作為案例分析對象,以案例架構為基礎來發展本研究之創作主題《夏日.我的遊戲》。本故事創作的發想來自5W1H的分析法,運用此分析法在故事情節上達到超現實之敘事風格,再結合手繪拼貼與繪圖軟體來創造動態影像的生成。 結論中,檢討超現實的拼貼風格與動態與圖像結合的可能性,在總結歸納中可作為研究生對日後創作的新觀點與接續創作的方針。
  • Item
    複合透視手法在視覺構成之研究與應用
    (2008) 王萬忱
    複合透視的手法與表現見著於東西方的繪畫、攝影、拼貼等創作表現中。雖然同樣有著複合透視的特徵,但東西方對於其手法、表現及目的卻有相當大的差異。本研究藉由文獻回顧探討複合透視形成的歷史、圖形認知的心理和影像及空間的構成關係,蒐集有關複合透視的作品加以分組與歸納,做為創作上的參考資料,並將研究歸納後的心得應用於個人創作中,以求理論與創作的相互驗證。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三點: (一)文獻回顧主要是從複合透視手法的形成的背景為重點,了解複合透視的定 義和歷史以及具有複合透視特徵的藝術風格,進而探究中西方複合透視的表現及差異,也將探討複合透視在時間特性上的表現以及與攝影拼貼的關係。 (二)蒐集各種有關複合透視的作品進行分析,並歸納出符合複合透視特性作品的幾項特徵:1. 空間 2. 邊緣 3. 視覺張力 4. 時間的表現。 (三)作品形式將以數位影像拼貼做為表現複合透視的手法,藉以表現城市印象的主題。並且在創作中探討城市中,人與場域的關係、時間與空間的關係;並以創新的視覺體驗,重新觀察我們所熟知的城市景物。
  • Item
    數位影像拼貼手法之創作研究 以時尚海報設計為例
    (2006) 劉夢燕
    近代藝術發展中,數位影像突破了傳統實體媒材的限制,帶來前所未有的技術革命以及充滿想像的未來。以平面設計的領域來說,雖然數位影像具有多元的呈現形式,但其創作發展仍多延續各項傳統的創作技巧,並在已有的基礎上予以強化,以展現更強烈的視覺張力。拼貼即為其中經常出現的創作方式,本研究的主要目標即是以新的方式運用拼貼技巧,並建立一種可供參考的數位影像創作模式。 受益於電腦科技以及網路的快速發展,數位影像已經成為一種融入大眾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與當下生活相關的影像素材在網路上垂手可得,也因此豐富了拼貼所能運用的素材。但這其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拼貼表現的本質及其目的為何? 如何透過拼貼呈現能引發讀者認同的廣告圖像? 本研究試圖以文獻探討的方式,研究、歸納進而導出結論。而在創作過程中可能因為挪用、複製等手段而引發的著作權問題,本研究也透過對現今數位影像創作關係的觀察,進一步提出看法與建議。 時尚與生活風格以及大眾的認同息息相關。而現今時尚海報為了強調商品本身的質感,仍多以華麗的攝影手法製作。因此本研究試圖以研究中所導出的結論運用於時尚海報設計中,大量運用取自生活中的時尚元素進行數位影像拼貼創作,建構出呈現時尚風格本質及意涵的海報圖像,以作為相關創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