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集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1
Browse
Item BBL取向體育教學對學生知識理解、問題解決能力與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6-12-??) 陳昭宇; 林靜萍; Chao-Yu Chen, Ching-Ping Lin本研究目的旨在發展以大腦為基礎學習(brain-based learning, BBL)的體育教學方法,並探討其對學生知識理解、問題解決能力與學習動機之影響。基於研究目的與問題,本研究以量為主、質為輔的取向,採準實驗設計不等控制組設計(nonequivalent control group),研究參與者為一位體育教師及其授課班級兩班八年級50位學生,分為實驗組(實施BBL取向體育教學)與控制組(實施傳統體育教學),參與16節籃球課。研究工具為「概念構圖」、「籃球問題解決能力測驗」與「國中生體育學習動機量表」,分別進行前、後測,以了解學生知識理解、問題解決能力與學習動機的學習成效,並輔以訪談、觀察與文件分析蒐集質性資料,以共變數分析與持續比較法進行資料處理。研究結果發現:一、實驗組在概念構圖測驗明顯優於控制組,實驗組在教學介入後概念構圖成績有顯著進步。二、實驗組在問題解決能力測驗明顯優於控制組,實驗組在教學介入後問題解決能力有顯著進步。三、實驗組在學習動機測驗明顯優於控制組,實驗組在教學介入後學習動機表現有顯著進步。整體而言,BBL取向體育教學方法確實能夠促進知識理解、提升問題解決能力並激發學習動機。Item BBL取向體育教學對學生知識理解、問題解決能力與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6-12-??) 陳昭宇; 林靜萍; Chao-Yu Chen, Ching-Ping Lin本研究目的旨在發展以大腦為基礎學習(brain-based learning, BBL)的體育教學方法,並探討其對學生知識理解、問題解決能力與學習動機之影響。基於研究目的與問題,本研究以量為主、質為輔的取向,採準實驗設計不等控制組設計(nonequivalent control group),研究參與者為一位體育教師及其授課班級兩班八年級50位學生,分為實驗組(實施BBL取向體育教學)與控制組(實施傳統體育教學),參與16節籃球課。研究工具為「概念構圖」、「籃球問題解決能力測驗」與「國中生體育學習動機量表」,分別進行前、後測,以了解學生知識理解、問題解決能力與學習動機的學習成效,並輔以訪談、觀察與文件分析蒐集質性資料,以共變數分析與持續比較法進行資料處理。研究結果發現:一、實驗組在概念構圖測驗明顯優於控制組,實驗組在教學介入後概念構圖成績有顯著進步。二、實驗組在問題解決能力測驗明顯優於控制組,實驗組在教學介入後問題解決能力有顯著進步。三、實驗組在學習動機測驗明顯優於控制組,實驗組在教學介入後學習動機表現有顯著進步。整體而言,BBL取向體育教學方法確實能夠促進知識理解、提升問題解決能力並激發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