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3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婺韵岁月》- 浙江省婺劇西安高腔與浦江亂彈非物質文化遺產考察之紀錄片(2024) 徐婕; Xu, JieItem 《一日子弟》-紀錄片之製作論述(2023) 黃琬心; Huang, Wan-Hsin本篇報告主題以臺北社子地區的北管社團「並歡樂社」作為主要紀錄的起點,試圖觀察從此社團的經營模式檢視北管文化圈目前的學習狀態與困難。在書面報告中,首先以地方的信仰與源流來探究社團與地方之關係,而後討論「並歡樂社」的歷史淵源,瞭解社子傳統藝文活動的發展脈絡。過程將以動態民族誌的方式紀錄其曲館發展、組織經營、教學狀況、重要活動以及出陣過程等,並藉由現有的資料,從中探討北管子弟的凝聚力是如何產生?他們的社團態度又是為何?自2019年起,全球受冠狀病毒的影響持續至今,各類藝文活動延期或取消。尤其屬於團體活動的北管樂,COVID-19第三級疫情警戒時更是連練習都被禁止,筆者在疫情趨緩狀態下,積極參與社團活動並將期間過程拍攝成紀錄。此次計畫由筆者親自進入北管社團中學習,透過直接互動的方式,更清楚理解「並歡樂社」的社團活絡度以及在整體傳統藝術活動中的參與度。再者,筆者能夠從社團參與各式藝文活動過程中,深思北管當前所受到的關注以及保存狀況。希望藉由此次紀錄能更加理解北管社團在地方上的真正意涵,以及分析北管社團在現代社會中所產生的不適應與產生的改變。這項紀錄片與本書面報告除了為「並歡樂社」的發展過程留下一份紀錄之外,也期盼能呈現其北管社團對於當地的特殊性。Item 《聲聲不息》—鄒族鼻笛復振紀錄片(2022) 陳姷璇; Chen, You-Syuan鼻笛為原住民傳統樂器之一,最大特色是以鼻吹氣。此文要探究的並非最廣為人知 的排灣族雙管鼻笛,而是較少被研究的鄒族雙管鼻笛。本論文與影片相輔相成,包含相關文獻、影片前置作業與後製剪接工作之歷程等, 將影片無法完整呈現的細節記載於文本當中。並期望藉由紀錄片形式將鄒族面臨失傳的 傳統樂器再次紀錄,進而喚起觀眾對文化保存議題的思考。Item 太陽光的傳承-撒固兒部落豐年祭紀錄(2022) 林婉真; Lin, Wan-Chen本篇書面報告以撒奇萊雅族撒固兒部落豐年祭為記錄主軸,豐年祭為部落一年之中最大盛典,此方面音樂文獻資料少之又少,論文研究更是完全沒有,而公開的音樂文獻也僅有甫正名時的兩個調查案,距今已10多年過去,比對過往資料與現在,因演唱者不同,唱法與記譜都有些微落差,並且仍有尚未採集的歌謠,故筆者於此篇書面報告除了講述影片的詮釋、拍攝手法外,也有一章節是有關現豐年祭上使用的所有傳統歌謠,以五線譜記載音高與歌詞,並搭配樂曲的解說。盼本書面報告除了為部落留下一份調查資料外,在若干年後,這份影音搭配紙本的紀錄也能給往後欲查詢資料者一份參考。Item 吾鄉樂音-《賴德和樂展》紀錄片(2021) 唐賢賓; Tang, Hsien-Ping賴德和是現今臺灣音樂界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其創作生涯自1967年的發表首部作品木管五重奏《六月的夢》至今已經歷超過半世紀,為臺灣近代音樂歷史,留下了多部經典名作。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自2013年起推出「臺灣音樂憶像」系列音樂會,聚焦於演出國內作曲家之代表性作品。由於賴德和捐贈其創作手稿至該館,促成了2020年10月8日《賴德和樂展》於國家音樂廳的演出。筆者以紀錄片的手法呈現這場音樂會從彩排至演出的過程。透過與指揮、首席的訪談和樂團的排練,認識作曲家賴德和在交響曲《海神家族》與《吾鄉印象》裡,所賦予的臺灣音樂內涵。Item 《樂生聲年》- 臺北市孔廟祭孔樂生習藝紀錄片(2019) 壯敏慈; Chuang, Min-Tsy祭孔大典又稱釋奠典禮,至今已流傳了2500年。一年一度,一場約75分鐘的祭孔大典,由祭官、禮生、樂生、佾生、饌生,前後共由上百人共同完成,可惜的是現今無論是文獻資料或是影音保存,都僅有典禮當下的紀錄。透過這些既存文獻,我們能以瞭解整場儀式是如何被呈現,卻無從得知儀式背後又是經由什麼樣的方法,一代傳一代,流傳千百年。因此本論文選擇以臺北市孔廟的樂生隊為例,對祭孔樂生進行為期一年之排練過程追蹤,再以田野筆記及紀錄片的形式,紀錄樂生的技藝傳承和成長故事。 本論文與此片相以輔佐,以分析文本、田野調查為開端,詳細紀錄本片的拍攝過程,包含前置規劃期與後製剪接期之工作歷程,將無法收錄於片中的細節記載於文本當中,讓當代的祭孔文化,有更深層更完整的紀錄。並寄望能透過紀錄片的方式,以淺顯易懂的內容親近觀眾,進而使之對此文化保存之議題產生好奇及反思。Item 來自遠方的禮物-「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紀錄片(2019) 黃思婷1964年臺灣音樂家史惟亮與瑞士籍神父歐樂思,在波昂成立「華歐學社」(Chinese-European Study Group),此單位以推動東西文化交流為宗旨,兩人在此段合作而衍生之文物稱為「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然而於1977年史惟亮過世後,歐樂思與臺灣不再有連繫,使此段歷史鮮為人知。 本研究以紀錄片的拍攝方式,回溯史惟亮與歐樂思如何透過接納和參與他人文化而產生跨國界的連結,並在過程中努力完成各自所追求的理想。再者,透過自身觀點反思保存文物之意義,進而讓觀者對此議題產生感受與省思。本論文首先爬梳史料並參考相關紀錄片,再將前述探討轉化為製作理念與規劃,並紀錄拍攝之各項作業,包含前期規劃以及後製剪接之歷程,補足無法收錄於影片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