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1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實務與研究的整合:以實證為基礎之圖書資訊學研究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5-10-??) 吳寂絹; 卜小蝶; Chi-Chuan Wu; Hsiao-Tieh Pu實務與研究之間的落差,常見於具有專業實踐與學術研究的領域。如何銜接落差,一直是圖書資訊學領域相當關心的議題。本文介紹近年來在歐美地區興起以實證為基礎之圖書資訊學研究內涵與發展,並以其中較具代表性之期刊Evidence-Base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Practice 為對象,透過內容分析了解其所發表文章之作者群背景、研究方法與主題。研究結果顯示美國與加拿大為主要貢獻國家;70%的第一作者為圖書館從業人員;76%文章為單一機構作者,少見跨國合著,呈現在地研究特性;合著模式以圖書館之間合作為主,圖書館與教學單位間的合作比例並不高;所採用的研究方法超過60%集中於問卷調查、訪談及內容分析等;研究主題幾乎涵蓋所有圖書資訊類別,其中又以「資訊素養與教學」、「資訊需求與資訊行為實徵研究」及「參考資訊服務/數位參考服務」等三類主題較為熱門(分佔15%、10%及8%);文章所採用的資料來源多為圖書館實際營運所得,且72%文章皆載明研究結果之具體應用方向,相較一般學術期刊論文,更注重研究之具體應用價值。臺灣不乏具備研究能力之圖資專業人員,本文以歐美相關研究為鏡,期盼促發更多館員對從事實證研究之興趣,以進一步提升實務決策品質及建立專業形象。Item 知識管理與競爭智慧課程內容比較研究─以美國圖書館學會認證之圖書館與資訊學碩士課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4-10-??) 黃元鶴; Yuan-Ho Huang知識管理已發展數十年,首由管理學院開始關注課程設計及教育相關議題,圖書館與系所亦陸續開設相關課程,先前已有多篇研究探索知識管理課程設計議題。本研究檢視美國圖書館學會認證之圖書館與資訊學碩士課程,由2006 年之3 所學校成長至今之20 所學校提供知識管理相關課程。本研究比較知識管理與競爭智慧課程名稱、圖書資訊學程定位、學分數、目標、內容及課程單元、教學設計等議題,亦探索了兩課程間關連。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綜整其中14 校之知識管理課程目標及大綱,區分為理論、範疇、組織文化與人力、流程、分享與網絡、評鑑、資訊科技與系統、實務與個案、競爭智慧與知識服務等九項構面,與先前研究之核心要項差異不大。競爭智慧之概念早於知識管理,臺灣學者較少論及其相關概念。本研究亦綜整6 校之競爭智慧課程內容呈現如下13 項構面:策略理論、組織定位與角色及任務、智慧產品及週期、利害關係人之競合關係、法律倫理與環境、價值與需求、新技術、評鑑、問題解決方案與決策、系統安全、國家安全、危機與威脅、認識論與有限的理性等。競爭智慧主要為因應外部及未來的情境而形成的策略性活動,而知識管理則在於內部管理改善而提出改革方案或配套措施,其課程各有其特色,建議可輪流於不同學期開設課程以提供互補資源。兩種課程都強調實務及個案研究的重要性,未來可為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系所教師提供「哈佛式個案教學」工作坊,以增進教學技能。Item 我國圖書資訊學教育的省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4-10-??) 楊美華; Mei-Hwa Yang我國圖書資訊學正規教育經過了五十年來的奮鬥與努力,在學程層級方面相當完備,從大學部、碩士班、至博士班提供完整的教育體系。至今已建立了八個系所,其中大學部學程六有系。本文首先探討近年來國內外有關圖書資訊學教育之文獻,其次介紹國際圖書資訊學教育標準、國外圖書館學教育的發展,再由臺灣圖書資訊學教育面臨的困境、圖書資訊學課程未來發展的趨勢,省思我國圖書資訊教育應興應革之策略;最後提供數項建議事項供相關單位採擇實施。Item 品質保證應用在圖書資訊學數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9-10-??) 王梅玲; 陳巧倫網際網路促成數位學習發展,如今成為高等教育潮流,美國10 餘所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提供數位碩士學程已培養許多圖書館專業人才。我國公共圖書館與學校圖書館普遍存在許多工作人員未受過專業教育的問題,因此圖書資訊學 數位課程與學程長久以來受到期待。本論文基於數位學習品質保證原理,以行動研究方法,探討圖書資訊學數位課程的設計與發展。研究目的包括:(1)探討數位 學習品質保證原理與機制;(2)運用品質保證規範以設計數位課程;(3)以行動研究發展圖書資訊學數位學習專班與數位課程;(4)檢討品質保證對數位課程 發展之成效。本研究於2007年至2008 年間研發六門數位課程,包括知識組織與資訊取用、研究方法、學校圖書館管理、檔案學研究、圖書資訊學研討與數位圖書館等課程,利用行動研究,規劃與發展課 程,並藉課程評鑑回饋修正,最後總結並提出建議。Item 王振鵠教授與我國圖書館學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5-10-??) 吳明德; 賴麗香; Ming-Der Wu; Li-Hsiang Lai王振鵠教授四十餘年來致力於圖書館事業的研究與推展,以及圖書館專業人才的培育,是臺灣圖書館學教育的研究者、設計者、教育者與推動者。王教授潛心研究圖書館學教育相關議題,為臺灣圖書館學教育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指引明確的發展方向。王教授對臺灣圖書館學教育的瞻望與建議,多年來逐步實現,有豐碩的成果。本文主要就王教授有關圖書館學教育歷年論著,依年代區分為:國外為他山之石、國內研究發展、國內回顧展望等三個重要研究時期,分析王教授研究圖書館學教育的重要論述與瞻望,以及近四十餘年來臺灣圖書館學教育發展重要成果。Item Recruiting Future Librarians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11-04-??) Sha Li Zhang; Loriene Roy招募多元文化背景的圖書館員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雖然美國人口有百分之三十屬於不同文化、種族,包括非裔、亞裔/太平洋島裔、西班牙裔,以及美國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等,然而來自上述真有這些多元文化背景的圖書館員,僅占所有館員人數的百分之十一。估計該比率將隨著即將到來的美國圖書館員屆齡退休潮而更為降低。有鑒於此,本文首先回顧招募多元文化與種族的學生進入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就學之相關文獻,提出招募不同文化與種族背景的學生時所遭遇之挑戰。本文並介紹由美國聯邦政府所屬的「博物館與書館服務研究院」(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蘿拉布希21世紀圖書館員研究計劃」所贊助的數項示範招募計劃。Item 美國LEEP圖書資訊學網路教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3-04-??) 蔡明月; Ming- Yueh Tsay本文旨在介紹美國伊利諾大學圖書館與資訊科學院所實施的遠距教學課程(LEEP3),針對其教學工具及群體學習等特性加以探討,並對未來圖書資訊學教育提出建議。Item 美國圖書資訊學網路教學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3-04-??) 王梅玲; Mei-Ling Wang本論文旨在研究美國圖書資訊學校網路教學,探討其意涵、原理、實施現況,以及在正規教育與繼續教育的應用,以供我國未來發展借鑑。研究方法採網站調查法,以美國圖書館學會認可的提供遠距教育的圖書資訊學校為對象,針對其遠距教育網站進行資料蒐集與內容分析。38校有26校提供網路教學,並有7校以網路教學授予碩士學位。本論文首先概介38個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基本資料、遠距教育形式、以及網站內容與結構。其次,析述網路教學概況、簡史、提供學程/課程種類、網路教學方式、課程設計與主題、網路教學系統、教師、學生、行政與管理、與繼續教育的應用等。Item 臺灣圖書資訊學碩士教育回顧與展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11-10-??) 王梅玲; Mei-Ling Wang臺灣的圖書館學碩士教育始於民國69 年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研究所的成立,民國81 年各圖書館學校改名為圖書資訊學系所,如今發展成7 所碩士班規模。臺灣圖書資訊學碩士教育發展大致分為三階段:成長時期(民國69 年-80 年);發展時期(民國81 年-90 年);轉型時期(民國91 年-迄今)。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圖書資訊學碩士教育歷史發展,蒐集7 所碩士班,以及停辦的交通大學數位圖書資訊碩士在職專班,從民國69 年迄今陳述碩士教育現況、發展歷史、課程發展與碩士論文研究發展,最後探討問題與展望。本文從社會、科技、經濟、政治、教育層面綜合分析,最後歸納出影響發展的因素,以解釋臺灣圖書資訊學碩士教育的本質與特色。希望重建過去,並作為未來發展的指引與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