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來臺大學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關聯之研究
    (2021) 張柏婷; Chang, Po-T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來臺就讀日間四年學制學士班陸生之校園經驗、學習成果及其關係。以「大學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問卷」為研究工具,針對109學年度在臺就讀大二以上之學士班陸生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26份,採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積差相關分析之統計方法進行量化分析,主要研究發現如下:一、大學陸生整體校園經驗投入程度屬中上,以「學術投入」、「同儕關係」投入程度最高、其次依序為「師生互動」、「學校資源與活動」。二、大學陸生整體學習成果佳,以「認知的複雜化」提升最多,其次依序為「知識的獲取、建構、統整與應用」、「自我內在發展」、「人道主義與公民投入」、「實踐能力」、「人際能力」。三、大學陸生校園經驗之投入會因「就讀學院」、「父親教育程度」、「居住情形」而有差異。人文學院陸生於學術投入的程度高於理工學院、商管學院、藝術學院之陸生;父親教育程度為研究所之陸生與老師互動的程度高於父親教育程度為高中者;住學校宿舍之陸生於學術投入及師生互動上都較自行於校外租屋之陸生來的投入。四、大學陸生學習成果會因「就讀學院」而有差異。人文學院、理工學院、商管學院、藝術學院之陸生於「知識的獲取、建構、統整與應用」、「實踐能力」、「整體學習成果」提升之成果顯著高於其他學院的陸生;人文學院陸生之「自我內在發展」成果提升程度顯著高於理工學院、其他學院陸生;理工學院、商管學院、藝術學院陸生於「自我內在發展」成果提升程度亦顯著高於其他學院陸生。五、大學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皆達顯著低度或中度正相關,校園經驗愈投入之陸生,學習成果就愈佳。本研究基於上述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供招收陸生之大專校院、來臺陸生、教育主管機關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 Item
    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路徑模式之研究─以「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大三學生為例
    (2010) 黃世雄; Shih-Hsiung Hu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關係,並驗證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路徑模式。主要研究目的,包括:一、瞭解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二、分析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概況。三、探討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關係。四、驗證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路徑模式。五、歸納研究發現,作成結論,提出對高等教育的建議,以及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透過文獻探討,以瞭解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關係;其次,運用「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94學年度大三學生問卷調查資料進行本土資料之分析,以驗證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路徑模式。本研究運用SPSS 12.0版及LISREL8.72版電腦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分析、項目分析、因素分析、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大學生學習成果可分為學業成果、技能成果、情意成果、期望成果。 二、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相關因素,可分為輸入因素含學校結構特性、家庭社經地位,及環境因素含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學術投入程度。 三、大學生學習成果的概況,學生自評之技能成果未達理想,學業成果與情意屬理想,期望成果則自評最為理想。 四、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相關因素的概況,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與學術投入程度屬尚可,但均需加強。學校環境知覺最需加強學生事務、學生宿舍、行政支援與生活機能,人際投入程度需加強師生關係,學術投入程度則需加強主動學習。 五、學校結構特性為公立、師生比與住宿比愈高、家庭社經地位愈高、學校環境知覺愈滿意、人際投入程度愈高、學術投入程度愈高,大學生學習成果愈佳。 六、學校結構特性與家庭社經地位,透過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與學術投入程度的中介作用,間接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 七、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與學術投入程度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的主要變項。人際投入程度對大學生學習成果最具影響力,學校環境知覺居其次,學術投入程度僅對學業成果具影響力。 八、人際投入程度對學術投入程度的影響力最大,學校環境知覺對人際投入程度及學術投入程度的影響力亦大,學校結構特性與家庭社經地位對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及學術投入程度的影響力不大。 最後,本研究歸納研究發現,作成結論,提出對高等教育的建議,以及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 Item
    大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與校園經驗及學習發展成果之相關研究 -以批踢踢實業坊使用者為例
    (2012) 劉彥廷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大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與學習發展成果的現況。以及了解大學生不同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與學習發展成果的差異情形。進而以多元逐步迴歸的預測方法,分析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對學習發展成果的預測力。最後,本研究歸納研究發現,作成結論,提出對大學生、學生事務單位以及後續研究的建議。 本研究以網際網路問卷的方式收集資料,並以批踢踢實業坊使用者中600位大二以上在學學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大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與校園經驗、學習發展成果量表」進行調查,並利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以及多元逐步迴歸進行資料分析。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大學生每日上網「4小時以上未滿6小時」者同儕關係顯著優於每日上網「8小時以上」者。。 二、大學生在學校宿舍使用網路者其社團參與程度顯著高於自宅使用網路者。 三、大學生資訊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其學術投入度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娛樂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其學術投入度顯著低於使用頻率較低者。 四、資訊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其同儕關係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大學生社交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社團參與程度與同儕關係均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 五、大學生資訊性活動與社交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各面向學習發展成果提昇程度均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 六、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中之同儕關係、資訊性活動與學術投入能預測大學生整體學習發展成果。其中同儕關係對整體學習發展成果預測力最大。
  • Item
    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模式研究
    (2011) 莊淑惠; Shu-Huei Jhu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差異及各變項之關係模式。研究樣本為「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92學年度大一學生與94學年度大三學生的追蹤資料,共9,752人,其中第一代大學生為5,748人,非第一代大學生為4,004人。統計分析方法包括t檢定與結構方程模式。 研究結果發現: 一、第一代大學生的家庭社經地位、家庭年收入、入學成績、社團參與、目標發展、人際關係、課業學習以及領導與溝通能力,顯著低於非第一代大學生。 二、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學習成果模式皆具有良好的適配度,第一代大學生模式之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皆達顯著水準,而非第一代大學生除了個人因素對校園經驗的直接效果不顯著之外,其餘皆達顯著。 三、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模式影響效果的比較,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對於學習成果的直接效果顯著高於非第一代大學生。 本研究歸納結果作成結論,並提出對高等教育增進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學習成果及進一步研究之建議。
  • Item
    第一代及非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學習成果與教育抱負之研究
    (2009) 呂宜臻
    本研究旨在瞭解第一代及非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學習成果與教育抱負,主要目的在了解:一、第一代及非第一代大學生的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學習成果及教育抱負現況為何。二、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在個人背景、校園經驗、學習成果及教育抱負的差異情況。三、探討第一代及非第一代大學生的個人背景、校園經驗對其學習成果的影響情況。四、探討第一代及非第一代大學生的個人背景、校園經驗、學習成果對其教育抱負的影響情況。本研究對象是「高等教育資料庫」九十四學年度的大三學生,抽樣人數為49,609人,回收人數為26,307人,其中第一代大學生的人數為20,336人,非第一代大學生為4,644人。分別以描述統計、t-test、卡方考驗、階層迴歸、羅吉斯迴歸模型來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1、 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的個人背景變項有顯著差異的變項為:性別、族群、父親工作類型、母親工作類型、家庭年收入、學校類型;校園經驗有顯著差異的變項為:課業投入、參與社團活動、師生互動、平均每週工作時數,而同儕關係與住宿狀況則無顯著差異;學習成果有顯著差異的變項為:心理社會發展、多元能力發展,前一學習的學業總平均成績則無顯著差異;在教育抱負方面,兩個群體之間有顯著差異。 2、 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比個人背景更能解釋其心理社會發展,其中有顯著預測力的變項為:同儕關係、師生互動、參與社團活動、家庭年收入;校園經驗也比個人背景更能解釋多元能力發展,其中有顯著預測力的變項為:參與社團活動、同儕關係、家庭年收入、課業投入、師生互動、父親工作類型、平均每週工作時數;但個人背景、校園經驗不能預測「前一學期平均成績」。 3、 非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比個人背景更能解釋其心理社會發展,其中有顯著預測力的變項為:同儕關係、參與社團活動、平均每週工作時數;校園經驗也比個人背景更能解釋其多元能力發展,其中有顯著預測力的變項為:參與社團活動、同儕關係、家庭年收入、課業投入、師生互動、住宿狀況、父親工作類型;但個人背景、校園經驗不能預測「前一學期平均成績」。 4、 第一代大學生的個人背景不能預測其教育抱負,但校園經驗、學習成果可以預測其教育抱負,其中有顯著預測力的變項為參與社團活動與學業成績。 5、 非第一代大學生的個人背景、校園經驗、學習成果都不能預測其教育抱負。 最後,根據以上發現,提出各項建議,以作為相關單位輔導大學生之參考。
  • Item
    大學生公民態度與技能學習成效探討:以北區某科技大學服務學習課程實施之綜合分析
    (2010) 楊舒婷; Shu-Ting Y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等教育之專業與通識課程融入服務學習,課程發展與大學生在公民學習之學習歷程與成效。其研究問題包括:(一)、高等教育服務學習課程如何發展?(二)、高等教育服務學習課程對學生在「公民行動」、「人際和問題解決的技能」、「政策覺知」、「領導技能」、「社會正義態度」及「多元態度」之學習成效的增進效果為何?(三)、高等教育服務學習課程對不同「學院」、「系所」、「年級」學生,在「公民行動」、「人際和問題解決的技能」、「政策覺知」、「領導技能」、「社會正義態度」及「多元態度」之學習成效差異情形為何?(四)、高等教育服務學習「專業課程」、「通識課程」、「必修課程」及「選修課程」,對學生在「公民行動」、「人際和問題解決的技能」、「政策覺知」、「領導技能」、「社會正義態度」及「多元態度」之學習成效差異情形為何?(五)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之學習歷程為何?最後,提出未來在高等教育校園中服務學習課程發展模式之建議,以提供高等教育發展服務學習課程之參考。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以量化研究為主,質化為輔之研究取向,量化研究工具採用Moley等人於2002年所發展的「公民態度與技能量表」,作為施測工具。質化資料則以實驗組學生撰寫之服務日誌、期末成果報告及焦點團體訪談做為資料分析的工具。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北部某科技大學為個案學校,探討其專業與通識課程融入服務學習之課程發展;其次,以98學年度第1學期修習服務學習課程780位學生為「實驗組」,另外則是維持一般傳統課程的學生為509位學生為「對照組」。兩組分別於參與課程前後進行前後測,並輔以質性資料深入了解大學生學習歷程與學習效果。本研究量化資料分析包括描述統計、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及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質化分析方法則內容分析法。 本研究結果與發現如下: 一、個案學校服務學習課程發展:(一)雖成立專職單位,但礙於層級及角色而限制成效發揮;(二)從認知與情感層面發展教師支持方案,協助教師參與投入並確保服務學習課程品質。 二、整體而言實驗組學生公民學習成效顯著優於對照組學生(P<.05),且實驗組學生在「公民行動」、「人際和問題解決技能」、「社會正義態度」及「多元態度」的學習顯著優於對照組(P<.05),但在「政策覺知」及「領導技能」,實驗組學生僅在部分課程優於對照組(P<.05)。 三、不同背景變項,其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在公民態度與技能方面之學習成效有差異:(一)商學院學生學習成效優於電資學院、管理學院,但工學院則無顯著效果;(二)財金系學生學習成效優於電子系、資管系,但其他則無顯著效果;(三)大四學生學習成效優於大一、大三,但大二及研究所則無顯著效果;(四)通識課程學生學習成效優於專業課程,選修課程學生學習成效優於必修課程。 四、在質性部份亦支持量化研究結果的說法,並發現學生的學習歷程發展為「學習起航」、「參與融入」、「觀點轉化」到「成果收割」四個階段。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本研究分別針對服務學習課程推動相關對象,包含大專校院、參與教師、參與學生、教育主管機關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多方面之具體建議。
  • Item
    服務學習融入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方案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為例
    (2008) 黃明雪; Ming-Hsueh Hu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服務學習融入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方案實施成效之研究,研究問題包括:一、探討服務學習融入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方案,對受服務小學生之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環境行為的改變;二、研究服務學習融入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方案,對參與服務大學生學習歷程;三、探討受服務小學師長與服務學習方案之合作歷程、回饋與建議;四、提出服務學習融入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方案成功要素。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焦點團體與質性資料分析並行,量化研究工具乃依據相關文獻設計有效之服務學習融入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方案,以研究者改編之「綠色生活地圖學習成效量表」作為測驗工具,以參與本方案活動之內湖區麗山及文湖國小,總計120名國小三年級學生,做為實驗組問卷施測對象。而以麗山國小未參與本方案活動,計120名三年級學生,做為對照組問卷施測對象,參與對象於活動前與活動後各施行一次問卷調查。質化資料則以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綠色生活地圖社14名成員、受服務小學4名師長為質性研究對象,並以參與服務大學生之服務日誌、綜合反思回饋表、焦點團體、受服務小學師長回饋表及訪談、和研究者自身之反思作為質性分析資料。 本研究結果與發現如下: 一、量化部份: 在融入方案實驗活動後,實驗組成員在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的後測分數顯著高於對照組成組,且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增進分數達.05統計上之顯著水準。 二、質化部份: 1、參與服務大學生學習歷程:學習是由服務開始,而有學習與成長,並會產生允諾再投入服務的動態歷程,且顯現出多面向之學習與成長,包含自我審查、主動負責、包容尊重、批判思考、溝通協調、與他人互動、反應等能力的提昇,另外也培養感恩、承諾、公民參與等自我效能,可見融入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之學習對參與服務大學生具多方面之影響。 2、受服務小學師長與服務學習方案之合作歷程、回饋與建議:受服務小學師長對於本方案活動,認為方案設計與安排適當,符合國小所需課程,對服務大學生表現持正面肯定態度;本方案活動對受服務小學生、受服務小學師長,及參與服務的大學生具有不同層面的學習與收穫,同時肯定此為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活動之良好模式,認定為有意義之活動。並建議於服務活動前,能先與受服務小學師長更多意見交流機會,並認為以四年級小朋友較適宜推動本方案活動,以期更深入的學習效果。 3、服務學習成功要素:除推動者本身應具之相關知能外,受服務小學、受服務小學生,甚至是家長等相關人士,皆為方案運作的影響人物;而為了讓服務學習方案推動更具效能,除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也應從學校行政支援、課程培訓著手,甚至是政令配合、媒體宣導等皆為不可輕忽的推動力量。
  • Item
    淡江大學社團課程學習成果及其與相關因素關係之研究
    (2018) 許晏琦; Hsu, Yen-Chi
    本研究旨在瞭解淡江大學社團課程學習成果及其與相關因素,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編製「淡江大學社團課程學習成果及其與相關因素關係之研究問卷」為研究工具,以淡江大學106學年度修習通過社團學習與實作課程(以下簡稱社團課程,包含入門課程、活動參與、活動執行任何一部分)之大學部學生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問卷回收1,005份,有效問卷987份,有效回收率83.75%;所得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斯皮爾曼相關分析及階層迴歸法進行量化分析,本研究發現茲分述如下: 一、大學生社團課程參與有中高積極程度,其中以活動執行參與情形積極程度最高、活動參與參與情形次之、入門課程參與情形最低。 二、大學生社團課程學習投入有中度以上學習投入程度,其中以社團課程表現投入程度最高、其次依序為社團課程情感投入、社團課程技巧投入、社團課程互動投入、社團課程態度投入。 三、大學生社團課程學習成果有中度以上學習成果,其中以團隊合作學習成果最高,其次為獨立思考學習成果,最低為樂活健康學習成果。 四、不同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家長對社團支持度、每週參與活動時間、社團屬性、社團職位、社團參與年資、高中社團參與情況、社團課程認同度)與不同社團課程參與(入門課程參與情形、活動參與參與情形、活動執行參與情形)在大學生社團課程學習投入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家長對社團支持度、每週參與活動時間、社團屬性、社團職位、社團參與年資、高中社團參與經驗、社團課程認同度)與不同社團課程參與(入門課程參與情形、活動參與參與情形、活動執行參與情形)在大學生社團課程學習成果有顯著差異。 六、大學生社團課程學習投入與社團課程學習成果具有正向相關。 七、大學生個人背景因素、社團課程參與及社團課程學習投入等三區組階層迴歸模式,在淡江大學社團課程學習成果其解釋力依序為21.7%、15%、26.5%,其聯合解釋力為63.2%。 八、最後,本研究針對淡江大學修習社團課程學生、社團組織、課程授課教師、學校輔導單位及教育主管單位,以及未來研究等五方面提出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