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1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路徑模式之研究─以「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大三學生為例(2010) 黃世雄; Shih-Hsiung Huang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關係,並驗證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路徑模式。主要研究目的,包括:一、瞭解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二、分析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概況。三、探討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關係。四、驗證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路徑模式。五、歸納研究發現,作成結論,提出對高等教育的建議,以及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透過文獻探討,以瞭解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關係;其次,運用「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94學年度大三學生問卷調查資料進行本土資料之分析,以驗證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路徑模式。本研究運用SPSS 12.0版及LISREL8.72版電腦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分析、項目分析、因素分析、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大學生學習成果可分為學業成果、技能成果、情意成果、期望成果。 二、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相關因素,可分為輸入因素含學校結構特性、家庭社經地位,及環境因素含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學術投入程度。 三、大學生學習成果的概況,學生自評之技能成果未達理想,學業成果與情意屬理想,期望成果則自評最為理想。 四、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相關因素的概況,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與學術投入程度屬尚可,但均需加強。學校環境知覺最需加強學生事務、學生宿舍、行政支援與生活機能,人際投入程度需加強師生關係,學術投入程度則需加強主動學習。 五、學校結構特性為公立、師生比與住宿比愈高、家庭社經地位愈高、學校環境知覺愈滿意、人際投入程度愈高、學術投入程度愈高,大學生學習成果愈佳。 六、學校結構特性與家庭社經地位,透過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與學術投入程度的中介作用,間接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 七、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與學術投入程度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的主要變項。人際投入程度對大學生學習成果最具影響力,學校環境知覺居其次,學術投入程度僅對學業成果具影響力。 八、人際投入程度對學術投入程度的影響力最大,學校環境知覺對人際投入程度及學術投入程度的影響力亦大,學校結構特性與家庭社經地位對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及學術投入程度的影響力不大。 最後,本研究歸納研究發現,作成結論,提出對高等教育的建議,以及對後續研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