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所集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39
Browse
Item A Literature Review of Study Skills for College Students(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1-06-??) 單文經本文寫作的目的,在概覽有關美英學者對於讀書方法的研究及相關文獻,以歸納適用於大專學生的讀書方法,尋繹其理論基礎,並據以提出若干建議,俾供我國高等教育機構改進大專學生讀書方法的參考。全文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一)自我管理、(二)上課與聽講、(三)完成閱讀作業、(四)寫作報告、及(五)參加考試等五節,分別探討經過實徵研究證實為有效的讀書方法與應行注意的事項。第二部分,則分為:(一)信息處理模式;(二)後設認知過程;(三)動機過程;及(四)統整的模式等四節,分析有效讀書方法的理論及模式。第三部分,則分別就研究、教學及行政配合方面,提出下列建議:(一)加強有關讀書方法的研究。本文作者並擬訂了一套長程的研究計劃大綱。(二)提升大專學生的讀書方法與技巧。本文作者建議:(1)製作適用於大專學生的讀書方法與技巧的套裝教材;(2)鼓勵大專教師協助大專學生改進讀書方法與技巧;(3)協助大專學生對於所須完成的功課有明確的認識;(4)增加對大專學生完成功課的教學輔導;作者並建議大專生宜(2)設法建立一套有效讀書方法的知識庫。文中並簡介本文作者請在我國大專學校服務的同仁,代為實施的有關我國大學生讀書方法現況調查的初歩研究之結果。該項研究指出,絕大部分的我國大專學生,在讀書方法上都有相當程度的困難,並且認為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指導或正式教學。Item A Review of Studies on College Students' Adjustment Problems(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75-06-??) 簡茂發Item Axiological Reflections on Educational Research(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4-06-??) 楊深坑本文旨在探討哲學上對於價值問題之論辯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意義。價值爭論之簡要歷史回顧顯示,不同的價值立場係建基在對人、實在界以及世界之不同哲學預設,亦因而導致不同的教育研究導向。經驗論哲學傳統之事實與價值二分係以人類理性與感情心理功能二分為其基本預設,價值係人類情緒之表達,與理性無涉,自無客觀性可言。經驗—分析的教育科學即本於此價值預設將價值排除於教育研究過程之外,以獲客觀的教育知識。詮釋學的哲學傳統則以價值非僅為情緒之表達而已,而係人類生命之具體範疇之一,其間融貫了理性、感情、意志與嗜慾,教育為人類生命基本範疇,其研究自不宜將價值排除。批判的教育研究則以真正的價值存乎毫無宰制的溝通與論辯過程之中,透過此過程方可避免偏頗意識型態滲入教育研究,影響其客觀性。當代新實徵主義者,如H. Albert,W. Brezinka等,雖仍堅守價值中立原則,但已確認價值與規範係教育以及社會科學研究之主要內容。惟須將社會科學研討內容的價值敘述和方法論上價值中立的後設規範(meta-norm)作明確的區分。作為社會科學內容之價值敘述仍須通過方法論上價值中立的檢證。問題是檢證原則本身,基本上仍是研究社群中透過溝通與論辯,所達致之共通的價值預設。進一步而言,即就嚴格控制的經驗研究,研究者的價值涉入仍不可免。在進行客觀的教育研究時,研究者須隨時省察自己本身的價值立場,有此價值的自我覺知,方可避免偏頗的意識型態,強加於教育研究過程中,而使其研究更符科學客觀性的要求。Item Confucian Li and Aristotelian Orthos Logos(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0-06-??) 楊深坑Confucius and Aristotle share the same fundamental ethical doctrine:namely moral virtue will aim at the mean both in feeling and action. The mean in the ethics of both philosophers is not an arithmetical one equidistant between extremes, but the one relatively to appropriate condition. The criterion to determine the propriety of moral behavior is according to Confucius the li and according to Aristotle the orthos logos. The li and the orthos logos play thu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concrete moral life. However, the li and the orthos logos, as concrete moral rules, are not mere exterior conventionalities. Their profound meaning should be traced to the metaphysics and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of Confucius an Aristotle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analyze the meaning of li and orthos logos from both the metaphys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First of all, the importance of the li and the orthos logos in the ethics of Confucius and Aristotle is discussed. A comparison of Confucian harmonious unification of Tien Tao and Jen Tao and Aristotelian metaphysical hylomorphism is followed in order to explicate the profound meaning of the li and the orthos logos in their metaphysical depth. Both the li and the orthos logos, containing metaphysical significance, are rotted in human nature.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li and the orthos logos is thus advanced to show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onfucian and Aristotelian ethics. Finally this paper is concluded with an evaluation of Confucian li and Aristotelian orthos logos in the light of modern theories of ethics.Item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Asian Countries(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84-06-??) 郭為藩The Asian region consists of some forty independent countries. In 1980, there were 2,558 million people(roughly 58%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living in this part of this world (which covers 20.3% of the world land area)with per capita income ranging from as high as US$8,378 IN Japan(1981)to as low as US$112 in Bangladesh(1978/1979).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the region is fairly high and the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is still a considerable handicap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ost of the Asian countries. While urbanization is growing steadily in most of the countries, the urban population is still a small percentage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the region.Excluding Japan, which is highly industrialized, and the Middle East oil─exporting nations, the rest of the Asian countries can be drawn with a dividing line of per capita income setting at US$360 per annum. Those low─income countries where per capita income is lower than the above mentioned level are still in the condition of underdevelopment, but the countries which can be placed in the middle income bracket are actually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Although their per capita income is generally far behind that of the industrialized nations, these newly upsurged countries have made great strides both in economic growth and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the past decade. Today, developing countries like Singapore, the Republic of China(Taiwan)and South Korea have drawn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and built themselves a reputation with their highest sustained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Thailand, Indonesia and the Philippines also have undergone an immense change in the socio─economic aspect.This essay will attempt to describe the main educational issues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in the Asian countries, but the discussion will be limited to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where education plays a most dynamic role in nation build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The school system is enItem Implication of self-concept theories for research in special education(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87-06-??) 郭為藩Item Ordo Amoris,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and Development of Person(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2-06-??) 楊深坑本文旨在說明謝勒(M. Scheler)「愛的序階」與哈伯瑪斯(J. Habermans),「溝通理性」與人格發展的關係。本文指出西方自啟蒙運動以降,即將人格發展視為重要的教育目的之一。但是,由於人類過度理性化與現代科技齊頭並進的結果,工具理性抬頭,導致人類內在本性受到壓抑,”生活世界”與”人為制度”分道揚鑣,前者更淪為後者的奴隸。因此,「反人性」於焉產生,此種情形在二十世紀的今日最為顯著。職是之故,本文作者認為,為了消弭現代社會嚴重反性的情形,有必要恢復謝勒真誠而正確的「愛的序階」以及重建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因為惟有透過有價值及規範的溝通,才能涵攝美感的經驗,個人也才能找出適當的詮釋,塑造出自主而健全的人格。因此,如和調和個理性與情感,以發展健全的人格,是值得每個關心現代社會生活品質的教育工作者,所應深入加以探討與關懷的。這也正是本文的重點所在。Item Posttraditional Identity and Cultrual Pluralism(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5-06-??) 楊深坑本文旨在透過哈伯瑪斯(J. Habermas)溝通行動理論之概念架構,探討多元文化下建立合宜的個體認同與族群認同之可能。並以解嚴後之中華民國為例證,指陳台灣未來教育規畫,須建立在哈伯瑪斯所謂的成熟的政治文化,才能使教育幫助全體國民渡過當前價值混淆所可能帶來的認同危機。哈伯瑪斯在接受Sonning獎的演說中否定了集體認同是個人認同之集合體的說法,兩者之間是互補的。然則,民族主義卻以某特殊文化傳統的獲得,作為民族意識發展之先決條件,流於其極則有成為扼殺個人人格認同的集體主義傾向。另一方面,隨著東歐集團及前蘇聯的崩解,文化多元成為世界性的趨勢,新認同的探索以及新文化整合成為各國教育規畫上亟待面臨的課題。在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中,為使社會維繫和諧穩定發展,須有一種文化的整合,俾免社會分崩離析。然則,文化整合又宜避免某一傳統宰制整個文化,以免流於集體主義,厄阻個體成長。為為臻於此,哈伯瑪斯提出了理想溝通社群之設計,在此社群中,個體認同的特殊性,可以在普遍主義的群體架構下,自律地表現自己。這樣的社群須以民主法治的憲法架構為先決條件,在此架構下,不同的生活方式才可能平等共存,個體也才能無偏先的對他人開放,而進一步的開展一種世界性的政治溝通。Item Recent Reforms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4-06-??) 陳奎憙美國師範教育最近面臨各方的批評,而有大幅的改革。聯邦教育部於1983年公布「國家在危機之中:必要的教育改革」(A Nation at Risk: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 Reform)以至最近(1991年)布希總統頒布「公元2000年之美國:一種教育策略」(America 2000:An Education Strategy);近十年之間,各種師範教育改革報告(建議)書,不斷出現。其中重要的攻革建議,可歸納如下:1.整體提高師資訓練水準;增加少數民族之師資名額。2.嚴格審核師範教育機構所開設之師資課程。3.加強師範生的學術背景;先具備學科知識才接受師資教育。4.加強教育專業訓練。5.重視師範生的實習;實際教學經驗為取得教師資格的必要條件。6.提高教師資格檢定之標準。7.實施教師證書分級制;依教師實際表現而定薪級。8.改善教師工作條件。9.賦予教師更大教學自主權。10.加強師資培育機構與中小學之聯繫。本文除歸納上述改革建議外,並就其中較具爭議性者,如:廢除大學部教育系、先具備文理科學士學位基礎再接受師範教育、師範課程之審核與認可制度、教師證書分級頒發、以及臨時試用教師之聘用......等問題,分別加以分析與討論。本文之總結、認為美國師範教育有其優點,亦有其問題。唯美國最近對於師範教育的改革措施,頗多值得我國借鏡之處。Item Reforms of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n Cultural Contexts(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4-06-??) 楊深坑本文係以文化意識之變遷為主軸,探討美、英、德及我國近年來的師資培育學程之改革。正如Ed. Spranger 所言,教育如缺文化意識,將淪為有限的技藝,H. A. Giroux更以師資培育學程係文化政治之重要一環。以此師資培育學程之改革實施反映了一個民族文化意識之變遷。西方早期的師資培育反映了以宗教為主導的文化意識。美國the Revexend Samuel Hall 的Normal School,英國A. Bell 和J. Lancaster 的導生學校以及德國August Hermann Francke在Hall大學所創教師研習班,均極富宗教色彩。中國傳統教師則與科舉考試制度結合,旨在傳遞儒家經典。不管中西,傳統教師培育均在於傳遞文化中的核心價值體系,以維護社會既有的穩定秩序。其所不同者,中國教師地位崇高,與天、地、君、親並列,西方教師地位低落,教學普遍被認為是失敗的一環(failure belt, W. Waller語),師資培育學程也予人以模稜兩可,平淡無奇,一再重複,無補於學術等不良印象。隨著工業化以及經濟發展,西方教師也開啟了一種新的文化意識而有提昇自己地位之要求,滿足此項要求的先決條件是把師資培育學程提昇到大學水準。在爾巴特思想(Herbartianism)以及實驗心理學的影響下,本世紀初以降,英、美、德等國均先後在大學或大學水準之訓練學院設置師資培育學程。然則,因於傳統文化意識不同,各國改革方向未盡一致。美國素富實用主義色彩,英國則以經驗主義和功利主義為宗,其師資培育學程規畫傾向實踐導向,德國則在傳統人文主義及新興實驗教育學的激烈爭論下,教育專業科目與學術性專門科目之間的平衡問題,迄為學界以及各邦師資培育學程規畫所難澈底解決。而赫爾巴特所奠定的兩階段式的師資培育學程之優劣得失最近也成為學界討論的焦點。至於我國近代師資培育學程之改革極富移植色彩,先是移植日本、普魯士,近宗美國制度,不管如何,均可視為對西方文衝擊之回應的重要環節。晚近在新的文化批判思潮下,西方各國的師資培育學程也有所回應,技術主義的師資培育遭到嚴厲的批判,指其有誤導師範教育為問題一解決技巧訓練之危險。批判反省或探究導向之師資培育課程在英、德等國均作試驗性的實施。實踐經驗的反省以及教師批判心靈培育實際上也在我國最近訂定的「發展與改進師範教育五年計畫」中,列入審慎的考慮。Item Social Dynamics and the Induction Phase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1-06-??) 楊深坑Item Taiwan's Modernisation: A Case of Lack of Autonomy in Education(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5-06-??) 溫明麗本論文撰寫之際正逢台灣社會急遽邁向現代化。因此,本論文試圖反省台灣教育之瓶頸,期能為台灣教育之邁向現代化盡一份心力。本論文分三部份:第一部份,自社會、文化面向反省台灣邁向現代化之阻因;第二部份,自教育內部探討台灣邁向現任化瓶頸之所在;第三部份,由教育哲學之觀點提出因應台灣教育現代化之可行方案。易言之,本文將討論下列主要問題:第一、什麼是今日台灣現代脈動之走向?第二、由教育之觀點言之,阻礙台灣現代化之關鍵因素何在?第三、是否批判性思考能力之培養為促使台灣邁向現代化根本之道?第四、指判性思考教學是否可能在台灣實施?如何實施?第一部份,論者自台灣史探索中,發現台灣社會文化發展,曾因政治因素之影響遲希了政治現代化的腳步時;同時,因著政治之喪失自主權,教育功能亦未曾理想發揮。當時教育最明顯的目的分別是:宗教化與日本化。然,是否經荷蘭人與日本人之統治後,台灣人民已澈底覺悟?第二部份,自教育觀點反省台灣人民迄今未能澈底覺悟之可能因素,此等因素亦是教育未發揮應有功能處。本部份指產自教育之可能癥結:教育目的狓窄化化、反人文化(工具理性化)及與自我之疏離化。而滌除此癥結之根本對策之一為培養人民具批判性思考。第三部份,透過闡述批判性思考本質論述批判思考對台灣邁向現代化之必要性。最後,提出一則批判性思考教學課程配製原則例示,以供進行批判性思考教學之參考。Item Tao, Logos and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in Educational Process(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89-06-??) 楊深坑Item Two Issues in Teacher Education(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2-06-??) 單文經本文旨在就美國近年來,兩個師範教育上的重要論題,以文獻概覽的方式加以整理,以尋繹其對我國師範教育的啟示。本文所討論的第一個問題,是有關教師專業執酬系統的窘境和改進的策略。美國教師專業報酬系統有五項窘境:(1)待遇差;(2)地位低;(3)昇遷機會少;(4)缺乏自主權;及(5)工作環境差。改進的策略,有:(1)提高待遇;(2)「依功績給付待遇」;(3)分工設事與生涯階層體制;(4)工作環境的改善;(5)增加招募教師的誘因。本文所討論的第二個問題,是師資培育學程應否延長問題。本文從(1)時間的久暫;(2)教師專業的形象和地位;(3)經濟和成本效益等三方面,歸納美國學界對這個問題贊成和反對的意見。本文的最徵一個部分,則分成兩節探討上述的分析,對我國師範教育的啟示。關於教師專業報酬系統的改善,本文提出的建議有:(1)提高師範校院學生公費待遇;(2)謹慎運用教師誘因策略;(3)改善教學工作環境等三項。必須從學程的結構、目標、教學內容及方法等方面作謹慎的調整。Item 中國兒童性別角色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84-06-??) 李然堯「男女有別」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事實。近來二性關係之課題相當受到重視,但是大多僅限於兩性間親密關係之研究,「性別角色發展」此一基本問題卻常被忽視。最根本的研究課題,有關我國兒童性別角色發展歷程之研究,更是完全厥如。個人遂有研究國人性別角色發展之動機,嘗試介紹國外有關性別角色發展之理論及相關之實證研究,並以我國兒童為對象,進行類似之研究。希望藉此研究能激起大家對於性別角色研究之興趣,以共同解決性別分化之困擾。因此本研究之具體目的有四:1. 探討兒童性別角色發展之理論基礎及其相關之實證研究。2. 發展國人測量兒童性別角色發展之工具。3. 探究我國兒童性別分化之歷程。4. 探究影響我國兒童性別分化之因素。Item 中國哲學之研究途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58-06-??) 黃建中Item 中國固有大學教育之演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59-06-??) 黃振球Item 中國書院教育新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58-06-??) 陳道生Item 中學夜間部學生生活調適問題與輔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71-06-??) 鄭武俊Item 中韓兩國升大學重考生重考問題的比較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83-06-??) 金梁垣中華民國自民國四十三年〈1954年〉起實施大學聯合招生以來已有二十餘年的歷史。目前中華民國政府為鼓勵青年進修,對於大學聯合招考考試〈以下簡稱大學聯招〉的報考資格一再放寬。大學聯招一方面是求公正無私,節省精力,減輕負擔,增加錄取機會,另一方面則是解決各校獨立招生可能重複錄取和聲望較低學校新生入學缺額的困難。但大學聯招存在著種種問題。由於大學聯招以一次考試決定應考者一生之方向,加重了考生之心理壓力,結果使得補習風氣熾盛,考試領導教學。尤其嚴重者為大學聯招直接或間接促成了明星學校。使考生選校重於選系,使學校偏袒於優秀學生之教學。考生學習時也偏重記憶、忽視創造思考,更不關心考試科目以外的課業。因此大學聯招對學校教育正常化之不良影響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