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2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炎上網紅:粉絲、黑粉、路人的展演與愛恨情仇
    (2024) 楊紫希; Yang, Zi-Xi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多元型態的閱聽人如粉絲、黑粉與路人如何炎上網紅,且在炎上的過程中有何展演與情感價值的流露,並以此回應網紅的生存之道。研究使用網路田野中非結構性的參與觀察法、個案研究法且輔以文本分析法。研究透過Abercrombie與Longhurst(1998)提出閱聽人研究中的觀展/表演典範(Spectacle/Performance)作為研究之眼,觀察炎上網紅的閱聽人有何種形式的展演,且輔以Gray(2019)對反迷的分類,從中觀察言上文化中閱聽人的情緒與情感型態。針對網紅的內容則以學者們對網紅真實性的理論輔以分析,如McRae(2017)對真實性的研究,以及McCorquodale(2020)針對網紅在數位社群的影響力做討論。研究發現粉絲、黑粉與路人炎上網紅的過程著有著多樣化的自戀與展演,Dcard論壇則是成為閱聽人表達觀點的匯流之地。多樣型態的閱聽人在Dcard論壇上所言所敘都會變成其他閱聽人觀看的文本,這些文本除了參雜著文字之外,也包含著表情符號、影音內容、迷因梗圖等,這些元素皆形塑了炎上中的奇觀與展演。此外,網紅會因真實性的展演爭議而陷入炎上風波,而這些真實性的展演圍繞著與與正義、容貌、道德及知識權威等相關的議題。然而,只要網紅仍擁有數位影響力,他們依然能在炎上爭議後得以在網路社群中生存,只不過生存模式會根據炎上爭議的大小而有所調整。
  • Item
    正統性的對戰:台灣嘻哈饒舌樂的音樂政治
    (2006) 莊景和; Michael Chu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嘻哈饒舌樂正統性(authenticity)對戰的動態過程,了解樂迷及創作人的文化實踐與文化適應(enculturation),描繪出台灣嘻哈饒舌樂的全貌,以及其中文化階層(cultural hierarchy)的音樂政治運作邏輯。 在研究方法上採取民族誌研究取向,增加研究者的次文化資本,進入場域內參與觀察。透過活動的參與、與場域內行動者深度訪談,並輔以台灣嘻哈饒舌樂的音樂文本,置入研究者所觀察到的脈絡進行對話與詮釋,企圖呈現出台灣嘻哈饒舌樂的音樂地景與正統性的對戰。 研究結果發現,嘻哈饒舌樂是科技特性顯著的音樂類型,在藝術層次的正統性上與過往流行音樂所認定的正統性—現場音樂表演(live music)相牴觸;但在次文化層次上建構出新的正統性,這個正統性是根基於「街頭」(the street)的概念,透過「街頭」衍生出新的社會空間與活動,建構台灣在地嘻哈音樂地景,在這實踐場域中,創作人的表演形式與樂迷們的互動使得這個音樂感受經驗成為十足的「現場」與「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