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2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灣電影產業政策與其動態發展歷程研究:「全球、在地、國家」三者共謀觀點(2007) 劉尚昀; Shang yun, Liu本研究企圖以多重勢力競爭統合的觀點,瞭解跨國好萊塢企業進入台灣並且建立市場地位的動態發展歷程。本研究以跨國資本體系、本地資本家,以及國家三者為研究探討主軸,建構跨國力量再結構化在地電影產業的動態觀察架構。並以台灣電影產業與政策為研究對象,歷時性分析國民政府遷台至今電影政策與產業變遷,以及共時性產業行動者的互動,分別以進入面、鍊局面、窗口面、消費面這四面向,探討國家如何管理電影產業,以及跨國、在地力量如何對抗與合作。 本研究探討貿易保護邏輯與自由市場邏輯兩者論述於電影政策制定與修正開放的論辯衝突。研究結果發現在全球化之前,定位為「在地產業保護與控管者」;其次,全球與在地磨合期,定位為「利益分配居中協調者」;最後全球化整合期,國家管制地位淡出,以輔導救濟邏輯協助在地資本,並推崇好萊塢現在性的產業發展意識形態。Item 都會區域中流動遷移者的移民地認同意識—以台北縣市大陸女性配偶為例(2004) 林麗雯; LIn, Li-Wen大陸配偶近年在台灣有愈來愈多的趨勢,本研究為瞭解全球流動下,大陸配偶遷移來台的原因,來台適應與認同的意識為何,以及媒體使用與想像共同體的建立關聯,針對台北縣市的大陸配偶進行研究,擇定「中華救助總會大陸配偶生活適應班」,和「兩岸公園網站」為田野場域,採取參與式的觀察,與深度訪談法,獲得22位大陸配偶訪談資料,研究結果發現,大陸配偶來台前的想像愈好,會增加其來台的動機。在來台後的現實與適應狀況落差過大時,會造成負面性的反抗,此時會以移居至「台北都會區」做為自我安慰的理由,而造成大陸配偶對台灣的想像來源,由榮民、台商、已嫁來台的大陸配偶,與媒體訊息四者為主,其中已嫁來台的配偶回鄉後的人際傳播,構成連鎖移民的重要原因。 大陸配偶來台後的衝突主要在於家務勞動、及傳宗接代的父權意識差異上,女性在愛與共組家庭的趨力下,成為被犧牲的遷移者。對於與外籍東南亞配偶在身份取得政策上的差異,會使大陸配偶凸顯離散(diaspora)的意識,增加自我身份與台灣意識的認同。媒體的使用以電視、網路為主,網路使用者較會建構出想像的共同體,網站與適應班也是交友的重要媒介。 大陸配偶對於台灣的個人自由與民主制度,具有高度的認同,在自我身份認同意識上,指稱、口音與語言是構成她/他們認同意識的重要來源,當外界愈少對大陸配偶做劃分時,她們對於自我的身份愈不會感到游離與困惑,較能傾向接受「台灣人」的身份,但是當區別與歧視顯現時,會加深她們對於「大陸人」的指稱,不過,在取得工作證與身份證之後,會因為外在成就與經濟的獨立,而成為明顯改變自我認同意識於台灣人的轉捩點,出生於都會區的大陸配偶,因為社經地位較高,在意識觀念上會有別於出生於農村,社經地位較低的大陸配偶,傾向於強調自我工作與外在成就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