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聚散飄零」—陳怡臻創作研究(2022) 陳怡臻; Chen, I-Chen本研究以「聚散飄零」為研究主題,藉由繪畫創作反映筆者的生活與內心。 第一章為本研究之創作動機,陳述自身創作緣由與心境,呈現初入大學、在陌生 環境與人群中的不安,以及畢業後脫離現實群體、身處網路社群的焦慮,藉由潛 意識的研究探討創作思維,深化創作內涵,並運用於系列發想。第二章為文獻探討,爬梳佛洛伊德對潛意識之看法,闡述潛意識為夢境設置 的運行機制,將心靈難以覺察的部分轉化為某種意象,形成夢境畫面的同時,也 進而通往潛意識的道路。其後探討心靈深處之恐懼不安,受自身性格與成長環境 的相互影響,在變動迅速的社會中,個人與群體間的關係容易讓人產生恐懼。第三章在實際分析潛意識後,闡述筆者創作之核心理念,將充滿恐懼不安的 內心世界轉化為圖像表現,探討藝術家如何擷心靈概念並在創作中加以轉化,藉 由變形意象的方式,讓幻想的記號組合成具象的荒謬場景。故創作表現以超現實 為主,以種種象徵與組合抒發感官情緒,將自身所思所想袒露予觀者,進而發現 隱而未現的內心世界。第四章分析個人心靈圖像的表現、個體與群體間的聚散互動關係及其與空間 的呈現,並詳述相應之創作媒材與作畫過程,以期使用繪畫語言代替文字,成為 創作者與觀者間經驗共享之橋樑。第五章作品說明,記錄下創作時掠過腦海的文字並詳細分析與說明系列作品。 第六章結論回顧開始以繪畫作為心情表達之初衷,以理論背景輔佐系列創作,透 過童年影響之創作方式呈現筆者心靈場域,在將來期許能嘗試不同以往的創作方 式,帶給觀者更直接的感受與連結。Item 神遊的樂園-李立仁創作論述(2017) 李立仁; Lee, Li-Jen文明的發展演進曾數度影響了我們對於空間觀感的體驗認知,人類從原始荒野間一路摸索至今這個規模龐大的現代化都市,置身其中的我們時時刻刻都能體會到科技進步所帶來的便利成就,卻也難免體認到人類和自然之間日漸拉開的距離,面對這份油然而生的失落,現代人將憑藉各種方法來喚回這份對於母體自然的鄉愁。 筆者藉由藝術創作來回應這份源於生命本能的感知,透過觀察生活周遭的客觀現實對照心靈世界,將自然跟文明在當代環境下的種種矛盾情結作為隱喻,來演繹自己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在面對城市生活中無可避免的緊迫壓力,循著精神上的逃逸狀態擺脫現實的框架,企圖從僵化、焦慮的生命情境中逃向另一片自由的烏托邦樂土,進而成為創作中的核心理念。 《神遊的樂園》描述了一個架構於現實空間之上的虛擬幻境,並透過混入異種的方式讓城市景觀從現實秩序中脫離,使地方成為一個更加曖昧浮動的空間,以此作為樂園概念的轉換符碼。同時揉合了詼諧諷刺的愉悅想像,讓天真爛漫的動物主宰其中,企圖在現實意義中翻轉出另一套價值系統,發展成類似寓言性質的繪畫作品,也可視為創作中靈視的具體展現。最終,藉由文獻的參閱探討以及對自我意識的體悟,在研究中逐步形塑出一個完整的樂園輪廓,讓筆者在藝術創作的領域中,以一種夢幻、易碎的浪漫去實踐這座遺失在現實與幻想交界的荒誕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