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介於透明與半透明之間-王睿睿創作論述
    (2022) 王睿睿; Wang, Ruei-Ruei
    本論文記錄筆者從自我覺察到產出系列作的創作過程。在求學階段對生活產生消極負面的情緒,並出現倦怠感受。透過尋找問題的過程覺察個人,發現自己的精神性逐漸流失、靈光不在,希望藉由創作的過程,來消弭在環境中感受到的不安全感,呈現自我之本真,並在一次次的實驗中,完成了《透明與半透明間》的系列作品。筆者從自身經驗與自省出發,在研究的過程中找到自我的需求,同時在平面繪畫裡實驗不同媒材,激盪出材料的創新與可能性。《透明與半透明間》系列作以透明底材:塞璐璐片、壓克力板與流動性的壓克力顏料,研究平面繪畫的視覺空間與心理空間,發展各種深度與不同觀看方式的可能。創作中融入山水與植物,挪用山水畫中經典作品的觀點,希望藉由東方山水的書寫性與逸趣與西方媒材的撞擊產生火花,也能為現代人心集體焦慮獻上一筆。透明的載體宛如筆者之溫室,透過這樣的保護,將寶貴的真心放在其中分享予觀者。
  • Item
    繪畫中空間感知及其實踐:從日常景物到枯山水
    (2020) 李宏泰; Li, Hung-Tai
    在視覺藝術史的範疇中,藝術家們藉由描繪日常景物,表現出不同空間的個人感知,以及個體歷程之內在生命。繪畫作為一種重要的媒介,乘載了傳達訊息功能。因此,一部繪畫史其實可視為一部人類探索空間的視覺史。然而,隨著社會與文化的變遷,人們透過不同視點,觀看角度亦隨之改變。筆者認為,圖像的理解與觀看的方式,不僅影響了創作者的心理狀態,同時也在藝術創作中扮演重要的推力。 本論文以繪畫中空間感知為主軸。透過繪畫、影像、照片、符號與文本等元素相連並用,本研究將藉著探索圖像與觀看方式的關係,試圖賦予豐富且深刻的見解討論。相對於此,就藝術特徵和空間現象與之連結的相關理論,及其獨特的書寫觀點,將於文中一併闡發。另外,於此其中亦進一步思索繪畫的本質與藝術家獨到的表現語彙。藉由符號與圖像之文本並置互為,希冀從視覺經驗、文化脈絡與物質記憶的繪畫空間當中,開展出一場多元對話。 身為一名創作者,筆者試著把這些思考轉化成自身的藝術實踐。依循這個過程,個人從日常生活當中發掘自然風景、窗框、花草動物的形象等意念;並且在此期間,進而將之轉為對枯山水獨特意境的感知與探索。這套日常景物的轉變歷程,也在我的創作裡成為關鍵重要的思索與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