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幻域‧浯洲─金門場域繪畫創作研究(2011) 李婉琪; Li Wan-Chi本研究旨在探究超現實主義的風格與創作手法,尤其比利時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Rene Magritte, 1898-1967)的繪畫語彙,嘗試結合金門在地特色風貌,如戰地遺蹟、閩南古厝、洋樓建築與風獅爺等,繪製筆者所熟悉的家鄉空間場域,進行個人繪畫創作研究。 第一章緒論先說明研究動機,進而提出研究目的,往下界定研究主題與範圍,然後說明研究方法與詳列研究步驟,並將重要名詞加以釋義。 第二章針對超現實主義與金門相關文獻探討創作理念與學理依據。以在地人角度挖掘故鄉對個人創作之影響,分三部份論述:1.浯州歷史遞嬗2.浯州場域風華3.內化的風獅爺信仰。學理依據先探究超現實主義發展脈絡與理念風格,並分析創作手法;下接對於後現代主義多元創作手法的分析。 第三章就創作內容、形式與技法來探究。在創作內容中,分為「戰地奇觀的轉化」與「文化地域的揉和」二面向陳述。創作形式則以「超現實空間」與「複合性物質」來分析。技法上論及超現實主義中寫實描繪的方式,和後現代主義兼容並蓄的挪用與拼貼手法。 第四章就個人創作作品進行解析,分為三方面:戰地遺蹟幻象、人文信仰傳承、自然生態永續。 第五章結論對整體研究作事後評估與檢討,說明待改進部份與可能的進步空間,最末對將來可能的創作研究方向與教學方法提出建議。Item 「浯島吾鄉」水墨創作論述(2009) 許志麟; Chih-lin Hsu以「浯島吾鄉」創作一系列作品,並作為論文主題,動機在探測故鄉對個人生命的意義,而此一嘗試最終目的,仍在將藝術與人生結合,尋求立足原鄉、胸懷藝術、放眼人生。「存在永遠是生命的奇蹟」(That I exist is a perpetual surprise which is life.),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在〈飛鳥集(Stray Bird)〉詩中如是讚嘆人生,可為個人藝術追求之目的。 本論文研究架構共分5章: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內容、研究範圍、研究與創作的關係、名詞解釋;第二章創作發軔,為創作理念肇建,創作理論依據與面向的探討;第三章創作主題,提出創作內容表現與實踐,闡述創作題材:後浦舊閭巷、古寧頭聚落、飄泊出外人;第四章創作作品說明與解析,對「浯島吾鄉」系列創作一一縷述;第五章結論,為個人創作省思、心得與展望。 研究發現,故鄉在個人身上所烙下專屬的文化圖騰,不管環境如何變遷,它留在個人身上的刺青依舊鮮明;就像那些把當燈放在背後的人,影子始終在前(They throw their shadows before them who carry their lantern on their back.),這個燈的名字對我而言,即是「浯島吾鄉」。 我曾對自己生長的土地和傳統文化產生疑惑,嚮往臺灣都市生活、外國物質文明,成長後迫不及待遷移都市、遊學美國首府與西岸,在各方文化的衝擊和洗禮下,讓自己險些失去倚恃。本研究即在省思過往、關懷成長的人文與土地,並以此為創作主題及焦點,透過在藝術上的摸索與嘗試,將主題內化為形式,回歸藝術造型、色彩、材質、表現等探討,並與觀賞者一同凝視及關心,處在兩岸夾縫之間,前途不可知的浯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