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寧靜的喧囂-許宥閒繪畫創作研究
    (2021) 許宥閒; Hsu, Yu-Hsien
    海洋這個主題的永恆性無庸置疑,自古至今,每個時代的人都能體驗到的海洋與空氣的現象,生動、鮮明且容易理解,這也是筆者最初以海洋元素開始創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海洋對於筆者而言,更是一個陪伴傾訴的對象。本文以《寧靜的喧囂》系列作品為基礎,從海景開始的主觀創作,以自身對生命的觀察,透過海洋這個題材,以流動性、抽象性作為探討視覺與內在表現之角度,解析作品中欲陳述之重點。「寧靜」與「喧囂」本來屬於相互矛盾的詞彙,如同海洋的美麗與危險一樣,雖然矛盾,但卻真實存在,因此將矛盾修辭納入探討範圍,並且從受感動的作品中,找尋多位藝術家的創作理念,試分析與筆者間共通或差異的觀點。將自己創作的理念再整理一次,試著回顧每個階段的作品,分析在其中提出的意涵,並以文字傳達。 在《寧靜的喧囂》系列作品中,筆者試將自己假想成在都市中旅行,把生活想像成與昨天不同的另一個國度,在不同的頻道中切換,迎接每天不同的偶然,轉化作為生命的每一個現象場,漸漸成為一種自我風格與生活態度,在周圍的喧囂中,兀自寧靜。在這個系列作品中,也試著創造一個觀看者與繪畫的私密場域,使生活在茫茫人海中的觀看者,透過繪畫,讓自己決定留在喧囂中,或者寧靜中,在訊息的流動之中,創作者與觀看者互相發生現象場,循環不已,作為下階段創作的開端。
  • Item
    繪畫中的抽象性與媒介探索
    (2020) 李岡穎; Lee, kang-Yin
    本文試探討感性引發的抽象性繪畫創作,從生命之中所經歷並有所體會的事物,透過了某些徵兆,觸發了我們的內在情緒在到一念之間的情感釋放,始於外界給予的刺激,聲音、言語字詞,信仰宗教等都間接的影響著我們視覺、聽覺、觸覺,更從五感、器官上傳遞於大腦,進一步的產生了有別於其他物種的情感知覺,究竟藝術是不是一脈相承的視覺或甚至是知覺的一種累積,又或是透過畫面將情感潛藏在顏料與筆觸的堆積之中,透過不同層面的理論做深入研究與分析, 相信能為此一論題做出一個明顯的輪廓並加以探究。 筆者從藝術史中的繪畫歷程在從室內與室外對於我們觀看的方式的影響,進而改變思想方式而產生作品上的風格變化,也反映了繪畫方式與材料上的各個表現樣貌,其中我們不得不否認藝術除了視覺之外,其中更與感受、知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透過彼此的交互牽引,心理學的潛意識、意識流、自動性書寫等側面,啟發藝術創作行為的內在探索,以及西方20世紀戰後對於詮釋與表現,經驗世界與內在精神回歸的辯證過程,梳理、深究心靈層面的衝動究竟能否成為創作的思考動機?透過藝術史與各種抽象概念能夠引證的思考:音樂性的靈動跳躍,詩的想像力賦歸,禪學的虛空與實在、殊異與同源,一與多的哲學思辨。由此回應自身創作探索,在抽象與具體物件之間、實體與背景的交換之間、自然歌詠與內在心識的轉換。 各個不同階段的作品,色彩的溫度,感性筆觸與相應而出的心象符號,在觀與沁入的探索過程中,找到感性抽象所能沉積的深層內涵。並分析抽象作品的精神性和表現媒材的方式,進一步為其中的可能性提出論證思辨的結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