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企業吉祥物造型及應用研究-以國賓影城吉祥物為例(2009) 鍾本仁; Chung Ben Jen本研究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從吉祥物之歷史及沿革定義吉祥物之範圍,並探討吉祥物之功能與目的;以現有吉祥物之造型分析進行吉祥物之造型設計研究;最後配合案例分析導入整合行銷傳播之概念,建立吉祥物之設計與應用流程。 第二部分則根據以上之分析結果進行國賓影城吉祥物之創作,針對國賓影城進行內外部分析後,藉由企業核心價值的確認建立吉祥物核心概念,以此核心概念進行吉祥物之造型設計,並依照順序進行吉祥物之相關規範與應用創作。 從以上之文獻探討與創作過程中,本研企圖究藉由吉祥物創作與應用流程之建立以及實際之執行過程,提供相關領域之研究者與從業人員作為參考,期望改善現有之吉祥物使用情形。並提出不足之處,以利相關之後續研究。Item 「意識形態風格」 之台北市形象廣告設計創作研究(2010) 林政緯; Lin, Zheng-Wei本論文以符號學的角度來探索中興百貨平面廣告在視覺設計上的運。針對視覺符號與象徵意義的關係,運用符號學分析與平面廣告設計研究等理論加以系統性地探討。企圖整理出中興百貨平面廣告上的符號運用,以建構出具有中興百貨意識形態風格的符號元素為何?並根據分析結果進行創作試驗。 本論文研究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試圖從符號學的角,了解視覺符號對消費者的影響,以及意識形態觀念與平面廣告表現之應用。同時以中興百貨平面廣告為文本,分析其視覺符號運用,來探索何為中興百貨意識形態風格的設計元素。第二部分:根據以上分析結果進行創作試驗,針對台北市都市文化,結合中興百貨意識形態風格平面廣告符號的表現手法,作為城市推廣海報創作核心的概。 經由第一部分的作品分析,可得知中興百貨平面廣告在視覺符號上的使用,具有規範性與一致性。例如在圖像符碼的選擇上,常採用二元對立的形式;色彩的氛圍營造,也選用單色調或對比強烈的效果,營造懷舊文學或戲劇舞台的感染力;文字編排上,則是以圖像化的手,將其配置在畫面的邊緣地帶。整體上視覺圖像與文案的搭配能達到共鳴,雖然皆具有模糊性與不確定性的意涵,但正符合其文案所主張的意識形態風格,先吸引注目性,再使觀者能在觀看同時,去深入思考背後的涵義。因此筆者在本次創作中,將符號學文獻探討心得結合中興百貨平面廣告案例分析結果作為創作基礎,以台北市文化局為廣告對象,採取「食衣住行育樂」六大生活型態為主題,發展系列海報推廣台北市形象,藉此驗證符合本研究宗旨之設計作品。Item 台灣茶「業」女性代言人之研究---以日治時期平面設計圖像為例(2005) 陳逸玲; Chen, Yi-Ling摘要 在台灣茶業發展史上,由男性觀點所塑造出的女性代言形象非但見證台灣茶業的起飛,亦屬於藝術史研究中尚未被深入討論的一環,相當值得加以研究。本論文透過這些代言茶業商品及政策的台灣女性圖像,擬以當時所發行的平面傳媒作為代言台灣茶業的女性圖像來源,種類涵括了日治時期書報廣告、插圖、海報、期刊封面、繪葉書、包裝紙等,主要針對圖像部分作分析與解讀,並論及畫面中說明文字的部分。盼加以釐清日治時期台灣設計風格理念與女性圖像應用之間的互動關係,同時期望能夠解讀當時客觀環境下的女性本體,與其被轉譯的各式風貌與身份象徵,藉以豐富台灣婦女史之研究。 日治時期平面傳媒中女性代言圖像相當多元,不論是作為期刊雜誌封面人物、文章之插圖主題、消費產品的代言人等等,皆是藉由各類女性再現之典型以作為大眾消費或政策宣傳之媒介。本論文所要探討的台灣茶業女性形象廣泛地普及於眾人的視覺感官中,並受到茶葉消費族群認同,它們具有兩個重要特質:其一為予人親切熟悉感受的「普遍性」,其二為能夠推廣茶業活動,甚至是引領流行時尚的「指標性」。究竟什麼樣的女性形象能夠訴說著日治時期茶葉飄香的興盛情況?又是什麼樣的女性形象能夠結合茶葉消費,走在時代先端,塑造出理想生活之模範?所謂台灣茶業女性代言人的典型涵蓋了那些不同的面貌?具有那些屬性特質?她們與代言的茶葉商品、產業或意識形態之間的連結類比隱含著什麼樣的時代價值觀?而這些女性造型又是透過何種美術設計風格的包裝,與文化背景因素的支持,始成為具有說服力的銷售形象?這些議題都將作為本論文所要探討並加以詮釋解讀的範疇。Item 兒童插畫於平面設計之創作研究—以圖畫書為例李冠瑢本創作研究旨在探討兒童插畫和圖畫書的本質、內涵與關係,並將圖畫書的發展與現況詳細列述。同時以個人對兒童插畫和圖畫書的認識,從事創作研究,並表達個人對圖畫書創作的理念及能力。 本研究共分五部分,茲簡述如下: 1. 第一~二章:分析兒童插畫的定義、特質、功能與分類,說明兒童插畫對兒童的影響及重要性。 2. 第三章:探討圖畫書的定義與特質,並將圖畫書在台灣、歐美的發展現況,列表加以分析比較;從作家、插畫家、出版社三方面,討論圖畫書之構成要素及闡述優良圖畫書之要點;另將圖畫書的分類詳細描述。 3. 第四章:研究一本圖畫書如何誕生,將創作理念、創作內容、創作過程與步驟及實際研究執行的過程,明確的呈現出來。並將創作內容對兒童的認知部分,深入的加以分析,期望給予兒童最大的幫助。 4. 第五章結論:檢討創作研究的過程及心得;期待圖畫書蓬勃發展,使兒童的成長得到正面的影響;此外,必須大家共同付出心力,才能使國內圖畫書的水準提升。 5. 附錄:將兒童發展的分期及認知能力的階段,詳加列述,以供研究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