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物的張力-家具再設計之創作研究
    (2012) 郭家齊; KUO, CHIA-CHI
    現今社會的消費方式越來越方便、管道日趨多元,造成許多物件可輕易的被取代與淘汰,而此現象正造成人、境、物失衡的原因,不斷釋出的物件是環境負擔的壓力來源。其中,家具回收因體積龐大且材料混雜的特性提高修繕複雜度,因此有鑑於物件尚可使用的狀態且具有材質特性,本研究提出「器物重生」的創作研究,即利用物件本身的特質轉化,其特質可能為形態、色彩、材質、表面紋路、功能,任一種或多種的特質進行再設計,並於再設計過程中賦予「情感」元素,使家具再設計含有使用者的感情、記憶,將該物件從「器物」轉化為「家中的成員」,讓觀者可以理解物件的更換未必只存在於購買。 本研究藉由文獻探討家具風格史與趨勢、物件與人的溝通特性。在家具風格史概述中得知東方與西方之家具特性,並於趨勢報告書中確立再設計極富個人特性及再塑性,因此可望成為設計之主流趨勢;在物件與人的溝通特性探討,運用產品語意來理解在形態、色彩、材質、表面紋路所可能代表的意義與象徵,藉以歸類其特性之運用。 在案例分析的討論中,將一百一十八件案例歸納出三種再設計類型,分別為造型再設計、功能再設計以及組合再設計。其中以五十件造型再設計案例得知影響條件為形態、色彩、材質、表面紋路、其他等五點;功能再設計以四十四件案例得知影響條件為位置轉換、增加物件、多元件組合等三點;組合再設計以二十四件案例得知影響條件為家具目的、概念目的等兩點。 運用以上文獻探討與案例分析,本研究創作出游走(造型再設計)、冥想(功能再設計)、使想起(功能再設計)、融合(組合再設計)共計四件創作作品,並藉此論文研究探討過程中體認家具再設計的確受觀者認同,但因再設計的費時、力考量,本研究建議後續可以家具再設計模式化方向進行,將再設計之特性建立資料庫,可使設計製作成本降低、設計準確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