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無聲的騷亂──獨處與中介狀態繪畫創作研究
    (2023) 曾瓊瑩; Tseng, Chiung-Ying
    不管我們是否準備好,生活總是不斷推擠著人們向前,往往要等到停下腳步獨處時,才得以好好和自己在一起、感受自我當下生命狀態。「獨處」常被與寂寞不安等感受連結,但許多實例也證明獨處有助於自我覺察與靈性頓悟,並不全是負面價值。獨處時的我,是與自己最接近的時候,既有卸下人格面具的放鬆自在,但也有莫名的騷亂不安──一種介於平靜和混亂之間的狀態,也是真切感受到自己作為「人」存在的狀態。本創作研究以我生活中隱微的混沌不安感受為起點,透過「獨處」作為一種召喚儀式,將自己從社會生活及人際網絡中剝離,專注於探討這些感受及其根源,透過創作過程與之互動,除了向內自我探索,並將之轉化為個人創作養份外,也期望透過研究過程的記錄與研究成果的分享,可供相關藝術創作者及後續研究參考。本研究採取McNiff藝術本位研究觀點「透過無法預測的創作探索過程來理解事物」設計研究步驟,使創作過程與文獻史料分析在研究過程中相互回饋、補充,最後整理歷程紀錄,完成論文撰寫。章節架構安排,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步驟、研究範圍、限制與解決辦法;第二章「研究理論探討」梳理相關理論文獻,建構本研究理論基礎及架構;第三章「相關藝術作品分析」探討並比較與研究主題相關且對個人創作具啟發性的藝術作品、藝術家及風格流派;第四章「創作理念與實踐」說明創作理念、形式內容、媒材技法與操作步驟;第五章「作品說明」介紹作品並說明創作意圖;第六章「結論與省思」以研究結論與自我省思作結。
  • Item
    偶遇-風景的再現與移情
    (2013) 趙乙璇; I-Hsuan Chao
      本文共分為六個章節,透過對藝術史、美學和前輩畫家們的研究分析以及旁徵博引,加以闡述筆者自身的創作。第一章緒論主要是探討在現代多元紛雜的藝術型態之下,繪畫對於自身的價值和意義,以及創作興起的動機,生活環境的改變所造成的心境變遷對創作的影響和選擇「偶遇」作為主標題的原因,還有創作研究的範圍。      第二章主要是說明創作理念與背景元素:分別探討「再現」與「移情」的意義和發展,冀望能兼容並蓄西方繪畫之景物再現的傳統和中國繪畫主體移情的精神,達到筆者所謂「五感」繪畫的境地。      第三章是關於創作的學理基礎之研究,包括西方風景畫的起源和演變,現代都市生活中人們的集體心象,波特萊爾對於「現代性」的定義,社會學家沃斯和齊美爾如何解釋都市性格的形成原因,以及影響筆者創作的四位當代畫家-傑哈.李希特、愛德華.霍普、傑弗利.史馬特和彼得.多伊格。      第四章是關於創作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的說明:創作內容主要為筆者與周遭環境景物在某一特定時空下偶遇所激發的情感,並藉由景物的描繪來體現筆者內心世界;創作的形式包含早期「理性的旁觀」與後期「直覺的抒情」,並加以闡述「直覺」對繪畫創作的重要性;技法主要呼應「直覺的抒情」之創作形式,不重形體的清晰明確,注重筆觸及色彩所營造之氛圍。      第五章為各幅作品的創作背景與理念之詳細說明。第六章則為對整體創作的總結與感想,以及對未來創作發展的期望。
  • Item
    歐迪隆.荷東晚期裝飾繪畫與當代潮流及贊助關係之研究
    (2003) 游欣雅; Yu, Hsin-Ya
    歐迪隆.荷東(Odilon Redon, 1840-1916)晚期裝飾繪畫的風格理念,和早期「黑色」(Noir)素描的創作截然不同,無論是色彩、空間結構、或內容形式,均呈現出一全新的視覺面貌與美學,並推演至真實與抽象性兼具,鎔鑄自然詩意與情感的暗示性(suggestive)繪畫。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法國在「現代性」的企求下,意圖凝聚法國裝飾藝術的光榮傳統與蔚為潮流的日本藝術,創造一屬於新時代的新藝術。身處如此活躍的氛圍下,加以那比派畫家與眾多文化社群的積極推展,荷東亦在贊助者的委託下開始創作大型裝飾畫。荷東裝飾畫的委託者多為高資產階級(haut bourgeois)的知識菁英或貴族人士,希冀重拾十八世紀上流社會的高尚品味,以彰顯其固有的優越表徵,並與通俗的大眾文化劃清界線。因而荷東的朝向裝飾性創作有其特殊時空背景脈絡的影響,其中所涉及的階級品味問題、文化地位主導權的競爭、社會階層之認同意識,以及藝術家在此時代變換之際、不定的文化氛圍與品味對抗中所面臨的生存危機與創作焦慮,均是本論文試圖探討的課題。此外,當代社會對裝飾藝術意義的重鑄與形式的應用,亦使荷東的裝飾畫於現代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具有不可磨滅的地位。因此本研究以荷東晚期的裝飾創作為焦點,探討當代的時空文化背景如何激盪出荷東與早期作品的迥異的新風格,審視其裝飾作品的私人贊助機制所顯示的從屬–對等二元關係與文化現象、以及作品的製作過程與使用等,以重構二十世紀初法國文化圈追求新風格的潮流,以及品味領導社群與藝術家間贊助生態的曖昧情節,為重新審視荷東晚期裝飾創作的文化意義與定位提供一新的思考空間。